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学件”是用于学习者学习的软件。学件与课件不仅在概念上不同,更重要的是它们在服务对象、使用目的、解决问题与制作要求的侧重点都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对学件的设计和制作提出了应该遵循的6个原则,而对它的发展则预测性提出4个趋向。  相似文献   

2.
黄丽萍 《考试周刊》2009,(43):227-228
一、《解决问题策略》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再定位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新课程标准苏教版教材中新增的一个内容。从四年级开始每册都安排了一个单元。“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能让学生正确解题。但是,教学研究的实践表明:教师应将教学的着眼点由“答案本位”转向“策略指导”上来。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对策略的体验,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课程领域和学习方式,承担着追寻学习的真正意义,唤回在传统学习文化的泛滥中悄然隐退的人的尊严。“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可以作如下的概括。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之一。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学习内容提出问题,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掌握知识、学会学习的目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正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自主性学习的习惯,我们特将“人体的稳态”一节的学习程序安排如下:  相似文献   

6.
基于问题式学习是在基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最早在医学教育中被启用,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展基于问题式学习于“远程教育”课中是一种全新的尝试,特别在现阶段“远程教育”亟需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方面进行全面改革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每一个中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学习是高效的,但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的学习效率却总是有高低之分。老师面对这些学习效率不同的学生终归要有某种解释,此类解释通常是:基础较差,学习不努力,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等等。其实,这类解释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为,它们过于笼统。在“基础较差”、“学习不努力”、“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一类解释的背后还有更加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我的教学原则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会学、学会,提高探索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一般采用的是“问题教学法”(也叫“问题学习法”),即每节课都就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力求在自学中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学会学习,提高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9.
郑培民同志是继焦裕禄、孔繁森等之后又一位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的先进事迹,集中表现了共产党人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人民的事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的崇高追求和思想风范。学习郑培民先进事迹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需要;是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发扬“两个务必”的需要。学习郑培民,实践“三个代表”,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党风廉政建设。要把这场学习教育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第二语言教学及学习过程中,“翻译”既是一种方法,也是目的之一。“翻译”和第二语言学习都涉及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在以英语为母训,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同样必须注意第二语言学习与“翻译”的关系,注重两种语言所承载的不同文化的差异与交融。  相似文献   

11.
雅尼斯·迪米特里亚迪斯(Yannis Dimitriadis)教授任职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大学远程信息技术工程系,兼任信息通讯技术与教学研究中心GSIC/EMIC研究团队负责人,主持和参与了五十多项国际国内科研项目,在教育技术顶级期刊发表了八十多篇学术论文,组织了多次学习科学高端国际学术专题研讨会和工作坊。研究方向包括学习设计、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学习分析等。本次访谈着重于介绍学习设计的核心思想,即无论外部学习技术如何变化,“教学法为王”的原则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的主导地位不能变。因此,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技术仍需为创新教学服务。从教师角度看,联结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为教师技术创新教学提供了突破口。一方面,学习设计为学习分析提供理论引导,便于教师精准知晓学习者在不同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学习分析为优化学习设计提供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指导,便于教师靶向式更新学习活动设计。践行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双向互动的发展路径,需要建立研究者与教师合作设计机制,引导教师参与学习设计;推进隐性设计知识在学习设计中的应用;关注教师探究学习者学习过程。本次访谈对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学应用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2.
Dynamic inquiry learning emphasizes aspects of change, intellectual flexibil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Dynamic inquiry learning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llowing criteria: learning as a process, changes during the inquiry, procedural understanding, and affective points of view. This study compared the influence of open versus guided inquiry learning approaches on dynamic inquiry performances among high‐school biology students. We hypothesized that open inquiry students who engage in the inquiry process from its initial stage, participating in the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of asking inquiry questions and planning all aspects of the inquiry, will outperform students who experienced guided inquiry, in terms of developing dynamic inquiry performances. Stud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uided and open inquiry learning approaches. Both groups were followed throughout their 2‐year inquiry learning process. The data sources included interviews, students' inquiry summary papers, logbooks, and reflections. A quant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two groups, using a dynamic inquiry performances index, revealed that open inquiry students use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performances in the criteria “changes during inquiry” and “procedural understanding.” However, the study's results indicat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riteria “learning as a process” and “affective points of view.” The implementation of dynamic inquiry performances during inquiry learning may shed light on the procedural and epistemological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conducting inquiries. © 2009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Res Sci Teach 46: 1137–1160, 2009  相似文献   

13.
我国探究教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探究教学研究可以分为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两方面。在理论方面,从研究问题来看,主要研究了探究教学的涵义、价值、理论基础、类型、特点、条件、要素、模式、设计、实施与评价、师资培训等问题;从研究视角来看,主要有教育学视角、心理学视角、哲学视角、学科视角、比较视角等。在实践方面,主要研究了探究教学程序、案例研析、影响因素、存在问题与建议等方面的问题。我国探究教学研究的趋势是:构建高水准的探究教学理论体系,探究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融合发展,探究教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内在化。  相似文献   

14.
Promoting student epistemological development is seen as a goal of higher education. Further, the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of instructors have been shown to affect their teaching beliefs and behaviors. Some argue that only when instructors are epistemologically advanced will they be able to engage in pedagogical activities that encourage student epistemological development.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the design of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 on university instructors’ epistemological belief systems.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 are technology-based environments that present learners with authentic problems, that are supported by cases similar to the problem being posed, and learning-support strategies such as modeling, coaching, and scaffolding. Instructors’ epistemologies might be impacted by engaging in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 design because the process requires instructors to think about their discipline in non-traditional ways. Results of this qualitative inquiry suggests that instructors who are in a zone of ‘readiness’ for intellectual growth could experience epistemological growth from this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与应用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义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观,又是一种课程观.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实质是在社会建构主义教育观下,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并形成能力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否定接受式学习与讲授式教学.作为一种学习观,研究性学习体现了“学生为本、学生发展为本、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6.
所谓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积极主动、相对独立地对问题探个究竟的过程。探究学习的精神实质有三要义,即自得、自省和自化。自得是指主体不依外力、自然而得的过程,其实现依赖于深入思考。自省则是追问之后的省察和反思,通过内视自己而明理。白化是通过感和悟的心理过程,将外在的知识内化成为主体的思想和精神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理论界所倡导的探究学习在实践界却叫好不叫座。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以传统的方式评价探究学习,是制约探究学习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地运用过程性评价将有效地促进探究学习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是新课程强调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切实有效地实施"探究性学习,"需要创设情景,唤起学生"探究性学习"的需求;提供机会,展开主动有效的探究活动;反思明理,强化探究的知识成果;实践应用,获取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成功乐趣。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时代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和高职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高职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学习高职教育新理论、新技术,学习新的人文社科知识。高职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将工作和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地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20.
概念转变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人是如何学习,尤其是如何进行深度理解与学习的"新认识论"视角。众多基于实证的重要研究发现启示我们,学习环境的设计应该:重视并运用学习者的先前概念;分析并转变先前概念背后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假定;发展学习者的元概念意识;创设安全、包容的学习环境;精心安排课程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