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瑛 《教师》2011,(12):51-51
教语文的好坏标准是什么?主要之一是所教的学生能不能看明白别人写的文章,能不能归纳出一二三来。《语文课程标准》对5、6年级阶段提出的阅读目标很明确,就是:能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LH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可以说,阅读、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热点、难点,而且贯穿语文教学始终。平时,我在教学中观察,课堂上,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从教材出发,向课外拓展,引领学生阅读整本书呢?一、拓展阅读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本,但绝不能局限于课本。教语文,不应只教语文教材,而要以课本为中心向课外辐射,以一篇  相似文献   

3.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其主要场所还是在课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为教师引导学生读书: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学生将来经常要阅读,老师能经常跟在他们背后吗?因此,一边教,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打基础的方法,也就是不让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而是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和有创意性的阅读。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我们本着“用教材教”的理念,充分利用文本,以读促写,可以延展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同时也能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关注生活,表达真情。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7~9年级的学生要能“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名著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的阅读材料。因此,新课标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但是名  相似文献   

6.
卓嘎 《西藏教育》2008,(11):35-36
好读书就是自主阅读。教学生好读书就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读好书就是在好读书的前提下,选择健康向上的书读。那么作为教师,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呢?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假如学生缺乏解读文本的基本能力,缺乏基本的语感,怎么能与文本平等对话?阅读教学一定要教学生阅读技能。那么如何尽快使学生把握良好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果呢?  相似文献   

8.
课外阅读的指导应该从兴趣入手,使学生乐读,重视阅读方法的传授,教学生善读,同时还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多读。  相似文献   

9.
邓玉娟 《中国教师》2010,(Z1):311-312
<正>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教无定法",对某一套教学方法我们不能孤立地说它对与不对,只要这套教学方法适合当时的社会,适合施教者与受教者双方,都可认为是好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研究性阅读,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相似文献   

10.
李素华 《现代语文》2013,(7):132-133
如何在记叙文教学中实施"少教多学"?"以写促读"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思路。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记叙文的能力,是记叙文教学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写训练至关重要。一方面,读能促写,同样,写也能促读,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心理学告诉我们,有意识记必须借助一  相似文献   

11.
解英 《快乐阅读》2012,(6):69-70
略读课文,它相对独立但又与前面的精读课文互有关联,作为一个整体,教学中不能孤立存在,应该瞻前顾后,有机融合。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略读课文或是被教成精读课文,或者更多的是被当做不用教的课文略过,时间不够用,进度来不及,就此略过吧,略读课文于是就真的成了翻过去的几页纸。  相似文献   

12.
每一册中学语文教材都将阅读课文分为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大部分,两部分课文的份量相当,各占50%左右.对于教读课文,教师重视,经验较多,研究也较为深入,教学上较为自如.而对于自读课文,如何让学生学好,则讨论得较少,探索得也不多.  相似文献   

13.
陆春华 《考试周刊》2014,(35):63-63
<正>勤教、乐教、不教是教学的三重境界,而"不教"则是最高境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追求"不教"教学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下面我就数学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作阐述。一、"趣"中带疑,引导学生踏上阅读的征程"趣"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趣"能产生"疑","疑"能使学生心理产生困惑,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我们在教学中若能设计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创设疑窦顿生,解疑急切的思维情境,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如在  相似文献   

14.
课外阅读的指导应该从兴趣入手,使学生乐读,重视阅读方法的传授,教学生善读,同时还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多读。一、兴趣入手,使学生乐读激发主体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前提。实践中不妨尝试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15.
何文明 《现代语文》2013,(8):116-117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更是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交互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  相似文献   

16.
王祥 《天津教育》2006,(7):46-47
自读课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讲读课教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语文单元教学的整体。教师通过讲读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阅读同类文章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在自读课上指导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去印证和实践讲读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迁移到课外阅读和写作中去。可以说,自读课是“教”与“不教”之间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描述了美国教师达林在中国之行中给她印象最深的是:不少中国教师请教她“在美国学校是怎样教孩子创造性的?”并再三要求她在课堂里作示范。不问“创造性“能不能“教”?只问“怎样教”?这说明我国教师是相信“创造性”能教的。达林感到很困惑:“‘创造性’怎么能教呢?!”她更困惑的是,“无论她怎么解释‘创造性’是不能‘教’的,中国教师都不知所云。”当达林回国,在实习汇报会上,说到这一问题时,黄全愈先生着实为之震动;因为“创造性”这个被中国教育界长期有意无意忽略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过程,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更加需要阅读,教师应该以自己的阅读引领学生成长。因为教师的阅读是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必然需要,也是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必然需要,更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必然需要,所以通过教师的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并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将是教师永远的追求和骄傲。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其临读心态(将要阅读课文时的心理状态)是教师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的出发点。因此,每一个教师都要深入调查、认真研究自己所教学生的临读心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千姿百态造成了临读心态的千姿百态,而临读心态的千姿百态则突出表现在能力、需要和理解域等三个方面。如果把临读心态比作海上渔船,那么能力是鱼网,需要是动力,  相似文献   

20.
曾经许多老师认为"教学生读是语文老师的事",这种错误的观念也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以至于学生不读题目要求,看题就做;有时口诀、公式背了好多遍还是记不住;更无奈的是明明不相关的量学生也能用于列式……凡此种种,都是因为学生不会读题,或没有好好读题造成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习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