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乳化-交联法研究了左氧氟沙星磁性明胶微球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选取左氧氟沙星与明胶的比例、水油比、明胶浓度、戊二醛用量四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优化最佳合成工艺.采用动态透析法测定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同时对载药微球的形态、粒径、磁性及包覆情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载药微球最佳制备工艺为:明胶浓度15%,左氧氟沙星明胶比1∶2,水油比1∶5,戊二醛用量3.6mL;包封率为8.89%,载药量为51.36%;微球5h体外累积释药百分率人工肠液中达到64%,人工胃液中达到72%,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体外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磁性明胶微球成球性良好,分布均匀,Fe3O4及左氧氟沙星被明胶包覆.  相似文献   

2.
制备盐酸甲氧氯普胺海藻酸钙凝胶微球并考察不同因素影响下的释药性.采用滴制法制备盐酸甲氧氯普胺海藻酸钙凝胶微球,海藻酸浓度为2%,氯化钙浓度为1%,载药微球在酸性环境中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缓释时间能持续8h.盐酸甲氧氯普胺海藻酸钙缓释凝胶微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是近代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改变给药方式是目前抗肿瘤药研究的一个发展趋势,多孔微球作为一种药物新剂型,在药物新制剂的研发以及新剂型的改造方面应用广泛.本文以抗肿瘤药物紫杉醇为模型药物,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载体,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W/O/W)法制备载紫杉醇PLGA多孔微球.实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体外释放等方法评价载药多孔微球的性能;采用MTT法评价该载药微球体外对A549人肺癌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实验显示,载紫杉醇PLGA多孔微球对A549人肺癌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表明实验所得载药多孔微球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特性及抗肿瘤效应,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肺部给药载体.  相似文献   

4.
胸腺肽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和体外释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寻找适于多肽分子吸收,免疫学上"有效"、"安全",且服用方便的口服制剂,用W/O/W型乳化挥发法制备胸腺肽聚乳酸微球,正交实验方法优化了制备工艺.通过差热分析证明载药微球已较好形成,Lowry法测定药物的含量,计算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释药量.结果表明,所得微球平均粒径为13.8 μm,平均包封率为80.7%,前12 h的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T1/2=295 min,在25℃和40℃分别放置90d,微球的粒径分布和剩余药量无显著变化.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符合要求,释药半衰期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提取的红薯淀粉,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载药淀粉微球,然后探究其在不同的温度、不同pH溶液、不同的时间段载﹑缓释放阿莫西林情况.基于高效液相串联质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Phase chromatography-Mass Sperctrometer,HPLC-MS)对阿莫西林溶液浓度进行测定,通过浓度的变化,判断载﹑缓释放的最优条件.结果说明该淀粉微球具有一定的缓慢释放性能.最终确定的缓释放条件为:药与淀粉微球质量比1∶5,模拟体内小肠酸性pH=6.864,缓释放时间为2 h后,缓释放量可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溶液浸渍法(supercritical solution impregnation,SSI)是一种将小分子物质负载到聚合物中的过程技术。肺部吸入式给药相较于传统的口服给药具有很多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使用SSI过程将地塞米松负载到聚乳酸多孔微球中,探究制备的载药聚乳酸多孔微球在肺部吸入式给药中的应用。考察多孔微球的形貌、空气动力学粒径以及释放行为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SSI制备的载药多孔微球载药量为1 mg/g,空气动力学粒径为4.08μm,满足肺部吸入式给药要求,并可在40天内释放61.6%的药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麦冬甾体皂苷为模型药物,以明胶为载体原料制备载药微球,并研究其对成骨细胞的调控作用。首先采用双乳化-化学交联技术构建载药明胶微球,再对其释药特点、调控成骨细胞生理功能的效应等方面开展研究。结果发现构建的载药微球不仅有效缓解药物突释现象并延长药物释放时间,而且可以有效刺激成骨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分泌及矿化,促其向骨组织分化。  相似文献   

8.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以聚乳酸为基础材料,以明胶为乳化剂,制备出了形态较好的聚乳酸微球。重.最考察了油/水体积比、搅拌速率、乳化时间、PLA浓度、乳化剂浓度对微球的形成及其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优化制备的聚乳酸微球光滑、圆整、分散性好,为下一步载药微球的制备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白藜芦醇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的最优处方。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微球,以成球性、载药量、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应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工艺处方。结果:优化所得处方为:白藜芦醇与羧甲基壳聚糖质量比为1∶1,羧甲基壳聚糖浓度3.5%,溶液p H 7,司盘-80用量6%,固化剂用量为1m L。优化处方制备的微球近似呈球形,表面较光滑,载药量、包封率分别为22.7%和45.4%,微球粒径在10~100μm范围内。结论 :该处方制备出的微球具有较好的载药量和包封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骨关节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本研究尝试利用壳聚糖、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为载体,制备一种携载生长分化因子5(GDF-5)质粒的纳米微球用于骨关节炎的基因治疗。创新点:首次利用壳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三种原料制备可携载GDF-5质粒的三元纳米微球,并将其应用到骨关节炎的治疗中。方法:在55°C下,按不同比例混合壳聚糖、透明质酸钠、硫酸软骨素和GDF-5质粒,利用静电吸附原理制备携载GDF-5质粒的三元纳米微球。分别利用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散射仪测试微球的形貌和粒径;利用凝胶电泳检测质粒与微球的结合情况;利用CCK-8检测微球的细胞毒性。将携载GDF-5质粒的微球与软骨细胞共培养,并将脂质体和空载组作为对照组,在预定的时间点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免疫组化染色以及生化成分分析,观察微球对软骨细胞外基质分泌情况的影响。最后将该纳米微球注射到骨关节炎模型兔体内,通过大体观察、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组化分析该微球对骨关节炎的作用。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利用壳聚糖、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为原料,制备出携载GDF-5质粒的纳米微球。其中GDF-5质粒可以有效地促进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分泌,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微球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其细胞毒性小,转染效率高,在体内外均能有效地促进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分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该纳米微球将是一种极具希望的可应用于骨关节炎基因治疗的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