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品德与社会》需要回归生活,这是所有品德教师内心最真实的呼唤,而品德作业,无疑是实现本课程向生活延伸的最有效的途径,让《品德与社会》课程同语文、数学课程一样也有"作业",才能在课程实施中自觉的、有意识的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才能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小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品德课程具有"从生活出发还必须回到生活中去"的特性,品德教育应该立足课堂引领,延伸课外实践,将课堂内外的生活沟通起来,实现小学品德教育教学真正意义上回归生活实践.品德课程作业的设计是"引领学生回归生活,过有道德的生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因而,我在教学中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作业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遵循儿童特征,突显作业的趣味性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不长,且注意力多与兴趣、情感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学生的品德形成基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认识。课程教学中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拓展与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近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观察、感受、探究社会。这样才能更好落实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使课程教学更具有操作性。一、创设情境课堂《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程改革,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了一门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自主对社会生活进行学习,从中提高学生的品德累积社会经验。学生通过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与各门学科彼此交融,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参,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到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在"做"中学,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教师要优化作业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参与、激发兴趣、实践体验等特点,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6.
翻转课堂将传统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转移至课前完成,由"课堂讲解+课后作业"变为"课前作业+课堂研究"。前置性作业是一个主动获取知识、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应具有趣味性和驱动性、梯度性和易参与性、诱发性和实用性,从而真正使课堂成为学生沟通与交流的场所。  相似文献   

7.
我国校园教学一直以来都处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所有科目的课堂教学形式也有其固定模式,然而也正是由于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固化,导致我国学生的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得不到提升。新的课程改革标准中已经对课堂教育有了明确规定,但是学生们的课下时间无法规定,那么如果课后作业也能够对小学生的品德进行提升那就更好了。本文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后作业的研究与实践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开放性、引导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两大特点,一方面,有些课程观点教师不可能强制学生接受,而应该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应该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让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在课堂上大放异彩。从这一层面看来,《品德与社会》的作业并不应该以考察知识点、巩固课堂学习效率为主,而应该以开放学生眼界、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呈现状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活动是品德课堂中教和  相似文献   

10.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品德作业就是把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意志,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必要途径,因此品德学科教师要让品德作业真正"落地",让品德教育或明或隐地贯穿于学生所有生活领域,从而为品德教学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与生活》、《社会与品德》虽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但主要以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形成优秀道德品质为主。传统教学中都采用说教形式,在黑板上讲道德,枯燥乏味,收效低。如果在品德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精心设计体验活动,通过比赛、游戏、故事、辩论、媒体渲染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实现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消化",让体验活动充盈学生的课堂生活,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方式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涉及的内容比较体贴近于学生们的生活,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学习中,我组织了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充实和丰富课本,使学生们在实践中感悟和体会,提升自身的品德和学科素养。一、"美丽家乡",躬亲调查在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中,学生们只能依靠教师的讲解,单纯地对家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记忆,并没有任何的体验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在活动作业设计时从品德与社会课程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出发,综合分析教材的深度、广度,结合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个性差异和接受能力,使作业成为学生与教材对话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为每节课制订切实可行的课程目标,这是提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前提;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把"以学生为主体"真正落到实处,这是提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有力保证;同时,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并且要积极引导学生把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校园延伸到社区,这也是提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门新课从内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本课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是儿童的社会生活,课程的内容紧紧围绕儿童由近及远的社会生活来组织。本课程的"内容标准"都是从儿  相似文献   

16.
诸庆  钱燕萍 《文教资料》2011,(24):176-177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小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品德课程具有"从生活出发还必须回到生活中去"的特性,品德教育应该立足课堂引领,延伸课外践行,将课堂内外的生活沟通起来,实现小学品德教育教学真正意义上回归生活实践。品德课程作业的设计与践行是"引领学生回归生活,过有道德的生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不难看出,"回归生活"体现了本课程在基本理念上的变革。它所针对的是以往课程在相当程度上的脱离生活甚至背离生活的倾向。新课程所倡导的是: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因而,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将品德与社会引进课堂,让课堂面向社会生活,充分发挥"小课堂、大社会"的作用。一、寓教育于活动中,让课堂绽放生命活力。《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形成,教师课前可以根据教材及学生实际,引导其从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感悟道理,升华情感;课堂上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课后要将实践活动延伸到课外,使课外实践活动成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作业的评价被提到了重要的议程。单一、枯燥、模式化的作业,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学生应付了事,影响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而活动作业的巧妙设计既体现了教者的教学技能,又能检验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个性的培养,同时又能促使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20.
教师通过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主要就是教给学生如何生活,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和小学生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儿童品德的形成主要是源于他们对于生活的认知和体验,因此,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联系生活,使学生参与到生活当中,在学到知识以后回归生活。本文简要阐述了品德与社会是如何联系生活,又是如何回归生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