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专业高年级使用的《高级英语》有多种参考用书,其中大多数提供了课文的参考译文。但是,部分参考译文存在原文理解不透、句式过于欧化以及粗心大意带来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在于在于透彻理解原文、适当归化句式和克服粗心大意。  相似文献   

2.
实现不同语言功能的文本在词汇语法特点、行文格式与规范上有不同特征。产品说明书翻译是典型的信息型文本,作为科技实用文体的一部分。承担着向消费者介绍产品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等多种信息的重要作用。其译文目的以及翻译策略与方法和其它文本有明显差异,例如词汇语法和体例上的差异。依据文本类型构建起的译文评价标准和原则.此类文本的翻译应遵循“读者第一”的原则,以体现译入语的表达方式、格式措辞。  相似文献   

3.
翻译作为一门技能性较强学科,不应忽视实践的作用。而翻译实践后赏析对比参考译文,是借鉴他人优点,消化所学技能,理论的最佳捷径。本文从对比赏析参考译文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对笔译学习者能力提高的重要作用。本文所指的对比为笔译学习者的译文与参考译文的对比。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教程》(CollegeEngish)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专业教材,使甩的院校较多。外研社出版了教师手册,内中附有课文参考译文。与此同时,河南人民出版社也于1989年4月以“(大学英语教程)自学辅导”出版了参考译文。本书简介说:“木译文不仅对自学英语者有参考作用,对一般文学哲学爱好者,也有欣赏借鉴作用。”故学生中也有此参考译文流传。对比前后这两种译文,笔者认为,外研社出版的更为准确、严谨,更能反映原文的语义和风格,传达原文的信息和美学价值。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地方还可以商榷。而河南社出版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从本雅明关于原文和译文是"圆与其切线"的比喻出发,分析了从共时的角度看,由于受到源语与译语的特点,原文文本的地位,译者的目的以及读者对象,译入语的文化语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同一原文可有不同的译文;从历时的角度分析,由于文本理解的历史性,读者的期待视域的变化,文学作品的复译有其必然性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诗经·蒹葭》的四种英译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巧珍 《文教资料》2010,(30):21-23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了《诗经·蒹葭》的四种对英译文,解释译者做出翻译的原因。不同的译者由于自身期待视野的不同以及出于对译文读者期待视野的考虑.必然对原诗中的“未定点”、“空白”作出不同的阐释,产生多种译文。本文认为不应该按照“信”或者“忠实”的标准来评价译文的优劣.应该着重探讨译者的翻译过程;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应该鼓励多种译文的产生,不断丰富原诗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春荣 《文教资料》2013,(26):29-30
《石曼卿墓表》在诸多中学语文试卷中频繁出现,网络上、中学语文试卷中多有译文.比较各种版本的译文,作者发现百度译文是多数译文的底本.然百度译文多有误漏,易误导读者.本文从文字、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对其中的误漏作深入探究,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文化不乏相似之处,但更重要的是有着不同的差异。本文分析了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在多方面的差异,指出了文化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使读者认识到文化差异在翻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翻译工作者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想方设法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使自己的译文更准确和传神。  相似文献   

9.
刘静 《英语广场》2020,(6):10-11
本文主要讨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三方面的作用,即对原作的理解作用、对译文的创造作用、对读者的传递作用。本文以《道德经》不同英译本为例,以三个例句分别从理解原文、创作译文、传递读者三个方面分析译者对于翻译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不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差异、创作思路的区别,会导致其向读者传递的译文风格各异。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专业技术资格外语考试阅读文选》是全省中报中、高级职称的必读范文,影响较大,但其中部分译文值得商榷。本文仅就阅读文选之二的《理工科公共英语参考译文》前二十篇部分译文提出不同看法,而着重对star,planet, overestimate, pure, measure, organic, nature, answer, vegetable food, a close—up view, not be good for everything等单词和短语进行详释,并根据具体语境提出自己的译文,借以活跃翻译批评气氛,提高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11.
浅析翻译目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目的论是从译文视角进行翻译研究的一种解构主义理论模式,它以译文功能为取向,注重翻译的实用性。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性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译文文本的生产活动。在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和忠诚原则中,目的原则是首要的原则。本文简单介绍了目的论的一些基本内容,指出了它对翻译实践活动的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培根散文集》译介史上,著名文学家、翻译家王佐良先生和水天同先生都曾翻译过这本散文名著,两译本风格迥异。然而,现今有关王译、水译培根散文的研究多为描述性的译本介绍,兼及从词汇、句法、修辞角度对译文概括性的评价,而对译文风格全貌着墨不多,或有零散,粗略的论述。此外,对两译本的对比研究甚少,译文风格对比则鲜有研究,而译文风格对比研究则能对散文翻译批评及散文翻译实践提供依据及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本文试图运用翻译风格论对比研究两译本中风格的具体表现,直观地揭示两译文的风格,并通过译本风格结构性的阐述展示译本在风格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晚清时期,翻译文学作品数量大大超过了创作文学。这一特殊时期的翻译文学带有极强的目的性,译文里出现的大量的增删、漏译、误译、序言、按语等都不影响它们在社会在民众中所起的作用。根据目的论的解释,译者可以按照译文的目的和译者的任务用多种方式来翻译。判定译文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再是忠实、等值,而变成了是否达到目的,是否实现译文的功能。以此为标准,晚清翻译文学实现了唤醒民众、改良社会的目的,因而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李晓梅 《海外英语》2011,(13):188-189
翻译是一种有意识的人类活动,威密尔借助行为理论将翻译定义为"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目的原则是总体性原则,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具有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重大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翻译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因此,对于同一源文的翻译,不同的翻译目的可能有多个不同的译文,原文和译文也不完全对等。目的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突破了西方翻译研究泽者对原作的视角,原作不再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和有其确定的意义,而只是被看成是信息的提供者,译文被看作是语言交流的手段,译者可跟据目的相应的进行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15.
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和搭配上存在很大差异 ,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对译文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译时要注意从上下文和逻辑关系将词义加以引申、转译词类、增译词等技巧方面着手 ,使译文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湖北电大学刊》1994,(7):58-59
自从本刊登载了云飞同志的“对《(大学英语)参考译文》中的一些译文的探讨”后,一些作者陆续来稿,对其中的第5条提出了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7.
翻译的两个基本步骤是理解与表达。同一原文却有众多不同译文,首先是因为不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不同,所以经过语言转换产生不同译文;其次,即使对原文的理解相同,不同译者的译语表达也可能不同,从而产生译文不同。译者的理解与表达的角度不同,导致杜牧《清明》的翻译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8.
关于什么样的译文是好译文,有时各家的观点甚至互相冲突,互相矛盾。鉴于翻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牵涉到众多复杂的因素,这也不足为奇。而且翻译理论终究是从事不同翻译实践之人经验的总结,因此就牵涉到难以控制的个人、社会及历史因素。本文试图回到实践中通过一句广大读者耳熟能详的名句出发,就多种译本进行比较,探讨一些翻译中经常考虑到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鸠摩罗什和严复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翻译大家,其译文各具特点。时代较早的鸠摩罗什译文比较直白,时间靠后的严复译文反倒典雅。本文指出,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两位翻译家对读者的关照。翻译理论上,两位翻译家都注意到了要让读者更好地接受译文;翻译方法上,两位译者都各尽所能,照顾了心目中的读者;译名的厘定上,两位翻译家对译名的态度十分认真,采取多种方法,让读者理解源语的内涵。两位译者对读者如此关照,自有其深刻的原因。他们都有着强烈的翻译目的,原意让读者理解作品内容;他们面对的是不同的读者群,因此译文文风各异,两位译者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因而能自由地操控自己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文本类型理论与警示公示语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示公示语是一种以感染功能为主的特殊文本,译者要让译文在目的语文化语境中体现感染功能。需要遵循的原则是简练、统一,要与国际接轨,避免生造中式公示语。翻译过程中不光要考虑英汉两种语言的区别,更要考虑文化差异。因此,译者可以采取多种译法来适应不同的场合和读者需求,使译文文字简练,语用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