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说“军团”     
“军团”,《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解释是:“我国红军时期相当于集团军的编制单位。某些国家的军团相当于我国的军。”“军团”是一种军队编制单位。但我们发现,近几年来,各种各样的“军团”不断进入我们的生活。请看以下用例(均来自CNKI的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2.
说“行”     
《木兰辞》:“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许多语文教师把“行” 字读成“xing”,解释为“行路”.因此全句即释为:“同在一起走路十二年,还不知道木兰是个女的.”其实,这样解释是不妥的.“行”是个多音多义词.一读“xing”,常作动词,相当了现代汉语的“走”.如:唐李商隐《瑶池》诗“入骏日行三万里.” 另一读“háng”,多作名词,有“行列”的意思.如汉乐府《鸡鸣》:“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  相似文献   

3.
王卫英 《语文知识》2011,(4):107-108
“由反知正”是字(词)典中的一种重要的释义方法,《说艾解字》中“由反知正”释义可分为典型式(反义否定释义)和扩展式(反义性否定释义)两种形式。这种释义法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提供了《说文解字》时代汉语反义词的聚合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词义的系统性。对汉语历史词汇学和语义学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炮烙,课本的注释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绑在烧红的铜柱上烫死(高语三册158页)。这样释义是与古代的诠释有出入的。据《史记·殷本纪》裴马因《集解》引《列女传》:“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妲己笑,名曰炮格之刑。”《辞海》《辞源》均以为“炮格”即炮烙,是殷纣所用的一种酷刑。据此,炮烙的释义应该是:古代的一种酷刑,用炭烧热铜柱,令人行于柱上,堕炭烧死“炮烙”释义@马殿荣@张玉新  相似文献   

5.
关于“互相”与“相互”,各类工具书的释义并不统一。①《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互相”释义为:副词,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相互”释义为:两相对待的(未注明词性)。②《现代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互相”释义为:副词.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相互”释义为:区别词,两相对待的(未收入作副词解释的情形)。  相似文献   

6.
徕睐     
《新读写》2013,(10):17-17
徕,形声字,从彳来声。《汉书·礼乐志》:“徕,古往来字也。”《玉篇》释义为“劳也”(慰劳)。两种释义都对。徕字有两音两义: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教材《木兰诗》"同行十二年"之"行"未注音,笔者以为应读háng。"行(háng)"是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单位,每行二十五人。"行"这种意义曾长期使用,如:"郑伯使卒出,行出犬鸡,以诅射颖考叔者。"(《左传.隐公十一年》)"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行头皆官师拥铎拱稽。"(《国语.吴语》)冀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杜甫《兵车行》一诗中有"行人但云点行  相似文献   

8.
《说文》是一部“万物咸睹,靡不兼载”的文字学专著,内容涉及“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许冲《上〈说文〉表》),书中对字义的解释,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诸多方面的宝贵资料。《说文》的释义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了解并剖析《说文》的释义方式,对于读通《说文》,学习语言文字和古代历史,都有很大的帮助。 《说文》的释义方式,通常的只是解释字的本义或最初的意义,而不涉及引伸义和假借义,这是释义方式中“常例”,在中华书局版“大徐本”《说文》中随处可见: 诛,讨也.从…  相似文献   

9.
小资料     
“教”、“师”二字产生的年代很早,在殷代的卜辞中就已经有“教”、“师”二字的存在。例如: “辛亥贞于祖乙宗。丁酉贞王作三师:右中、左” “戊午卜师有子族。” “学多□父师于教。” 《说文解字》《师》:“二千五百人为师,从币从自,自四币,众意也。”其实,军队的指挥官也有以“师”字作称呼的。例如,协助武王伐纣,指挥牧野决战的周军统帅吕尚,称“师尚文”,他的正式官名是“大师”。由此可知,“师”字的古义是指军队,军队编制单位和军队指挥官的官职名称。  相似文献   

10.
中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诗·椰风。墙有茨》)中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诗·椰风墙有茨》)中之言,不可读世。所可读也,言之辱也。(《诗哪风墙有获》)诗中的“中势和“中黄之言”应当作何解释方才确切呢?毛传:“中越,内看也。“”其意为宫闲、宫廷内部。韩诗中,着写作责,释“中耕为“中夜”(《广雅})、《释文》释义同)。因而,“中黄之言”,郑笺释为“内黄之言,谓宫中所着成”;韩诗释为“淫僻之言”I《玉篇》则直接释为“中夜之言’。清人惠栋《毛诗古义》上、马瑞辰《毛诗传络通释…  相似文献   

11.
权威的现代汉语字、词典都将“行货”的“行”注音为hang。但是我们考察古文献和现代汉语方言,将“行”读xing的不在少数。《汉语大词典》所列义项也不全面,有讨论的必要。本文认为“行货”有两读,不是因义而有异读,而是因地域而有别:行货hang huo,又音xinghuo①不结实的物品;②次货、次品;③商品、货物;④东西、家伙。而就“行”作单音形容词来讲,表示“不结实”义,现代汉语方言多音“形”,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辞书有注音应从众,音xing为是。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P133页),将初唐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无为在歧路”写成了“岐路”,笔者认为是排版、校对失误。其理由有三点:一.课本注释“岐路”为岔路,是指分手的路口。查《辞海·语词分册》:岐,读音为qí,释义有4条:①古邑名。②同“歧”。③见“岐疑”。④姓。歧,读qí,释义为叉开,如歧路。引申为歧异,不相同。显然,课本的注释“岔路,是指分手的路口”,是据“歧”字义而得的。二.查由中华书局出版、喻守真编注的《唐诗三百首详析》(P141页)原诗为“无为在歧路”。三.查朱…  相似文献   

13.
小河殇     
“高枕无忧”见于《国策·魏一》(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和《国策·齐四》(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高枕无忧”四字成型最早见于《旧五代史·高季兴传》。《辞海》释义为:“垫高枕头安卧,形容无所顾虑。”然而垫高枕头真的就能安卧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陈新年 《继续教育》2002,16(6):11-12
为了贯彻落实江泽民主席关于“科技强军,质量建军”的重要指示,根据四总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制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以及《军队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军队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试行办法》(简称“一个规定、两个办法”)等法规性文件,我校为“宣传、普及、推广、提高”继续教育做了大量工作,为部队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得到全军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被总后勤部树为继续教育先进单位。一、基本情况(一)我校继续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六册(人教版)《信陵君窟符救赵》一文中“留军壁邺”的“壁”,课文注为“驻扎”是不准确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解释“壁”为“军营”.《辞源》释“壁”为“军垒”:此处应为名词动用.是“筑起壁垒”或“筑起军营”之意古时说军队驻扎用“军”或者“屯”,  相似文献   

16.
被广大师生称之为“新教材”的《高中生物实验修订本·必修》,是人教社按照《全日制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所规定的课程目标编制的。这本“新教材”的编排体系类似欧美教材体系,同以前的“老教材”(90版)相比,无论是从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还是包含的生物科学新进展都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变化,在使用中确实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就此抛砖引玉地谈几点对“新教材”的新感受,愿与同行们讨论。1.“新教材”突出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材中增加了大量高质量的彩色照片、插图,使有关知识更具体真实。如细胞亚显微结构图色…  相似文献   

17.
《吴荪甫的失败》(高中语文补充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吴荪甫蹶然跃起大声说。”课本注:“犤蹶然犦急剧的样子。”此注有两点值得提出来讨论。首先,应有的注音疏漏了。“蹶”字未注明读音,人们很容易想当然地读作“一蹶不振”的“蹶jué”。即使查《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也只能看到另一个读音“juě”,专用于“尥蹶子”(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其实此处的“蹶”应读作“guì”(参见《辞源》、《辞海》),教材当注而未注。今后重印时应补上。其次,释义欠准确,过于宽泛。《辞海》“蹶”(二)guì”的第二义项为…  相似文献   

18.
吴先进 《学语文》2013,(3):71-71
贾谊的《过秦论》脍炙人口,可谓散文当中的经典,一直是高中《语文》课本的“常客”。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2007年3月版)选有此文,文章写道:“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教材对“抗”注释为“匹敌,相当”,笔者对此不敢苟同,认为此释义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按照《〈现代汉语规范字典〉释义错误》①(以下简称《释义错误》)提供的线索,我们翻看了《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以下简称《字典》)中《释义错误》一文涉及的内容,觉得《释义错误》一文的一些说法是不妥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下面拟就《释义错误》一文涉及的内容谈点儿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王先生及诸位同仁。王先生说《字典》中的这些“俯拾即是”的错误是他“依据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先后三遍全面细致地校正了《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后发现的。但就我们所知,国家从来也没有设立过字典、词典释义方面的语言文字规范,而从王先生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王之涣的五绝《登鹤雀楼》是语文教材中的名篇。对于首句“白日依山尽”中“白日”的解释,传统的说法是“夕阳”、“斜阳”、“落日”(见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许多学者不同意这种解释,纷纷撰文,各抒己见,十多年来争讼不休,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一种认为“白日”就是‘伯色的太阳”(史孝勇《释白日》等);一种认为古诗中的“白日”多是指“中夭之日”、“高天之日”,此处也不例外(曾钢城“白日释义”《一辩》、《再辩》)。连日本学者也参加了这场争论。。至于根据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