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艾森豪成尔(Eisenhower)政府在非洲的粮食用于和平计划未能取得满意的结果,肯尼迪政府适应形势的变化提出了粮食用于发展的主张,进一步发展了该计划。肯尼迪政府对非洲的粮食援助计划虽然有积极的意义,但并未能完全突破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冷战思维,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马歇尔计划(MarshallPlan)又称“欧洲复兴计划”,在二战后美国的外交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美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最成功的计划”。通过接受美国的援助,西欧经济得以复兴和发展,西欧一体化的进程加速进行,冷战对峙的局面也进一步加剧。近些年来,我国学翻译出  相似文献   

3.
以原子弹影响国际政治,是核垄断时期美国原子外交的宗旨。从对日本最后一战,到战后短暂的和平喘息,再进入冷战,美国没有放松以原子弹牵制乃至改造战后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的政策构思。这种外交是为美国全球战略服务的,其矛头必然指向主要对手——苏联;同时,美国以共享秘密、有限开放和提供保护为交换手段扩大原子弹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4.
美国前参议员富布赖特,是活跃于冷战时期的美国著名政治家,其外交思想主要包括国际主义和现实主义两个方面。从其倡导的富布赖特项目和他对冷战的看法两方面清晰可见其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5.
战后初期,以副国务卿迪安·艾奇逊为代表的众多高层官员认为,美国外交政策应该延续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理念:唯有华盛顿与莫斯科达成共识方可构建起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秩序。因此,在原子能这一关键问题上实现信息共享即刻成为美苏联合的重中之重。然而,随着一系列管控方案相继失败,艾奇逊倾力打造的“国际原子能管控计划”彻底破产,遏制思维继而全面主导西方世界。作为战后美国外交决策的核心人物,艾奇逊转而青睐冷战思维,美国政府即刻开启了扶植欧洲、抑制苏联的外交大战略。  相似文献   

6.
新保守主义是美国20世纪60代末崛起的一股新的政治思潮。它的思想基础来源于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它以价值普遍主义为哲学基础,以“强硬的威尔逊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美利坚帝国统治下的和平”为目标塑造了冷战后全新的外交理念。新保守主义外交理念的核心是要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因此,虽然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可以盛及一时,但由于美国独特的外交决策文化以及其自身理论的偏狭和狂热,注定其不可能长期左右美国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7.
冷战时期,美国介入中东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是石油,中东石油对于美国在战略需求、经济需求、心理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美国在中东选择以色列作为战略支撑,以色列无助于解决石油问题,却导致阿以战乱不止。为确保中东石油安全,美国历届政府致力于推行中东和平政策,但由于美国的霸权野心、偏袒以色列、漠视阿拉伯国家利益等因素,和平外交屡屡受阻,收效甚微。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背离,美国中东和平政策陷入历史悖论。如何准确定位,平衡各方利益,乃是美国中东和平政策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在全球展开了激烈争夺。南亚地区也未能幸免。而印度从自身战略利益出发,选择了与苏联结盟的外交战略,将发展与苏联的关系置于本国外交的首要位置,全方位地发展了与苏联的友好合作关系。印度与苏联所建立的这种特殊关系是以双方互为需求为基础的。冷战时期印度与苏联的这种关系至今对南亚的地缘政治和外交战略仍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美国外交政策历来以最大限度地追求国家利益为目的,政治、军事与经济等方面的基本要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美利坚民族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诸多迹象表明,二战后发端于"富布莱特计划"的美国文化外交依托美国文化的载体,日益彰显美国外交的文化色彩,披上了厚重的文化外衣。而作为学术研究的美国研究也正日益成为美国政治、外交的载体和传播美国式民主和价值观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与欧洲的关系已密不可分。但是由于战后和平安排未能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计划 ,因此 2 0年代执政的共和党政府实行了不参加国际联盟、对欧洲不承担任何政治义务的孤立主义政策。但实际上 ,为自身利益所驱使 ,美国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力量积极开展经济外交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广泛地介入世界事务。道威斯计划充分显示了2 0年代美国经济外交的运作形式及对当时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的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中,均势外交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表现出全球性、霸权性和灵活多样性等特点。受现实主义理论影响的美国政治家们认为,推行均势外交能更好地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实现美国的对外战略目标,因而热衷于均势外交。美国不会在短时期内放弃均势外交,但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其均势外交将遇到越来越多的阻力和困难,尤其是冷战后美国推行的霸权均势是不可能长久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霸权的多边主义行为及其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后美国为了重建世界秩序,大力推动多边主义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发展,而冷战结束后,作为单极霸权的美国对多边主义采取了一种工具利用的态度.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美国的历史经验决定了美国主要是将多边主义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世界秩序目标之一;不同党派对多边主义的理念不同,因此倾向于采取不同的政策手段来介入世界;对不同对外政策目标的关注,影响了美国决策者对是否采取多边主义战略的考虑.  相似文献   

13.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rose to fame and fortune during the Cold War, when both student enrollments and funded research shot upward. Prior to World War II, the federal government showed little interest in universities and provided little support. The war spurred a large investment in defence‐base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Cold War expanded federal investment exponentially. Unlike a hot war, the Cold War offered an extended period of federally funded research public subsidy for expanding student enrollments. The result was the golden age of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The good times continued for about 30 years and then began to go bad. The decline was trigger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a decline in the perceived Soviet threat and a taxpayer revolt against high public spending; both trends culminating with the fall of the Berlin Wall in 1989. With no money and no enemy, the Cold War university fell as quickly as it arose. Instead of seeing the Cold War university as the norm, we need to think of it as the exception. What we are experiencing now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s a regression to the mean, in which, over the long haul, Americans have understood higher education to be a distinctly private good.  相似文献   

14.
美国多元族裔关系对战后外交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多元族裔关系是影响美国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从冷战期间的古巴裔美国人和非洲裔美国人、冷战后的美国犹太人和亚美尼亚裔美国人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可见美国各少数族裔群体对美国政策外交政策的影响随着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和确立呈越来越大的趋势,并且在战后两个时期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面对共同的敌人,美国迅速同中国建立了同盟关系,并加强了对中国的援助与支持。战争初期严峻的军事形势和美国“先欧后亚”的军事战略,决定了在战争前期“打击日本”这个军事目标是美国决策者对华政策的重心。这一时期美国对华军事、经济、政治与外交上的政策与实践都体现了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太平洋战争前期的美国对华政策是成功的,取得了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6.
威尔逊的国联思想产生于一战爆发后的调解外交之中.这时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征是在保持中立的基础上对欧洲冲突实行调解.美国外交传统中的中立原则决定了威尔逊政府不准备对欧洲事务承担任何义务,但是这种调解本身又有参与解决欧洲事务的含义.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只能导致调解失败.在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中,威尔逊找到了战后国际联盟这个目标,并从泛美条约的集体安全条款找到它的基础原则.国际联盟能同时满足威尔逊既不脱离传统的孤立主义又能参与欧洲事务的双重愿望.战争形势很快迫使美国放弃中立,但是国联思想却沉淀下来成为威尔逊外交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 6 0年代中期 ,美苏冷战继续进行。为了遏制苏联并包围中国 ,196 3年上台的美国总统约翰逊扩大了在越南的干涉 ,把肯尼迪在越南推行的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在中苏等国的援助下 ,越南人民最终挫败了美国发动的局部战争。与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相比 ,以局部战争为主体的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带有更为明显的冷战色彩。  相似文献   

18.
周边外交是新世纪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纷繁复杂的地缘环境中确立适宜的周边外交战略至关重要。地区主义是冷战后国际社会的一股重要趋势。在亚洲范围内,地区主义指引下的地区合作正在蓬勃开展。中国为实现自己的大国战略及发展目标,大力开展地区合作,从而为地区主义与中国周边外交的结合提供了基础。地区主义作为冷战后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不仅有理论基础,也逐渐为实践所证明。  相似文献   

19.
随着德国ASIIN工程认证在我国高校的推行,以上海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对“食品分析”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进行探索。首先确定在ASIIN认证背景下“食品分析”全英语课程培养的目标及培养对象所应具备的能力;其次将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分析”课程的发展历史、现状与ASIIN认证目标要求相结合,探索建立一套适用于食品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