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玉凤 《甘肃教育》2023,(16):117-120
文章旨在探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实践路径,从幼儿园为什么要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什么样的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如何紧密结合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以兰州大学幼儿园的实践作为具体案例,从教材、教师、幼儿、家庭及社会、实践活动等维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实践证明,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教育教学内容,让孩子们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使孩子们更深刻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孩子们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2.
刘培锋 《成才之路》2023,(17):105-108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作为幼儿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是幼儿园教育的创新举措。文章在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价值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其应用策略。要重视文化融合工作,营造相应环境,挖掘文化内涵,发挥传统节日的作用,秉持生本理念,鼓励家园融合,关注机构合作,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正>在社会发展进步推动作用下,愈来愈多的人意识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在幼儿园开展食育,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饮食习惯,而在幼儿园食育活动中渗透传统饮食文化内容,能够促进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在传统文化渗透作用下,食育的生活教育、礼仪教育功能更加凸显,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化不仅汇聚了民族特质与风貌,同时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我国教育部门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强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是推动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课程教育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丰富幼儿课程内容,还有助于幼儿爱国情怀、思想品质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就对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幼儿教育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丰富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幼儿园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课程,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现代化教学模式融为一体,促进幼儿教育高质量持续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幼儿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宋芳芳 《学周刊C版》2019,(16):169-169
做好幼儿时期的教育可以为社会、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并且促进幼儿的未来发展。幼儿园在教育中逐渐开展美育教学,通过美育教学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激发幼儿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热爱。本文将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幼儿园开展的美学教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石晶 《天津教育》2023,(11):125-127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也是推动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灵魂,要想在新时代下保证社会高质量发展,就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幼儿各种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立德树人是幼儿园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教师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幼儿园教学中,在幼儿心中种下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8.
贾祥玫  刘建申 《天津教育》2023,(15):117-119
<正>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开展了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幼儿性格养正实验,落实了传统文化地方课程,为传统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积累了丰厚的经验。教师逐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与幼儿性格培养的教育规律,融合中西方教育理论,创造出符合本土幼儿发展需要的教育模式,深切体会到了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宝贵价值。  相似文献   

9.
崔迎  彭玲玲 《辽宁教育》2023,(24):64-6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育幼儿树立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在儿童本位理念影响下,葫芦岛市莲花第一幼儿园、第二幼儿园坚持追随幼儿的目光,尊重、理解、支持幼儿,构建“可以听见幼儿笑声”的“传统文化+”课程,开启了一段师幼共情共生的成长旅程。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幼儿园国学教育质量,可将国学经典教育和幼儿园五大领域的学习相融合,拓宽国学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把国学知识同时渗透到幼儿园一日生活与家庭生活中间,从生活层面促进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郑爽 《家长》2023,(20):119-121
<正>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及历史积淀,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这时开展劳动教育与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结合教学,能有效丰富劳动教育的教学形式,进一步塑造幼儿良好的品格,培养幼儿的劳动精神,培养幼儿传承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因此,在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中,幼儿教师应积极探寻劳动教育与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结合教学路径,以此在强化幼儿劳动能力与价值观的同时,深化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为幼儿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2.
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十分必要。民间工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将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不仅可以让幼儿在民族传统文化环境中识别、了解、认同以及运用民间工艺,还可以唤起儿童最初的文化自觉,培养出具有文化自觉的国民。本研究将探讨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剪纸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历经上千年的岁月洗礼仍旧焕发光彩。近些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传 承逐渐成为时代主题,剪纸这项民间艺术也逐渐走进幼儿园的 教育教学中。事实证明,在幼儿园中开展剪纸艺术教学,不仅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能帮助幼儿开发智力、锻炼创造能力、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可谓一举多得。为此,本文将着重阐释如何在幼儿园中开展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内涵对幼儿民族精神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在当前的饮食文化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家长教育素养薄弱、教师饮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园所力量不足及社区文化氛围淡薄等。因此,需要在向幼儿渗透优秀传统饮食文化知识、提高教师文化素养、开发园本饮食文化课程、加强饮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几个方面加强实践,让幼儿在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启蒙教育中热爱民族饮食,提升幼儿对中华优秀饮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韩娇燕 《家长》2023,(8):112-114
<正>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开端,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学校和教师也逐渐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大意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美学教育中,可以引导幼儿了解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增强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本文就幼儿美学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方式进行了探索,旨在丰富幼儿学习内容、提升审美能力及文化修养,同时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6.
陈彦 《福建教育》2023,(22):42-43
二十四节气蕴含丰富的教育内容,既能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也能强化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幼儿园教师需要主动将二十四节气融入活动,落实生活化原则,借助实践活动做好幼儿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是保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活力,培育幼儿民族认同感的有效途径。幼儿园传统文化课程建设需要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观照传统文化,尤其是身心浸润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然而,目前幼儿园教育尚未充分关注传统文化,更没有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部分幼儿园以甲骨文为素材开展了各类语言教育活动。本研究对甲骨文应用于幼儿园课程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甲骨文的象形性不仅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而且符合幼儿对“文字符号”的兴趣,能够体现幼儿园课程的综合性,对幼儿前书写意识的培养以及历史文化的感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对甲骨文应用于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作了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幼儿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不系统、不深入、不持久等问题,通过实践研究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具有项目式、跨学科、综合性等特点的主题教育相融合。重点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教育融合开展的实践策略,对其促进幼儿园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系化、创新性和持久性开展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幼儿处于吸收性心智阶段,在文化启蒙的伊始,文化自信的培养尤为重要.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自信的教育价值,其生动形象的特点可以培养幼儿对文字符号的兴趣,滋养幼儿形成中华文化特色的人格特质,为此将甲骨文融入幼儿教育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幼儿教育规律,在选取甲骨文内容时,要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且简单易懂,要直观形象富有童趣,要能够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积极意义,含义解释要确切,无疑义、无争议.幼儿园可通过游戏玩转甲骨文、多样操作感知甲骨文、环境渗透甲骨文、立体活动全面落实甲骨文化等教学策略,为幼儿的文化自信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