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公平性是义务教育政策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师资配置的均衡化是实现义务教育质量公平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目前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起步。政策分析的思路,全面阐述了实现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各科可能的政策,并对这些政策的可行性以及政策执行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远程职业教育的公平性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澳大利亚远程职业教育源远流长,发展迅速,其课程设置、教育方法很有特色,是普及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文章主要从公平性视角对澳大利亚远程职业教育进行分析,从几个方面揭示出澳大利亚的公平性理念是如何有效渗透于远程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以及在保障远程职业教育的公平性方面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手段保证实施的国民教育,具有基础性、全民性、民主性、公平性等特点。义务教育诸多基本性质中,公平性是最重要的,失去了公平性,其它性质都要受到影响和破坏。所谓公平性,即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努力为公民提供大体相同的办学条件,使每个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并受到相同水准的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义务教育法》颁布十年来,由于各级政府不断  相似文献   

4.
从公共经济学的概念来讲,教育所产生的产品既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又有私人产品的属性,这个双属性主要针对的是高等教育。而在公共事业管理中,义务教育提供的则是纯的准公共产品,它所体现的是社会大众的根本利益。要实现我国教育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更好更快地推进义务教育的教育公平。那么,如何实现义务教育的教育公平呢?目前,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政策制度、教育资源配置、经费投入上的不合理等。要想实现义务教育的教育公平,就必须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对义务教育事业经费合理支出。本文从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的角度,通过对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及基础教育现状的分析,来阐述如何实现义务教育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具有基础性和公益性属性。普通高中教育的普及是经济社会发展、解决我国教育体系结构失衡问题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整个国民的文化水平和基本素质,促进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将普通高中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是普及高中教育的最有效途径,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意义。从世界各国义务教育年限及特点来看,义务教育向高中阶段延伸已成为主要发展趋势。从世界各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来看,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我国普通高中义务教育的实现,依赖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加及三级教育经费投入结构的优化,依赖于教育经费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依赖于既有成熟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教师很好地"理解数学",就可以间接地让学生学好数学,应用好数学,使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也是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而学生要真正理解数学就必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所以,教师需要多重视教学设计,重视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从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角度构建教学过程、设计数学问题,这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实现义务教育公平的必要条件,而实现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必须依赖于国家制定合理、有效的宏观教育政策。为此,建议将义务教育教师纳入公务员系列,制定国家教育公务员政策,实行“以省为主”的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保障政策以及调整义务教育教师人事调配政策。  相似文献   

8.
学前教育领域的公平性要能得以实现与强化,需要通过加大政府对于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逐步提高幼儿入园率,并将学前教育纳人义务教育来实现。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应当是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制在推动少数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加快精英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发挥过应有的历史作用。但重点学校制的英才化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所引发的择校行为等。违背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公益性和公平性。为此,必须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出发,确立“成人”培养目标;从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和公益性出发,实现教育政策的公平。  相似文献   

10.
教师资源是教育环节中的关键因素,是学校教育质量的生命线.教师资源城乡间的均衡对于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师资源在城乡的配置仍然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文章将立足江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的现状,通过进行教师问卷调查,着重从城乡教师的福利待遇、教学任务和教师社会保障机制方面加以研究,以实现教育全面可持续均衡发展理念为基础,寻求城乡义务教育良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地区撤点并校政策的价值诉求及其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2001年的农村地区撤点并校政策理应实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速农村城镇化等价值诉求。但农村地区撤点并校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着忽视教育公平原则且使教育的可选择性流于形式、削弱农村文化建设且抹杀家庭教育功能、忽视合法性原则且违背就近入学原则、增加农村地区家庭的教育成本和负担且加剧了学生的辍学等价值缺损。要使农村地区学校均衡配置与合理布局,必须坚持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和谐统一的教育均衡观、坚持受教育者"权利本位"理念、坚持学校布局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适度协调的原则、坚持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城乡儿童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都应该享受同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长期以来,城市义务教育在办学条件、质量以及教学投入上都明显优于农村义务教育,近年来这种状况依然存在,导致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化状况越来越严重。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城市偏向型政策的存在以及义务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为了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保障教育公平,政府必须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并建立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监督制度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将教育公平落实到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教育公平问题愈来愈成为一个焦点问题。我们要追求的教育公平应该是有效率的公平,是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统一,是教育的水平性公平和垂直性公平的统一。在义务教育阶段,应偏重于教育的水平性公平、教育权利公平,同时兼顾垂直性公平;在非义务性的中高等教育阶段,应偏重于教育的垂直性公平、教育机会公平,同时兼顾水平性公平。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50.32%以上,中国的教育问题实际上主要就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就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而言,农村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因经济落后而造成财政困难和农村义务教育中存在不公平现象是两个突出问题。义务教育的关键在于公平。对农村义务教育,尽管国家给予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和专项资金的资助,但一直缺少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制度保障。本文认为,造成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教育政策中"公平性"的欠缺,并从制度视角分析不同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博弈过程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影响,对完善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教育均衡是保证教育公平的基石,均衡发展的教育一定是公平的教育。因此,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为消除教育不公平而提出的一种教育发展的理想态势。但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在经费投入、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均衡。因此,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可采取以下多种措施:完善国家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扶持政策,均衡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改变以县为主的经费投入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合理调整和规划区域内学校的布局,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加强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公平观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公平理论为指导。当前大学生的公平感不是太高,因此要加强公平观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公平观。在公平观教育中必须尊重大学生群体,适应其生理和心理成熟度;要注重大学生群体的丰富性,使之体现出个性差异;还必须创新教育的工具和手段,构建一个合理的全社会连动平台。  相似文献   

17.
以互联网为首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国教育信息化2.0工程的进步提供了硬件基础。加上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及慕课风靡全球,人大附中提出“双师教学”这一概念并进行实验。“双师教学”最早于广西启动实施,旨在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提升我国人均受教育机会,实现教育公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由赋予每位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部署,再到全面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教育公平这一模样日渐清晰。本文中的“双师教学”目的就在于推进区域基层教育,促进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虽满足了特定国情下对人才培养效率的特殊要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非均衡发展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公共性和公平性等本质特性,构成了对义务教育的异化。从根本上讲,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是根本原因,在社会发展总体不均衡的大背景下,制度性因素和非制度性因素共同造成了我国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异化状态。公平性,是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均衡发展不仅需要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同时也要对非制度性因素给予适当关照;不仅要追求宏观均衡的目标,同时也要努力实现义务教育的微观均衡;并且,必须在努力实现均衡的同时也要兼顾多元的教育需求,这是超越义务教育异化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9.
重构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应以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公共产品作为基本理念,以国家财政为公共财政作为制度背景,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区分地区差异,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建立东部、中部、西部分地区分级负担的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机制。在东部地区的7省、直辖市,建议实行以县级和省级、直辖市级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在中部地区的12省,建议实行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在西部地区的12省、自治区,建议实施以中央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