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众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条重要的发展脉络。“五四”时期诞生的平民文学观念开启了一条对平民社会“启蒙 认同”的思想认知传统;1928年创办的《大众文艺》表现出“左翼”文化阵营内部对“大众化”问题的歧见;1930年代的“文艺大众化”运动使中国现代文学的“大众化”趋势加速向“左”转,“大众化”被等同于“普罗化”,这一过程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失。因此,五四至抗战期间现代文学“大众化”趋势的内部实际上具有一个“双重指涉”的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中,有一个与政治意识形态缠绕在一起的“大众化文学”传统。1990年代之后,在新的社会、文化、文学语境中,文学的版图日渐缩小,包括乡村文学在内的整个文学退缩回城市,文学的农村市场却成为一片沙漠,文学与农村的“坚冰”越来越深厚。在“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进程中,重新审视和接续“大众化文学”传统,启动文学的乡村之旅,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文学课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大众化运动”几乎贯穿20世纪文学史,在理论、创作和运动形式等方面呈现出复杂的发展脉络。政治话语、大众话语和知识分子话语在表达各自独立内涵的同时,也把对大众化运动的理解投放到了多元文学文化语境中,折射出内生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王朔现象”是 2 0世纪 90年代中国文坛上的重要现象之一 ,它的产生与传媒联系紧密。由此入题 ,分析大众传媒时代文学精英的困惑以及文学大众化的倾向 ,总结大众传媒给文学的发展事业带来的利与弊 ,可为转型期的文学走出困境探索一条较为合理的发展道路 ,也为各类文化的共处、融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大众文化”的语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市场经济伴相伴而生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大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要,但到这种文化形态并非“大众的文化”也不是“文化的大众化”,更与延安时期以来所谓的“文艺大众化”、“大众文艺”林相径庭,而是一种与西方“文化工业”同质的商业文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分析了新时期文学审美空间的封闭化、扃平化、私人化、心灵化与表面化等诸种症候以及由此所导致的文学意义的阻塞与流失,深入阐释了造成这一审美畸变的全球文化背景及本土文化语境。在此基础上,试图通过重建文学与审美公共空间的有机联系,来推动文学创作的健康发展,并实现文论话语的更新、扩容。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大众化运动”几乎贯穿了整个20世纪的文学史,但其作为一种占据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却是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在以延安为中心的解放区确立的。其成为一种占据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一方面是由于抗战的爆发迫使作家们将文学的大众化作为一种文化上的认同加以选择,而另一方面伴随着中国共产党“文化意识”的全面觉醒,中共开始有目的利用文化上的策略对新文学进行调整和规约,使其朝大众化的方向前进。本文试图对中共在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战争中的一些文化策略加以分析,从而理清中共是如何在文化策略上对新文学加以大众化的整合的  相似文献   

8.
人类思想史、文学史上有一个挥之不去、萦绕不休的乌托邦情结。从西方文学的两大渊源“二希”文化(如古代希伯来文化中的先知文学和古希腊爱琴海文化中哲人柏拉图的《理想国》)到古代中国思想文化(如先秦文学、著名隐逸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都可以看到“乌托邦”文学现象及其特征。20世纪西方乌托邦文学传统出现重大变异,产生了以乔治.奥维尔《1984年》为代表的“恶托邦”文学。随着电子传媒时代的来临和赛博空间的生成,“伊托邦”日益成为理论关注和文学研究的新维度。新的社会文化语境必然会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引发新的思考。为此,我们组织了这次专题性的笔谈,以抛砖引玉,引发对此题旨感兴趣的海内外方家的关注和指教。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时期文学在经济全球化与文艺民族化的紧张关系中,由持续的现代化追求导致了文艺民族化身份模糊乃至丧失,并随之产生了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焦虑。它源自于汉语文学在“中、西结构”中的位置、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地位和在全球化与民族化张力中的特殊处境。当前中国文学现代化运动的必然结果是导致全球化语境把中国作家个体和文学写作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空维度。这个新维度对于文学写作的根本意义在于承受、反抗一种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面对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采取平视的审美视角,以实现中国文化由“拿来”到“输出”的转化,这将成为中国后现代作家个体自我认同和文学写作的基本动机和主题。  相似文献   

10.
刘士林认为在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 ,讲“中国话” ,应特别注意关照现存的边缘话语和非主流话语 ;丁少伦从当代性、文化的具体性、文化的解构和创造等方面阐释了其出版理念 ;张强认为新的人文话语的选择的关键是人文知识分子的主体性和思想的先锋性 ;朱国华分析了中西方两种诗学叙事话语方式的优长和缺失 ;骆冬青认为主流之外的“边缘”、“正统”之外的“异端”是重新发现中国文化话语的灵魂的源地 ;刘墨分析了 2 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位置话语空间和类型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将"留白"这一艺术概念引入到LOFT空间改造设计中,提出了在LOFT空间的改造中应在满足现在使用功能前提下,通过新的空间设计与旧工业文明信息的"留白"形成鲜明的对比来丰富空间的表现力,保留工业时代的艺术气息和文化价值,让"留白"承载历史文化的空间信息。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融入和服务于经济战略性转型的全局,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文化产业助力,文化产业本身也面临转变发展方式的艰巨任务,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变而实现转型升级,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促进从粗放型、数量扩张型向集约型、质量效益型转变,是文化产业领域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3.
从语用目的原则出发,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高潮部分的人物对话冲突。对目的与目的层次、目的与策略手段、目的与地位和权势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发现目的原则的分析模式同样适用于以冲突为主旋律的小说中人物对话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文革”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一例特殊的“个案”,呈现出一种独特景观,一方面,政治权威话语将民间话语,知识分子话语等大面积覆盖,另一方面,民间与知识分子等形态又以隐形的方式在夹缝中突围。一方面,私人性话语被排挤出生活空间,另一方面它又在地下艰难地生长。因了这种突围与生长,“文革”文学令人在十分遗憾之余又有一丝丝宽慰。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新市民小说”的出现有着特定的历史,社会和化背景。它传达出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的特殊的化境况;揭示出市场化日前渗透进入的意识层面而对旧有的思想观念造成的冲击与碰撞;在人性的表现方面虽也致力于“饮食男女”,但特殊的社会明情境又使之作出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鲁迅在中国近现代启蒙史上的意义既表现为始终坚持了人格独立、自由、健全的文化立场,又体现为对启蒙及启蒙者自身价值功能的深刻反思。鲁迅与中国启蒙思潮的独特联结,决定了他特有的言说路向与生存方式,并形成了他在怀疑中寻求道德担当,在绝境中探索出路的"与绝望抗战"的精神品性。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城市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人,成为当代化的重要生长点,都市学以开放的都市意识为审美视角,以其面对“现在”的直接性为中国当代学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作为生存意识、生存状态的体现,90年代都市学的话语言说方式大略可区别为两大类;追问与诉求,相应地则体现为两种不同的审美品格,或冷峻忧伤,或温馨平广,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从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三个方面对中专升格高职的社会背景进行全面分析:经济体制从计划体嗣向市场体制转轨对职业教育的招生制度、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等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文化观念和文化氛围的转变对职业教育继续克服传统文化旧观念的影响、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中的精神塑造和学校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职业世界的不断变化和职业教育“终身化”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在e时代的社会情境中,各种文化形态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文学被挤压到边缘地带.但文学的突围仍有许多有利条件,走向开阔地的通道也灼然可见,至关重要的是必须增强文学的精神能量:要突出文学表现生活的现实性;要揭示作品人物的精神强度;要致力于培育国民的新的文化精神.对中国文学来说,还有一层意义上的突围,即如何从世界文学的边缘走向世界文学的广阔天地.应当深入探索并表现人类文化的共同根性,把文学的民族性与普世性融为一体,使我们的中国创作,不仅对本国读者的心理吸收有极大的沁入性,而且对全球读者的心理吸收也具有很强的辐射性.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的深刻转型,文化也随之转型,在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自由开放的当代文化模式。伴随着文化转型,当代审美文化活动也出现了新变,呈现出一种与以往二元对立不同的审美范式,在此,私人审美得以凸显,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社会政治关怀,人们更加关注个体生命体验。当代文学创作也因着这种文化转型和审美新变而疏远以往的宏大叙事、国家政治关切,而更多地关注个人生活、私人体验,从而构建起人们的私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