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纸基摩擦材料的组成与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纸基摩擦材料是自动变速器和湿式刹车装置使用的重要摩擦材料。材料性能决定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反过来又受到组成与制备工艺的制约。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纸基摩擦材料的组成与工艺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考察了硅基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同时考虑了环境因素、循环扫描次数的影响;通过实验设计,得出了该材料表面的形貌,初步分析了其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压电陶瓷的滞后效应和非线性效应的影响比较显著;随着外界湿度的增加,湿度对材料表面黏附力和摩擦系数有较大的影响;外加载荷和扫描循环次数直接决定材料表面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3.
直流磁场强度对铁磁性材料摩擦副摩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磁场强度对铁磁性材料摩擦副摩撩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在一定磁场强度范围内.磁场强度可以减小铁磁性材料摩擦副的磨损率和降低其摩擦系数,原因是磁场强度的增强提高了对磨屑的吸附和氧化能力,并提高了铁磁性材料的强度,从而改善了铁磁性材料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新型摩擦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性能和实验结果。该装置设计为滑板转动的传动机构,由转动轴带动滑板转动来调节滑板的倾角,倾角达0°~50°的任意角度。滑板倾角调整分为电动机带动的快速调整和用手动微调2种。该实验装置可以用来测定2种材料之间的静、动摩擦系数,并可以进行一定角度滑板上的物体滑动、翻倒、滚动的演示。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实验装置具有较好的实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改善汽车制动系统对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停车的稳定性,设计和分析改性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动系统.方法:以中高级轿车的制动系统为对象主要从结构和材料两个方面进行设计,以实验制得的改性酚醛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作为制动块的材料,应用有限元软件ALGOR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结合理论、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其制动过程、材料性能及其他特性.结果:硼化物改性酚醛树脂材料制动块的摩擦系数变化范围是0.45~0.48,而纯酚醛树脂制动块摩擦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28 ~0.48.结论:说明硼化物改性缩小了酚醛树脂摩擦系数的变化范围,从而改善了制动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6.
汽车用制动摩擦材料的性能试验结果是摩擦材料的配方设计和工艺调整的试验依据。综述了汽车用制动摩擦材料的小样试验、台架试验和道路试验对性能检测的研究现状,评述了每种试验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特点,并对其发展趋势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7.
影响炭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孔隙率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EM和液体渗透法研究了炭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孔隙的形成和影响孔隙率大小的因素,结果显示:炭纤维的架桥作用使摩擦材料形成孔隙,随着炭纤维含量增加,孔隙率增大,粘结剂树脂在摩擦材料中的弥漫和增大固化压力使材料孔隙率减小。试验结果对调节和控制炭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的孔隙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滨州学院学报》2019,(6):16-20
表面织构技术是改善界面特性的有效手段,在摩擦副表面加工具有特定尺寸、织构类型和分布的微结构,可以有效改善界面的摩擦磨损特性。超声电机作为精密驱动的主要功能部件,通过定子与摩擦材料间的摩擦,驱动负载。为了提高超声电机接触界面的能量传递效率,采用激光蚀刻加工方式,在聚酰亚胺基摩擦材料上加工相同面积密度、不同分布类型的椭圆形表面织构。利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织构化摩擦表面与磷青铜销进行往复摩擦试验。研究干摩擦条件下,表面织构的分布对界面摩擦系数的影响规律。通过优化织构分布类型得到最优的界面摩擦系数,从而提高超声电机的输出性能。  相似文献   

9.
选取最佳含量的短切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采用精密预成型工艺、固化工艺等关键技术制备的碳纤维增强型摩擦材料,使用MM1000-II摩擦磨损试验机模拟不同工况对其进行摩擦性能、抗衰性能及磨损率试验。实验表明该摩擦材料摩擦系数受外界工况条件影响小,磨损率小、不损伤对偶。碳纤维含量为15%时,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水溶性酚醛树脂法、浸浆缠绕法和贴胶缠绕法3种工艺制备了汽车用离合器面片,研究了3种工艺对离合器面片的摩擦磨损性能、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溶性酚醛树脂工艺制备的离合器面片耐热性好,摩擦系数大小适中、热稳定性好,磨损率低,硬度、孔隙率适中,而且剪切强度和断裂应变最大,综合性能最为优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证明了圆柱沿斜面作纯滚动时摩擦力所作的正负功正好抵总效果是不作功,因此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相似文献   

12.
虚拟实验操作系统中的认知摩擦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书莉  杨雪  傅健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9):121-123,116
调查研究表明,现有的很多虚拟实验开发多偏向技术的应用和功能的堆砌,学习者在操作时存在较高的"认知摩擦"。通过对虚拟实验操作系统中存在的认知摩擦问题研究,找出了其存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问题的解决策略,为虚拟实验开发和虚拟实验教学的应用中避免不必要的此类问题产生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低速摩擦问题是高精度伺服系统设计所面临的难点之一,直接影响系统的稳态精度和稳定性,不仅会使系统产生稳态误差,而且还会导致Stick-Slip运动,甚至会使系统进入混沌状态.为了能提高系统性能,很多学者对含摩擦环节的伺服系统进行了大量研究,得出了很多有益的结论.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在摩擦特性和机理研究、摩擦建模以及摩擦非线性动力学三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International interest in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s growing as more individuals gain online access worldwide. This factor means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educators might find themselves developing online classes for students located in other nations. Doing so re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aspects affecting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s in such educational contexts. This article examines central factors—or friction points—that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instructors must understand and address to offer effective online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to globally distributed students.  相似文献   

15.
鉴于紊流运动的复杂性,其沿程阻力系数确定起来较为困难.本文针对无回热且进口处制冷剂为过冷液体的节流管介绍确定其沿程阻力系数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wo teaching interventions can bring about cognitive progress in preschoolers with regard to the factors rolling friction depends on, when it is applied to an object that is freely rolling on a horizontal surface.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ree phases: pre-test, teaching intervention, and post-test. Two teaching strategies were compared: one inspired by Piaget’s theory (Piagetian approach) and one inspired by post-Piagetian and Vygotkian assumptions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providing evidence that the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allows for the creation of a more appropriate teaching framework compared to the Piagetian one.  相似文献   

17.
凸轮与挺柱是发动机中最容易产生早期磨损的一对摩擦副,设计不当产生磨损会严重影响发动机的可靠性。通过改进凸轮型线,增大最小曲率半径以及减小弹簧刚度来降低接触应力;同时对凸轮—挺柱二者的形状结构、空间位置、材料、硬度进行了匹配优化分析。对改进后的结果设计了合理的试验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一种将柔度系数法、谐波平衡法与求解摩擦力的数值跟踪法相结合的时频转换方法,对迷宫气封结构的响应进行了计算.对阻尼套筒摩擦片沿周向和轴向的不同分布对结构减振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为求解钢轨(短波)波磨处的高速轮轨瞬态滚动接触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影响高速钢轨波磨发展的重要因素。削新要点:1.求解不同牵引条件下轮轨间的瞬态法和切向滚动接触问题,并考虑真实轮轨几何和钢轨波磨,最高模拟速度达500km/h;2.基于模拟结果,解释了中国高速线路上发现的钢轨波磨很快稳定下来的现象。研究方法:1.详细分析钢轨波磨处高速轮轨瞬态滚动接触的法、切向解以及由此导致的V-M等效应力和摩擦功沿轨面的波动;2.变化波磨波长、波深及重要滚动参数如速度和牵引系数等,研究它们对波磨处滚动接触行为的影响;3.对比上述有限元模型与传统多体动力模型在波磨处的法向轮轨力结果。重要结论:1.法、切向轮轨力及法、切向接触应力均随着波磨几何呈周期性波动,但相位略有差异,V-M等效应力和摩擦功的波动形式接近切向接触应力;2.牵引系数越大,波磨处V-M等效应力和摩擦功的波动范围越大;3.名义参数下,对于所研究高铁系统,波长为80mm左右、速度为250-300km/h时波磨的动态响应最大,这与现场观测相符;4.传统多体动力模型会高估钢轨波磨激励的法向轮轨力;5.钢轨波磨会逐渐稳定下来,通过速度越高进入稳定越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