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五四时期的创新精神极为突出,那个时候的求新者认为,中国之所以总受人欺辱,是国家太落后。要改变现状,必须对中国社会进行彻底改造,引进发达国家的新思想、新制度、新方法,加以研究,找出改造中国的方案。所以,一切都要求创新。譬如凡是新思想、新学说、新方法,无论是尼采的、柏格森的、杜威的、罗素的,还是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的创新精神极为突出,那个时候的求新者认为,中国之所以总受人欺辱,是国家太落后。要改变现状,必须对中国社会进行彻底改造,引进发达国家的新思想、新制度、新方法,加以研究,找出改造中国的方案。所以,一切都要求创新。譬如凡是新思想、新学说、新方法,无论是尼采的、柏格森的、杜威的、罗素的,还是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合作主义、泛劳动主义、工读互助主义等等,都有人介绍和研究。当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也在人们的研究视野之中。由此提出的救国方案,也是五花八门的。甚至为了宣传各种学说…  相似文献   

3.
民国初年,从政失意的张东荪和张君劢转而从事学术研究,他们企图将西方国家的"社会主义"方案搬入中国,以期实现自由的梦想。而在这个过程中,张东荪和张君劢对于"社会主义"方案的理解则各有千秋。张君劢沿着自由宪政的思路,主张学习德国的民主社会主义;张东荪强调思想自由、借基尔特社会主义的衣钵,构筑自由路径。虽然俩人在"社会主义"方案的具体设计上意见相左,但都是以自由为核心、反对阶级斗争,同属于"假社会主义"的序列。  相似文献   

4.
龙丹 《华章》2010,(15)
罗素在他的代表作-<自由之路>中向我们展示了与马克思主义不同的社会主义观.人的自由发展是罗素社会主义的基本追求,自由主义和经验主义是罗素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罗素构建了一幅未来社会主义的蓝图.认真分析和研究罗素的社会主义观有助于了解他的政治学和哲学思想,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1921年罗素应邀来华讲学,根据九个月的见闻写就了《中国问题》一书,该书成为罗素全面和系统地阐述自己中国观的专著。在书中,罗素力图对当时中国面临的诸多问题做出全面评介,由于受当时条件局限,这些评介带有空想和功利主义色彩,但这不能抹杀罗素的中国观在西方中国观流变史中具有的重要历史意义。在重新梳理罗素的中国观的同时,也试图从更宽广的角度——罗素个人的、西方社会和文化的,解析他中国观背后所隐藏的诸多形成因素。  相似文献   

6.
郭文倩 《唐山学院学报》2023,36(4):29-35,42
五四运动后,如何改造中国社会是当时知识分子十分关切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同基尔特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展开了一场社会主义论战。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作为最早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会,其成员参与了这场论战,并且发起了一场"社会主义是否适宜于中国"的辩论会。通过辩驳和争论,他们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仰,断定开发实业必须依靠社会主义,坚信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强调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员在论战中所呈现的观点为日后中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的社会主义论战,是关于中国社会道路问题的论战。基尔特社会主义者根本否认中国社会具有成立先进政党、组织民众夺取革命政权的可能性,但对中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进行了比较令人信服的分析。马克思主义者肯定中国革命的社会主义前途,但同时明显夸大了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一战后中国思想界表面一致趋向社会主义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1920年春以后.受苏俄与共产国际战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中国思想界开始发生分裂。一部分人原本就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在苏俄及共产国际的影响下迅速转向马克思主义,与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展开了严肃的思想斗争,在理论上有力地驳斥了“革命无理”的论调,旗帜鲜明地论证了在中国先革命后建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和组织上为最终确立以马克思派的社会主义理论改造中国的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夕,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大量存在,为此,我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同反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三次论战。一次是同胡适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进行的论战;一次是同研究系政客鼓吹的基尔特社会主义的论战;一次是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这三次论战,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对中国人民的觉醒,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第三次  相似文献   

10.
1920年10月,罗素来华讲演把数理逻辑介绍到中国,在当时产生一定影响。但是,数理逻辑在中国并没有得到普及和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有社会原因、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影响和数理逻辑自身的原因。数理逻辑将在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既继承了前人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成果,又有伟大的创新和发展。他主张中国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他又用发展对其社会主义观进行了全面解读,在他看来发展就是社会主义,发展为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粱启超是中国较早接触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的人。他对社会主义以及在当时中国的实践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基于宪政改革的政治立场,他没有真正懂得科学社会主义,也坚决反对在当时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但对于促动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深入探索,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正确认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是继毛泽东之后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再探索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4.
同业公会为济南市工商界相同行业的工商户所组成的团体组织,它是随着各行业工商业户的增加逐步建立起来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济南商埠建立了转运、钱业、棉业、车业、运输、木业等同业公会。到1945年,济南市共建立同业公会92个。济南同业公会与旧式行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在维护业规、调解劳资纠纷、同业调查、促进同业生产与经营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在抵制外货、维护国货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总之,民国时期济南同业公会这股民间力量,将济南各同业工商业户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对济南的工商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过去在研究李达时,人们忽略了中共"一大"前李达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贡献."一大"召开前,在"关于社会主义的辩论"、"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中,李达是论战的主将,还参与了与修正主义思潮的论战,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进行了思想理论的准备;他主编《共产党》月刊,为建党开辟思想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16.
李先念同志为我国共产主义事业奉献了一生。建国初期,他所提出的统战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我国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我国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一环。由于国内外种种因素 ,毛泽东改变了在新民主主义制度下实现工业化的主张 ,提出了国家工业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同时并举的路线 ,从而改变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正确理论。  相似文献   

18.
刘伟 《培训与研究》2008,25(3):47-48
在20世纪的中西交流史上,张申府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张申府研究和引进罗素的哲学思想,研究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提出“辩证综合”论,并且主张马克思、罗素和孔子三者思想相结合。张申府对罗素数理逻辑的译述,曾经影响了一代学人。张申府的学术思想无疑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进程,大体经历了理论准备阶段、全面探索阶段、理论验证阶段和理论创新阶段。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历史性成果主要集中在根据地对敌斗争的重要战略和方法上;对经济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对形成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条件的认识上,以及从制度和体制的创新上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学说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从其思想来因和理论源泉作一番比较研究,无疑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民生主义除受亚当.斯密和亨利、乔治等人的社会经济学说以及俄国社会主义的影响外,儒家大同思想也是不可忽视的来源之一。孙中山以民本思想为本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继承和创新了儒学的“经世致用”精神,注重社会物质和道德教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