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识教育中包括很多内容,其中人文科学是最为基本的一项,占据着通识教育中的核心地位。现代教育中应该充分的重视人文科学的重要作用,从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上对教学方法及教育内容上进行创新,如此才能提高通识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通识教育在我国开展以来,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系统地归纳他们的研究思想,其目的在于找寻还没有涉及到的薄弱环节,特别是那些有待突破的问题、在实践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困扰着管理者改革的禁区问题,这一研究将有助于通识教育讨论的深入,有助于理论研究的扩展,有助于体制、机制上的推动。文章着重从通识教育的涵义、通识教育与其他几种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关于通识教育实践的研究、关于其他国家和地区通识教育的研究、关于通识教育课程的研究等方面着手,根据研究的进展,提出了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实现"培养完整的人"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能够弥补现代大学教育中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不足。本文通过对农林类高校通识教育中人文类通识课程设置问题的研究,从学生需要、社会生活需求、学科知识发展以及学校发展需要四个方面分析人文类通识课程的目标,进而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以此优化农林类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精细化与综合性发展,以及社会对综合性人才——具备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性素养的人才的实际需求,卓有成效的通识教育已成为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共同呼声,这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及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养的战略性要求。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通识课程中的科技史教育。  相似文献   

5.
柴福洪 《职教通讯》2012,(34):79-80
六、高职通识就是跨专业通识通识教育有两层意义:其一是指通才教育;其二是指全人教育。通识教育作为近代开始普及的一门学科,其概念可上溯至先秦时代的"六艺教育"思想,在西方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博雅教育"理念。近代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  相似文献   

6.
"通专结合"是通识教育改革深化和优化的方向。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中,如何平衡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受到高等教育研究者和高校教育实际操作者的关注。文章首先廓清了美国通识教育近一个世纪来从通专并存到通专平衡,再到通专融合的演变进程。其次,分析了美国五所一流大学新一轮通识教育改革的特征:追求卓越、服务社会,对通识教育价值理念进行再塑造;跨越学科、兼容并包,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再融合;文理并重、巩固基础,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再重整。最后,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视角给出美国通识教育的启示:以学生发展为基础,构建塑造核心价值观的通识教育价值理念体系;以学生学习为导向,构建激励学习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学生学习效果为目标,构建科学评估、协同优化的通识教育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通识教育理念的本源和20世纪初的发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观(认识论和政治论)为切入视角,分析了通识教育目标与专业教育目标从冲突到对立再到统一的整合过程。同时,文章从知识构成、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大学通识教育目标的核心维度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跨时代维度""跨文化维度"和"跨学科维度"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儒家通识教育智慧源远流长。先秦儒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辅相资的主张,发展了"会通"的通识智慧;其谋道不谋食的追求既凝炼出儒家格物致知的理性精神,也为现代通识教育非专门化、非职业化教育追求奠定了根基。中国传统通识教育在价值目标、价值标准、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9.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是实行通识教育的最好课程模式,以地方性综合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资料分析法,对不同地方性综合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核心课程的核心地位不明显,内容缺乏跨学科性,实施缺乏足够资源、基金支撑。借鉴综合型重点高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实施经验,提出构建方案:按学科设置人文科学与文化、社会科学与道德、自然科学与技术、医药科学与健康、艺术科学与审美和创新精神与创业等6个核心课程板块。保障机制为:确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推动核心课程纵深发展、加强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设立专门的课程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理论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文、理、科学与艺术这两种文化长期分裂的历史原因和由此造成的种种弊端,主张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同样要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精神,深入教育教学改革,施行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科学与艺术联姻,这是造就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新型的复合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从大学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在造成中国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疏离的众多原因中,近代以来的工具性教育观念、严苛的大学学科规训制度和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对立与冲突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本身存在着的必然联系,指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对个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知识经济、学科一体化的重要作用,将成为我们时代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趋势。在我国众多高校尤其是理工高校,两种教育的融合仍然存在着诸多困境。实现两种教育的融合,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理工高校可以通过四条路径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即通过树立现代大学教育的新理念提升人文教育的地位;在科学教育中挖掘弘扬人文价值,在人文教育中崇尚追求科学价值;通过实施素质教育达到两种教育的融合;营造两种教育融合的大学校园文化场。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学学科面临“危机”成为近些年热议的学术话题。然而,从建制和理智层面来分析,高等教育学建制“危机”其实并不存在。个别高校对学位点和研究机构的调整是一种正常的改革行为,并未有充分证据说明在全国范围内该学科的建制出现全局性崩溃;理智“危机”也并不存在,持“危机说”者实则是对高等教育学抱有非合理的“自然科学化”固念。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经验来看,自然科学化并非解决人文社会学科所谓理智“危机”的“灵丹妙药”,人文社会学科与自然科学有所区别的知识结构和发展特点是其正常属性而非理智“危机”。故而,与其说高等教育学学科面临“危机”是一种事实判断,毋宁说是一种警示象征和推动学科再发展的话语策略。面向未来发展,高等教育学应着力于回归知识本义、聚焦中微观研究、推进技术学建设、发展特殊性理论以及构建完整学科力量,谋求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人作为人类认识、把握世界的两大思想维度,缺一不可。从近代开始,科学与人之间发生了严重冲突,新世纪展现出两种化交融的前景。从社会历史背景、科学自身发展、新知识经济的知识观几个方面,都显示出科学与人从冲突走向交融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将促使科学教育与人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综合课程:现代大学通识教育之路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通识教育的内涵已从前科技时代对古典人文修养和百科全书式学者的追求 ,转化为塑造科技发达时代的合格公民 ,从而使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发生了相应变化。新兴起的跨学科综合研究型课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文化的对立倾向 ,成为当今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有力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出是综合性大学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制定高校学科规划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大连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现状和学科特色,通过对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出文献的计量与可视化分析,展现大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知识结构和特色领域,探测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目标以及学科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在学科特色建设、队伍建设、重点项目培植、以及跨学科合作与对外学术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初等教育专业是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一个新的独立的专业.其专业结构以人才素质结构为基础,包括"通识文化教育"、"学科教育"与"教育专业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应达到大学专科生一般素养、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力求文理兼通,一专多能;其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大学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教育科学课程.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学:科学抑或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是教育学史上的经典论题之一。围绕这一论题,基于不同的学术立场和文化语境,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观点。总体上,“科学”指向“知”,追求符合教育事实的规律;“艺术”指向“行”,探寻指导教育实践的规则。因此,两者的对峙实质上是“科学理论”与“实践理论”的分野。随着教育学作为统一的知识体的瓦解,“教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这一论题面临着前提性的困境,但又由于其对教育学发展路向的暗示,获得了在现时代的存在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视界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必须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原则,明确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边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和基础,彰显学科属性。注重学科借鉴,在与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良性互动中增强学科依托,从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