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南省历经近30年的实践探索,独立设置了海洋意识教育地方课程,是全国首个以地方课程实施海洋意识教育的省份。课程以加强中小学生海洋意识教育为根本追求,创设帮助学生亲近海洋、熟悉海洋、关心海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教育情境,增强中小学生海洋强省、海洋强国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省级统筹部署实施的“自上而下”与发挥市县及学校主体性的“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向联动机制,共同推进全省的海洋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最重要的阵地之一。新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设置了综合课程科学课,强调要培养残疾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要贯彻课改精神,就要从科学教育的作用、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适合残疾学生的科学教育方式三方面入手,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科学教育,培养残疾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科学和人文虽然有着不同的特性,但二者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顺应时代的潮流,我们提出了科学人文性教育,以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平衡发展为坐标,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都得到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生存本领域,关收意识和创造品质的跨世纪人才。实施科学人文性教育应从课程结构改革,教师素质提高、教育环境优化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人文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文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构建和完善成熟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为此,高职院校应该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积极探索与完善以"两课"为核心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并进行相关的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经济的今天,沿海区域高校尤其涉海类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应确立提升海洋意识、推广海洋文化教育的教学宗旨,丰富以海洋文化为主线和中轴且与现代人文教育紧密融合的教学资源,建立科学的以海洋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应搭建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社会实践为辅的海洋文化教学平台,利用独特的课程优势使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海洋文明,同时达到大学语文所要求的培养学生汉语语言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论化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科学主义课程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科学教育忽视了人文教育,没有关注生命的和谐发展,造就很多残缺的人格。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呼唤学生健康的情感,培养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努力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笔者认为,化学教育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与人文教育整合。  相似文献   

7.
绿色教育研究的开始.目的在于使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课程等有关环境的课程,成为象数、理、化一样必修课和基础课。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相关知识,目标是使学生毕业后无论赴何种工作岗位,都能具备环境意识.具有基础的环境知识.象“绿色的种子”播撒在祖国的大地.为改善中国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事业打下基础。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内容不断地扩展。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成为一体的绿色教育。”从绿色教育的内涵在基础层次上为环境教育.而在深层次上则上升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在这里。“绿色”象征着春天与生命,象征着成长与生机,  相似文献   

8.
阿什比的技术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通过对高等教育中的科学教育融入人文精神来缓解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性造成的扭曲,以培养具有完整健全人格的人.其本质在于对科学技术"完整性"的理解,提出把人文精神融入科学教育的"核心辐射"课程模式,主张以学生主修专业为核心向外辐射,开设与此"紧密相关"的人文社科课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 "以人为本,以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人文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关键在于探求有效的途径和科学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尝试从人文素养的培养和人文关怀的给予两个方面入手,依托教材内容和任务型教学方式来加以落实,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必然趋势。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基础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基础教育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科学教育以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创造力,促进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新课程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特别强调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提出以"实践问道"的教育文化引领,持续打造"课程教育、学科竞赛、创新实训、创业孵化"四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行培养过程"基础与创新、学术与工程、专业与人文"三个并重,促进学生由"理论基础向探究能力、知识学习向融合创新、专业技能向全面素质"三个方面发展,以"三创五能"为核心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学校形成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学术创新氛围,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人的心智解放和成长,是为了帮助学生增进思考、判断、与他人对话、协作的能力、了解人的价值与自身弱点、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是普通人而不是精英的教育。因此,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没有专门的领域知识,而是有自己的主要特点。人文教育的重点是基于独立思考、判断、价值认可、尊严意识的,对公民参与、公共事务讨论、说理和对话能力的全面培养和提升。人文教育的主要特点:一是它强调的是以思考、理智、判断能力为主要特征的智识,不是某种领域知识;二是它要求于学生进行以"常识"和"普通知识"为本,以亲近智慧为目标的知识活动,不以积累和提高专门知识为目的;三是它的"知识"产生于"对话",而不是"传授",在运用知识时重在说服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真理。  相似文献   

14.
人文教育作为关于文化和人性的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高校普遍重视人文教育,注重在基础课程教学、专业学习与研究以及学位论文撰写等环节开展人文教育,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表现为课程不够丰富、导师力量偏弱以及学生人文素养有待提高。加强研究生人文教育,需要牢固树立三个意识,即课程意识、导师意识和自我意识,并从培养目标、经典阅读、课堂教学、师生关系等四个方面着力推进,进而稳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造就一批具有学识扎实、理想坚定、境界高远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5.
实施人文价值教育必须与中小学课程改革及教育教学的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实效。教师应依托自身资源,把人文价值教育的理念转化为具有自觉教学意识的课堂教学行为;充分挖掘课程中人文价值教育方面的素材,激发学生主体性;让人文价值教育的实践走向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相互渗透,已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建设人文课程,重视人文教育,也成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因此,学校应该重视人文课程的建设,在人文教育方面形成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并以人文课程为载体,把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全面发展教育,必须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忻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理论和实践并重,技术与人文融通"的办学模式,把人文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以"人文校园、职业环境"为主线,建设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拓宽人文教育的实施途径;对人文教育目标规格、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实施过程、环境与制度等做了有效地探索;构建了职业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效融通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才可能是一种现代大学的"完整教育"。广州大学作为地方院校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初步探索和实践: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确立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现代大学完整教育理念;整合资源整体搬迁,促成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依托、补充和融合,优化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现代大学完整教育环境;改革课程编制,实现课程的综合化,丰富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现代大学完整教育内涵;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关注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现代大学完整教育的师魂塑造;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营造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现代大学完整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21世纪的今天,环境教育被认为应贯穿整个教育领域的教育过程之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尤为重要。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渠道很多,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发展海洋经济的时代,浩瀚的海洋是资源和能源的宝库,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基地。本文以渔文化为例,放眼世界海洋资源,关注家乡地方人文,整合地方一切可利用资源,合理开发践行教育措施,从场馆、资源、课程等五个方面概述宁波建设工程学校如何建设海洋意识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