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范敏 《华章》2014,(28)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本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社会性和科学性。《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的传统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为了完善本课程的教学,本文通过尝试将有效教学的理论融入到传统教学中,对《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功能食品实训技术》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本文从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出发,参照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标准及行业要求,以工学结合为导向,围绕功能食品分离纯化岗位的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把学生职业素养融入其中,详尽阐述了该课程改革的思路、教学资源库、"教学做"实训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和课程特色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功能食品实训技术》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作者从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出发,参照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标准以及行业要求,以工学结合为导向,围绕功能食品分离纯化岗位的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把学生职业素养融入其中,详尽阐述了该课程改革的思路、教学资源库、"教学做"实训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和课程特色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食品》课程改革中可设计创业性实践教学内容,通过采用"基于项目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模式,在实战中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应用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结合自己专业课程的特点,认真挖掘出各门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科学地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堂中。阐述了《功能性食品》的课程性质及特点,整理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和思政元素,设计了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以期为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类似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现了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资本论》选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体现了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资本论》选读"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同时还可以从理论与现实层面拓展性地融入育人元素。为了更加深入地提升"《资本论》选读"课程的育人功能,可以从完善的教学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多元的教学方法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食品具有发展性、前沿性、应用性等特点。本文以时代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理念为指导,从教学内容、方法实践和考核评价机制三方面对"功能性食品"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思考,为新形势下实践性食品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8.
存储器是一门基础知识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的学科,涉及材料、物理、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存储器"课程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核心思想与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思政课程建设目标,结合"存储器"课程的特点,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讲述各类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发展历程、产业现状、国内外形势、市场格局、面临的挑战等,同时融入存储器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名人趣事与商业案例,将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入"存储器"课程建设当中,培养学生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国际视野,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强国的理念、发展我国存储器产业的信心及投身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使命感.总结了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经验,为推进一流本科思政课程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教学改革项目,针对《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的特点,提出了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案,提升教学效果,将该门课程打造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0.
《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及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等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文章针对《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举例说明,以提高理论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囷""廛"辨疑     
~~“囷”“廛”辨疑@杜香娟$中原油田第一中学!河南濮阳457000~~  相似文献   

16.
释"五"与"六"     
通过形体比较,利用同音假借原理,历史渊源法,阐释出“六”与“庐”的关系,即“六”是“庐”的初,从字族学角度,利用形训和历史推源法,揭示了“五”族字的乳化关系,并推究出“五”的本就是“抵牾”之义。  相似文献   

17.
18.
在秦朝之前"玺"和"印"是同义词,都是指印信、图章,没有尊卑的差别。秦朝以后,皇帝的印信专称"玺",臣民的印信、图章通称"印"。"秦印"和"秦玺",就战国时期来说所指称的内容是相同的,是同义词。就秦朝以后来说,"秦印"和"秦玺"的词义都缩小了,"秦玺"由通称变成了特称,专指皇帝的印章,"秦印"指称皇帝印章以外的印章,"秦印"和"秦玺"变成了在词义上互补的两个概念,成为类义词。  相似文献   

19.
李静波 《南平师专学报》2009,28(3):81-83,88
日语中的“ティル”是一个具有多种意义的体助词,与汉语中的体助词“在”“着”“了”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从体意义的角度对“ティル”与汉语体助词“在”“着”“了”的对应关系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隔”与“不隔”是王国维“境界”说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人间词话》中对此问题的表述基本是以实际批评而非理论阐述方式展开,所以要全面把握王国维理论思考及感性体悟到的“不隔”境界,仅追寻他自己的理论思路是不够的。在学本源意义上提出的“境界”说,不仅在理论来源上来自叔本华的“直观”“理念”,在感性体悟上与海德格尔对艺术本源进行探讨的诗学理论亦有相通之处。本主要从这两方面对理论及感悟的“不隔”境界作出较有覆盖力的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