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隐性知识的共享对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知识水平、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隐性知识的内隐性和难以表述性常常导致学习共同体内知识共享的困难。在分析学习共同体概念、隐性知识主要特征及其与显性知识的转化方式基础上,探究隐性知识共享的基本途径,提出在学习共同体内共享隐性知识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知识共享既是教师专业共同体发展的外在要求,也是教师个体必备的内在质素,但是脱离了一定质与量的社会互动作为其基础,脱离了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教师专业共同体的知识共享是难以达成的。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和认知三个维度促发教师的知识共享机会、意愿和能力,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共同体的知识共享包括对于知识创新至关重要的隐性知识共享。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和学习理论的发展,学校越来越重视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以及知识共享在促进个体成长和共同体发展方面的作用。然而在班级学习共同体内部隐性知识的共享存在着诸多的障碍,如何克服隐性知识共享上的障碍、有效地挖掘和利用这些知识,应该成为当前教育领域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仅对“班级学习共同体”隐性知识的共享作尝试性的分析,指出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并提出克服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实践表明,单纯的教学反思对于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水平提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知识共享可以弥补教学反思的不足,为教师教学学术水平提升提供强大的动力。因此,高校管理者应营造以共享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打造以互惠为原则的学习共同体、设置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建设丰富的共享知识库和构建基于网络技术的共享平台等,为知识共享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进而提高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5.
协作知识建构目前已成为课堂教学与互联网环境下一种重要的新型教学方式.该文在现有协作知识建构理论的基础上,对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协作知识建构的内涵、特点、基本要素、相关教学设计活动开展深入探讨,并创造性地地提出学习共同体创建、基于认知冲突的协作知识建构和基于整合的协作知识建构是其主要阶段.并以此为框架,对暨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大学生“结构化学”建构活动开展个案研究,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创建、组间协作与对抗式综合建构,形成多层次集体观点汇聚和多维协作知识建构,最终智慧共享、达成问题解决的共识和形成群体公共知识,促进大学生在积极依赖关系下多元协作知识建构,促进大学生内在动机的激发,推动大学生产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元认知能力,并在社会交往、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有效改善.在群体协作知识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和群体均要注意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激发并维持学习者的动机,促使协作知识建构活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借助PBL课程改革项目,以温格的实践共同体理论为框架,构建教师实践共同体.实践证明;PBL课程改革为构建教师实践共同体提供平台;其构建过程有传承教师实践知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教学学术、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知识已然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最重要的因素.在向知识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通过网络学习共同体实施隐性知识管理是促进社会性知识建构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学习共同体的构成和隐性知识的价值为基础,通过对网络学习共同体内隐性知识共享障碍展开深入分析,提出了有利于隐性知识共享的相关对策,以期能更好地促进网络学习共同体内隐性知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育不仅要关注显性教育教学知识的传递、掌握和应用,更应该重视缄默知识的流动、共享与转化。教师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为缄默知识的共享与转化搭建了平台。教师教育共同体不仅是一种新型人际联系,更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与学习方式,它分为课堂师生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和网络学习共同体。基于缄默知识的认识与运作机理,不同类型的教师教育学习共同体内缄默知识的共享与转化路径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一种全新的战略管理模式,已由最初应用于企业管理延伸到了高校的知识管理体系中。高校作为知识密集型、人力资本最为丰富的知识型组织,通过知识管理可以实现知识的共享与创新,提升高校的竞争力。知识管理视阈下高校知识共同体的构建就是营造知识共同体的文化氛围,通过对话与协作,达到知识的共享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大学外语教师承载着外语知识传递与创新的双重任务,利用各种先进的手段、方式和方法来丰富大学外语教学团队的知识,对于提升大学外语的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知识地图作为一种新型知识管理的工具,在收集、梳理和共享知识方面表现出了强大的潜力,已经引起教师教育界的重视,并开始应用于各类具体实践,以期引导教师知识发展方向,提升教师知识水平.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团体性的知识建构方式,其高效性已经得到了理论和实践界的充分认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知识地图为代表的网络知识管理技术的日趋完善,学习共同体与知识地图的结合构建了全新的知识建构和管理过程,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知识地图和学习共同体的相关理论为依托,结合吉林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个案,从基础理论、运作原理、优势分析、构建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对基于知识地图构建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
共享意愿、共享能力和共享方式是知识共享理论的三大核心主题。目前,教研组教师间知识共享中的实存问题主要表现为意愿低落、能力缺乏和方式陈旧。要促进教研组教师间的知识共享,就要激发教师知识共享的动机,增强教师知识共享的意愿;开展合作交流的技能培训,增进教师知识共享的能力;采用现代化网络手段或多样化方式,增加教师知识共享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知识管理是现代社会个人和组织提升素质与竞争力,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管理形式。知识管理理论对教师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在骨干教师培训中建立学习共同体、搭建知识增值平台、创设学习场域,可促进骨干教师知识的共享与创生,进而促进其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知识共享是教师学习共同体形成的重要基础.实践中,教师的知识共享受知识本身特性、教师主体愿望、学校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知识共享视角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的主要策略是: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合作共享的教师学习文化、建立有效的教师学习交流机制、搭建一体化的教师学习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要实现教师专业知识的共享会存在许多的障碍,但通过构建有利于教师知识共享的学校文化环境、建立完善的教师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建立有利于隐性知识共享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及构建支持教师知识共享的信息技术环境等途径可消除这些障碍.  相似文献   

15.
基于网络的协作知识建构及其共同体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对协作知识建构研究的现状与理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协作知识建构"共享—论证—协商—创作—反思"过程模型;并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协作知识建构共同体进行分析,结合正在开展的专题研究,提出构建基于网络的协作知识建构共同体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专业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要实现教师专业知识的共享会存在许多的障碍,但通过构建有利于教师知识共享的学校文化环境、建立完善的教师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建立有利于隐性知识共享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及构建支持教师知识共享的信息技术环境等途径可消除这些障碍。  相似文献   

17.
重视教师共同体的作用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重要趋势。学习型组织理论以系统思考、共同愿景、自我超越、团队学习、改善心智模式五项修炼为手段,有助于纠正教师个体不适意的实践性知识、为增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赋权、克服教师群体实践性知识共享意识淡薄等问题。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有效建构教师共同体,充分利用教师的集体智慧进行实践性知识管理提供了理论视角与实践框架。  相似文献   

18.
教师知识共享是教师个体知识向教师群体知识转移的过程。教师知识共享能够实现教师个体缄默知识显性化,丰富教师共同体实践性知识库,并促进学校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然而,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沉默的螺旋现象”“人际关系差序格局的现象”以及“学校组织无意识知识管理的现象”等现实境况致使教师知识共享无法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多元价值和意义。这些阻碍教师知识共享的现实因素背后反映出教师之间缺乏人际信任、社会互动、合作意识和共享文化以及学校组织知识管理意识淡薄等问题。为促进教师个人知识向集体知识转化,应积极构建教师知识共享文化,提升教师知识共享意愿;营造教师知识共享的“创造的空间”,增强教师之间的社会互动;完善学校知识共享的制度支持,引领教师知识共享行为。  相似文献   

19.
教育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是知识拥有者(社区共同体,主要是师生)借助虚拟社区平台,利用各种现代技术将知识传播给知识需求者(社区共同体,主要是学生)。本文对以学习科学与技术为基础的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实践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环境因素、知识因素和动力因素是影响学生知识共享积极性的三大要素,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有赖于这三方面诸多因子协同作用的发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末大量兴起的区域教师共同体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但在共同体实际合作中也存在着知识流动不平等、实践与理论割裂、合作机制固化等亟待解决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知识管理的SECI模型建构了两种知识交互的四种模式,并以此来解释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作用,从而分析知识的流动与转化过程。将知识管理的手段运用在U-S教师共同体合作中,能够为解决合作中的困境与难题提供新的思路,为教师共同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共享与交流谋求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