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相似文献   

2.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  相似文献   

3.
《记承天寺夜游》一是苏轼在1083年(元丰六年)贬官到黄州(令湖北黄冈)的第四年写成。当时他身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虚衔,实际上是以罪人的身份被安置在黄州。  相似文献   

4.
正《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时期,文章仅80余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本文写于"元丰六年",这不仅是个时间年限,还点示出写作此文的背景:元丰二年,苏轼因文字狱("乌台诗案")几遭杀身之祸,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十月十二日夜"点出具体时间:当是时值初冬,有圆月升挂,而又寒意初袭。  相似文献   

5.
【原文】元丰①六年十月十二,夜,解农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所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②步于中庭。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持③交横,盖竹拍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注释]①元丰:宋神宗年号。②相与:一块儿,一同。③藻待(Zdo川og):藻,水草的总称。待,一种多年生的水草。④承天寺:在黄州,当时苏武被贬官到黄州。【阅读津梁]1.阅读精短文言散文,首先要弄清描写的是什么,其次要找出中心句或关键句,然后抓住中心、关键句和关键词语,理解文意,体味情感。2.文言…  相似文献   

6.
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六月,谪居黄州的张怀民(字梦得,又字僵俭),在江边建了一座亭,苏轼命名为“快哉”,苏辙写了《黄州快哉亭记》,这首诗也作于此时:  相似文献   

7.
苏轼从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贬官黄州,到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四月改授汝州团练副使,在黄州共呆四年多的时间。从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十月谪居惠州,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移海南儋州,到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六月渡海北归,在岭南共生活了六年多.这十来年是苏轼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文学创作的大丰收时期。 苏轼的一生在政治上无所建树,主要功业在文学创作上,而创作高峰则在黄州与岭南这两个时期.如其《自题金山画像》中感叹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相似文献   

8.
北宋著名文学大家、词赋革新派领袖人物苏东坡(名苏轼,号东坡居士,1036-1101年),自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一日因贬谪到达黄州,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一日别离黄州赴汝州,在黄州谪居了四年又四个月(两个闰月).  相似文献   

9.
文章写好不易;文章写得短而好更不容易。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八十余字,字字珠玑,增一字则为赘,减一字则为憾,实在是一篇绝妙的精品。苏轼一生政治上极不得意。元丰二年(1079年)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释放后被贬黄州;后又以“元佑党人”一再遭贬,被  相似文献   

10.
承天寺夜游     
苏轼 《中文自修》2006,(10):54-54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①,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②,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⑤,水中藻荇交横⑥,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⑦。[注释]①元丰六年:公元一零八三年。元丰,宋神宗年号。②念无与乐者:思量身旁没有一个可以跟他一起领略这月夜乐趣的人。③张怀民:苏轼友人。④“相与”句:一起在庭院中散步。⑤“庭下”句:月光流泻在庭中,庭中宛如充溢着一池清凉透明的水。⑥藻荇(xìng):两种水草,叶浮水面。⑦闲人:苏轼当时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加“本州…  相似文献   

11.
第三部分基本能力(一) 第32课时目标要求内容记叔文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目标掌握记叙的要素、中心、材料、线索、顺序和详略等知识,提高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提示本课时练习题以单项训练为主。课前希望能复习初、高中有关知识短文。达标练习一、分析下文记叙的六要素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相似文献   

12.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因元丰二年"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于元丰六年不得签书公事时所写的。诗作道出了苏轼在大有可作为之年,被放逐成"闲人"的心酸与痛苦挣扎,反映了苏轼被贬而不甘沉糜的心情。文章通过对诗中"夜游""无与为乐者""竹柏"等意象的分析,指出了苏轼此时复杂的心境和所处的窘境,反映了苏轼竹柏明志、随遇而安的坚毅性格与旷达胸怀。  相似文献   

13.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检校小部员外郎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团练副使。元丰六年(1083年),张怀民(梦得)被贬  相似文献   

14.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相似文献   

15.
<正>元丰二年(1079年),因"乌台诗案"下狱而又捡回一条老命的苏轼来到了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黄州。在黄州的几年里,他写出四篇脍炙人口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还有一篇就是今天我要谈到的《记承天寺夜游》。这篇短短的月下游记,所记只是刹那间一点儿飘忽之感而已,但即兴偶感,随性为之,却颇为人所喜爱。全文抄录如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  相似文献   

16.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相似文献   

17.
苏轼 《阅读与鉴赏》2002,(10):64-64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相似文献   

18.
彭文良  木斋 《天中学刊》2013,28(1):100-101
参照《苏轼文集》中《子姑神记》《天篆记》二文,以及苏轼于元丰三年至元丰六年正月二十日同日诗作,可知《少年游》(玉肌铅粉傲秋霜)一词,应编年于元丰五年(1082年)正月.  相似文献   

19.
苏轼(1037——1101),名长公,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诗人、作家、画家、书法家。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受文字狱陷害,被贬黄州。至七年(1084)调离,共在黄州生活四年零四个月(含两个闰月)。作诗214首,词37首,赋2篇,文27篇,书信250封,小品91篇,共621篇。  相似文献   

20.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体现了所谓苏辛词派豪放风格的代表作。教育部统编中学语文教材高中第四册选了这两首词,这里作一些简单的解说,以资互证。《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在黄州写的。当时他四十七岁,贬谪黄州已两年多了。元丰二年,新党的何大正,舒亶、李定等指控他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