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高等教育学学科从创立到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高等教育学学科相比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而言,是年轻的后起学科。试采用SWOT法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优势、弱点、机会和挑战做出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危机包含学科标准的危机与学科政策的危机。学科标准的危机是整个教育学科共有的危机,并非高等教育学独自面对。从学科标准审思的向度出发,高等教育学学人需要放弃对传统"三独立"学科标准的追求,而将重心转移到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提高研究的问题意识和社会贡献度。学科政策的危机主要指"按一级学科进行规划与建设"引发的危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学面对的特殊性危机。从学科政策突围的向度推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学的科学化进程,要么通过完善学科专业目录,争取将高等教育学列为"一级学科";要么拓宽学科研究基础和领域,打造实实在在的一级学科。  相似文献   

3.
我国“土生土长”的高等教育学科,40年来始终面临“发展性危机”与“建制性危机”的拷问。在建构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回溯与重温第一代学科创始人的思想与事迹,可昭示处于“不惑之年”的高等教育学发展进路的可能性与可为性。潘懋元先生与朱九思先生分别代表了高等教育学诞生之初的“理论源流”与“实践源流”:前者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学科的专业建制设立、学科人才规训与理论建构发展,后者致力于提倡院校研究落地、创设理论指导实践的试验田、以实践成效确证学科合法性;而两位先生围绕“理”与“实”的交融与互动,更是从源头上奠定了高等教育学“理实融通”的学科气质。其启示意义在于:高等教育学者既要夯实学科专业基础,也要提升服务意识与能力,尤其更注重以院校为基础的案例研究与理论建构的价值。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政府与高校更加注重高等教育研究的功用与价值,为学科“理实融通”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与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人类认识世界指向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别的人类文化形式:人文学问、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科.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属于社会学科,所以在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中,应该重视人的研究、历史的研究和个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特点及社会发展需求是我国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与国外不同,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只有立足于学科范式,才能获得有力支持。起初,高等教育学的内在建制并不完善,而社会发展又亟需高等教育研究的指导,为此学科只能走由外而内的学科建设之路。通过依附、借鉴及自主创新,学科在外在建制和内在建制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高等教育学仍存在硕士生培养定位不清晰、理论未能有效指导实践、学科国际话语权弱等问题。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应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学科立场、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坚持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合法化,一直处于学科研究人员和高等教育研究人员的“视野之外”和“盲点之中”,结果造成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研究表面繁荣,而其学科合法化地位一直未得到确认的不良状况和倒置局面。高等教育学要想在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圈中确立自己的学科合法化地位,必须科学解析合法化、学科合法化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合法化的内涵和外延,从而确立高等教育学学科合法化基础,推进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学科合法化和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教育学是学科的存在,但其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发展面临困境,主要是外在建制上的"生存性危机"和高等教育学自身内在的问题以及与高等教育学学科相关的一些不良思想观念的阻碍。积极促进高等教育学升为一级学科、解放高等教育学"学科生产力"是高等教育学突破发展困境的现实选择和必由之路,是既有学理依据、又有社会需求,还有足够的先例可以借鉴的正道;同时,还要坚持走内涵式、差异化的学科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在各个领域获得的巨大成功使其本身成为"科学标准"的裁量者。人文社会学科研究中自身的科学性是按照自然科学的标准由自然科学赋予和认可的。进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危机和自然科学的新发现使得自然学科自身的"科学性"面临挑战。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受到质疑,人的能动性、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受到追捧。这为人文社会学科研究摆脱对自然科学的依附,建立自己的科学性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9.
以范式理论为基础的"三独立"学科判定标准,是高等教育学学科与领域之争的根源,而事实上高等教育学并未达到这三个条件.将范式理论用于像高等教育学之类的社会科学并不恰当,在适用对象、方法论、"科学革命"等方面都缺乏解释力.学科的社会学维度一直以来为范式理论所忽视,而这正是学科得以成立的组织根基,对学科的知识论维度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进展、问题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国内外高等教育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把高等教育研究队伍作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制分析的切入点,分析其构成状况对高等教育学发展的影响,并结合传统社会科学发展的过程和趋势对高等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进行论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是个长期而又艰苦的过程,需要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加强研究对象、理论构建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社会科学方法论与高等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这种知识分类框架下,教育学的学科地位非常尴尬。从早期的“(自然)科学化”、到后来的“人文化”,再到晚近的“社会科学化”,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始终变动不居。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高等教育研究面临同样的困境。本文认为高等教育研究若要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学术地位,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学术性学科,积极引入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极其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12.
科学精神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属性。从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成人文社会科学有其逻辑的必然,内在动因是人文社会科学内部科学精神的成长。现代科学精神促成人文社会学科的科学化,使其具有越来越高的客观性和理性,在方法论上也越来越科学化。在科学精神的推动下,科学存在着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为“一门科学”的逻辑可能。  相似文献   

13.
一种知识体系或类型要获得学科的准入,必须满足各合教性、合人文性、合政治性、合认识性、合社会性/市场性五种条件中的一种。在获得学科身份后,学科又因学科的认知维度、组织维充和效用维度的差异而存在等级差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准入最主要的机制是合政治性,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认知维度较低、组织维度较低、在效用维度中只有政治效用维度高,故在整个学科序列中等级较低,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合法性危机。因而有必要不断提高这门学科的认知维度、组织维度、效用维度的等级,增强其认知性、人文性、社会性/市场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追问研究本意 纾解"学科情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追根溯源,回到出发点,反思高等教育研究的本意、目的和使命,是要研究和解决高等教育活动自身的发展问题和变革策略,还是纯粹"源于研究兴趣"和"学术情怀",或者是为了获得某种"资质"和地位?追问研究的本意,有助于我们廓清迷茫,凝聚焦点,纾解"学科情结"。发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路径可以归纳为:深入实践,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影响决策、指导行动),进而增进知识、丰富理论。本文提出,需要重视关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四个问题:其一,高等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有何特性?是否存在一个慎密、精致、井然有序的理论大厦?其二,高等教育的理论体系如何建构?教科书式的理论著述是否应当"改弦更张"?其三,如何理解"范式"?是否要重视库恩替代"范式"的"专业基体"?其四,由谁来推进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如何确保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5.
张慧洁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23(5):108-114,117
通识与边界问题是现代学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隐性问题,这一问题的讨论将有助于组织结构的变化和发展。从学科的观点来看,专业与通识的内在联系历史久远,它不但涉及到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两大学科系列的边界问题,而且也涉及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这两个超级领域之间的组织分界,本文从通识教育组织结构的构建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思考,从学理的角度对此进行探究,并回顾了中外一些通识教育组织的特征,最后论述现代大学通识教育学院的"统合与包括"功能。  相似文献   

16.
伯顿·克拉克认为,高等教育是由生产知识的群体构成的学术组织,学术文化是它的组织特质和要素,由学科到专业、院校及其国家学术系统的文化是逐级形成的。各层次的文化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不同的特征,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研究学术文化是探索高等教育规律的重要切入点。伯顿·克拉克的学术文化思想对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大学科群方法问题沉思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学科在方法论上各有当下的侧重点,它们分别是化感通变、实事求是和格物致知。三大学科群方法在秉性上的差别和际遇方面的利钝,造成了价值取舍的不同向度和学术品位的奇光异彩;三位一体的异质同构、多元方法的涵摄共和以及互补互动的擒纵机括,是分久心合,合中有异,异以致和的天人共鸣。“此当重坤”是纠正学科群偏颇和治疗明综合症的纲领口号,也是地球村明向太阳系明过渡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8.
The curr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certain demographic variables on academic leadership preparedness. The sample comprised 372 academic leaders from variou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India.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online and postal surveys. Results indicate that leaders’ age, number of years’ leadership experience and academic disciplinary background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ir preparedness. Type of institution (private or government) of the leader, however, did not affect their preparedness. Leaders with a disciplinary background in natural sciences were found to be the least prepared in the group. Leaders with a disciplinary background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were found to be more prepared as compared to those with a disciplinary background in physical sciences. Understanding the predictors of academic leadership preparedness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strengthen leadership in higher education.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