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高校课程思政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保障,工科人才是中国未来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坚力量.应切实分析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工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以及高校培养工科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以及工科人才的特征,提出从教师考核制度改革、教师课程思政培训、教师教学模式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以及学生考核制...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目前高职工科数学教育的现状,并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高职工科数学课程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从考核方式、教学内容、实验项目、教学模式等提出改革意见,实践表明,适当有效的改革能促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新工科"建设需要。  相似文献   

4.
王小刚 《教育与职业》2021,997(21):94-97
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改革目前面临着"三段式""模块化"的现实困境.为了实现强观念、增技能、促均衡的专业课程改革目标,文章从劳动教育出发,提出了将生产劳动贯穿专业课程重构过程、以生产劳动引领课程改革方向、加强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改革保障等改革举措,以期促进高职工科专业学生树立正确职业劳动观、提高职业劳动技能、适应职业劳动变化需求及新时代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5.
在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工科院校文科生群体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工科院校文科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渐凸现。本文从文科生就业现状出发,从社会经济形势、文科学科特点、工科院校背景及文科学生等方面分析了工科院校文科生就业的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扬长避短地提出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挖掘工科院校资源、提高实用写作能力、加强个性化培养等对策来推动工科院校文科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6.
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新工科实验竞赛和实验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了广东工业大学新工科实验竞赛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困境基础上,结合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新工科建设的要求,提出健全竞赛设计机制、健全竞赛育人机制、健全竞赛保障机制的实施路径,并从平台建设、资源整合、学科交融和实践育人4个维度构建新工科实验竞赛体系,旨在为工科院校的学科竞赛实施和管理提供参考借鉴,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工科实验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7.
MOOC教学是支撑新工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新工科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深度融合等角度对MOOC与新工科关系进行了剖析,提出MOOC教学与新工科建设统筹开展的路径。最后以协同推进MOOC教学与新工科建设案例,提出将二者统筹起来、协同推进,加速教育教学的时代变革。  相似文献   

8.
4.0时代,工业制造业迅猛发展,这对高校工科专业培养4.0时代需求的合格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向工业4.0时代需求,实地调研中国高校工科院系开展公共音乐教育的现状,从价值功能的视角论证高校工科院系公共音乐教育与"工业4.0"需求的关系,通过SWOT分析等方法寻找4.0时代高校工科院系公共音乐教育的改革路径,辅助高校工科院系工科专业培养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型的技术工人,为4.0时代高校多项改革策略提供新的探究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领会十八大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分析工科专业教育的改革目标和改革方向,结合教育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指导意见,剖析了工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提出了科学定位工科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工科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方向,并分析了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新工科和课程思政是高校培养未来工程人才的新思维和新方式。新工科愿景下,推进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各种现实难题。本文以台州广播大学为例,围绕新工科和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和内容,从机制保障、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协同改革的对策,为构建新工科特色的“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提供样本。  相似文献   

11.
张传燧  石雷 《教育研究》2012,(3):82-86,91
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既指外来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理论体系中国化,也指中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的现代适切性改造与转化。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包括传统的现代化、外来的中国化、实践的理论化和范式的本土化。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的策略主要有:继承与创造性转化传统(原有)课程与教学论思想;借鉴与创造性转化国外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实验并对其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与提升;推进和实现中国当代课程与教学论从理论基础、概念范畴、理论体系到建构方法的整体创新和原创性探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要求课程与教学回到社会生活情境中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笔者通过再现一个以"非典"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试图对情境中的课程与教学加深理解,从而揭示情境中的课程与教学的整体性与多元变革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与教学价值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性学习带来的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而具有着课程与教学整合视角的深层意蕴。在课程领域,表现为课程本质观的更新、课程研究领域的拓展、课程开发主体的重建及课程教学形式的创新;在教学领域,通过对传统教学认识论的反动建构着新的教学观;研究性学习更从实践层面为整合态的课程教学的生成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推行过程中,新旧课程、新旧教学产生各种冲突,阻碍教育教学的发展。而这些冲突实质上是新旧教学文化之间的冲突。新型教学文化的模式构建在研究其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迎合新课程的改革理念而成型,对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对教学文化的深入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目前中学英语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现状及对课程素养的缺乏,就新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课程教材、课程内容、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课程与教学的目标、课程内容与教法、课程组织和课程与教学评价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中学英语教师课程素养的指导思想和提高途径。  相似文献   

16.
赵兵 《中学教育》2009,(10):44-46,13
我国目前的安全教育,主要是通过其它学科的渗透教学,而缺乏全面、系统的针对性课程和有效深入的教学。本文基于汶川大地震的启示,从学校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的维度阐释了在我国中小学阶段开设危机课程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开设危机课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新内容体系与教材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文化哲学观的视角看,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作为特殊精神文化,实质上是人们进行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殊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的知识与经验形态。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新内容体系,包括“课程与教学概论”“课程与教学系统”“课程与教学过程”“课程与教学管理及领导”以及“课程与教学美学”等五个相互联系的领域。基于“学习为本”价值观.当代课程与教学论需建构“学程式”新教材结构.以强化其实作性并促进有效教学。新教材的章节组织和结构特征,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和教学法原则并依托互联网,应当从“激发学习动机”“丰富教学环境”“提供练习机会”以及“开发网络资源”等方面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新旧世纪交替更迭,世界各国教育改革此起彼伏,各种理论与学说交相辉映,共同形成颇为壮阔的图景。作为教育的核心领域——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在近些年同样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本文尝试从香港与内地学者的视角勾勒出近二十年香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脉络与发展轮廓。文章首先概述两岸三地在课程与教学研究交流发展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其次,文章围绕课程改革、课程实施、教师教育、学科教育、大学教育等关键词,梳理、归纳两岸学者就香港课程与教学所进行的探索与研究;最后,文章基于对整体脉络的把握,对两岸三地的课程与教学研究提出殷切的期望与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土课程与教学论是指本土原生的适应本土的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与教学论,特指我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我国本土(传统)课程与教学论的体系是以儒家课程与教学论思想为主线,包括“以学论教”的教学本质论、“君子成人”的课程教学目的论、“教学相长”的教学主体论、“仁礼文行”结合的课程论、“启发诱导”的教学模式论、“知行结合”的教学过程论、系统完善的教学原则论、发达实用的学习方法论、知能结合的教学评价论以及系统成熟的教师论所组成,具有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和概念范畴。我国本土课程与教学论是围绕“教学”而非“课程”、围绕“学”而非“教”、围绕“实证”而非“思辨”、围绕“经验”而非“理论”建立起来的,这就与西方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发展路径明显不同,使它在概念范畴、理论体系、建构方法等方面有着不同于西方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课程标准是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并非课堂教学的直接、具体目标。将课程标准分解为学习目标,并转化为评价方式、教学内容和活动,是实施基于标准的课程与教学不容忽略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讨论"分解课程标准是什么"这一问题,分析课程标准分解的含义、历程、要素、本质和特性,阐释分解课程标准的意义,并讨论实践中分解课程标准的观点以及宜采用的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