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同情心作为幼儿良好社会性、人格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因此,在培养幼儿同情心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专门教育活动和随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即: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以发展幼儿的同情认知,激发幼儿的同情体验,促使其产生同情行为;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突发事件和一些平常小事,随机地对幼儿进行同情心的教育。强化幼儿的同情行为,从而使幼儿一时的、个别的、短暂的同情行为转化为内在的、自觉化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田甜 《课外阅读》2011,(11):394-394
同情心作为幼儿良好社会性、人格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因此,在培养幼儿同情心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专门教育活动和随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即: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以发展幼儿的同情认知,激发幼儿的同情体验,促使其产生同情行为;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的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突发事件和一些平常小事,随机地对进行同情心的教育,强化幼儿的同情行为,从而使幼儿一时的、个别的、短暂的同情行为转化为内在的、自觉化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同情心作为幼儿良好社会性、人格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因此,在培养幼儿同情心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专门教育活动和随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即: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以发展幼儿的同情认知,激发幼儿的同情体验,促使其产生同情行为;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突发事件和一些平常小事,随机地对儿童进行同情心的教育,强化儿童的同情行为,从而使幼儿一时的、个别的、短暂的同情行为转化为内在的、自觉化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幼儿同情心发展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同情心的心理结构出发,结合幼儿同情心发展特点,本研究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对天津市两所幼儿园203名幼儿同情心的发展进行了心理干预。结果表明:为期12周的干预活动有效促进了幼儿同情体验和同情行为的发展,但对幼儿同情理解能力的发展却未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大班是培养幼儿同情心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5.
幼儿同情心发展特点的调查结果表明:女孩的同情心发展水平总体上优于男孩;幼儿的同情理解和同情行为随年龄的增长避步提高,4~5岁是幼儿同情心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幼儿的心理援助行为、应答担心体验、角色理解和情绪理解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表现出不同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6.
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的情感共鸣。它使人能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愿望和需要,进而见诸行动,给予相应的关怀、支持和帮助。对于幼儿的社会化发展而言,同情心不仅可以抑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而且可以增加幼儿在社会交往中 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分享等亲社会行为,它被看成是幼儿产生亲社会行为最主要的前提条件。因此.探讨幼儿同情心的产生机制及培养策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试论同情心教育的价值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情心是基于对他人的负性情绪状态或情境的理解而产生的他人取向的情绪反应,它包括悲伤、关心和缓解他人负性情绪的愿望.它是道德情感和良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的重要中介因素.通过对同情心教育的价值探究,提出对人们进行同情心教育是当前道德教育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同情心可以通过对他人的情绪情感认知、情绪教养、同情行为的强化和树立模仿的榜样等方法来培养.  相似文献   

8.
对304名学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其同情心的一般特征及家庭环境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男孩的同情心发展水平均低于女孩;4岁组同情理解发展水平高于3岁组;5岁组同情理解、同情行为发展水平高于3岁组;娱乐性、成功性、知识性和组织性可以正向预测幼儿同情心发展。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教师要培养幼儿的同情心,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做一名有同情心的老师;其次,要重视幼儿同情行为的建立;最后,要营造一个温馨友爱的班级氛围。作者对同情心的概念与意义进行了分析讨论,并从幼儿教师角度对有效培养幼儿同情心的途径与策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同情心作为一个人良好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具有的 ,因此 ,对幼儿就应该从小培养他们的同情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他还认为 ,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 ,如果童年蹉跎 ,那么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他的话告诉我们两点 :一是人们一切良好的思想行为无不产生于良好的情感 ,因此 ,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是做人教育的基础 ;二是幼儿时期是进行良好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 ,情感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在培养幼儿的同情心这个过程中 ,必须把专门教育、随机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首先 ,教师要根据幼…  相似文献   

11.
正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及对其行动的关心、赞成、支持的情感。它使人们能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愿望和需要,进而见诸行动给予相应的关怀、支持和帮助。对于幼儿的社会化发展而言,同情心不仅可以抑制攻击行为,而且可以增加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分享等亲社会行为,它被看成是幼儿产生亲社会行为最主要的前提条件。要培养幼儿的同情心,离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比较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而忽视了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致使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偏低,普遍存在着自私、任性、缺少同情等问题,那么如何来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呢?首先重视感情教育,萌发幼儿的情感,引导幼儿了解他人的心情,体验当自己处于他人的情境的情感、愿望,从而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及爱心。激发幼儿情感的同时还教幼儿学会表达对他人的爱,亲社会行为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说教就能形成的。它只能在幼儿自己参与的活动中,尤其是交往活动中,不断实践、感受、体验,日益积累直接经验和情绪体验,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促进幼儿同情心发展的教育现场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根据儿童同情心的结构并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培养幼儿同情心的教育活动,结果表明教育活动促进了幼儿同情芯的发展;中班是幼儿同情心培养的关键年龄。  相似文献   

14.
由幼儿分享行为现状所想到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幼儿的分享行为是指幼儿在群体中生活时,把自己的物品、快乐等与别人共享的行为。分享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一种。幼儿是否具有分享行为,反映出他是否有体察和关心别人的思想和情感,是否具有同情心,是否乐于帮助别人,是否能和别人情感和睦、团结友爱、协作  相似文献   

15.
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和困难产生共鸣,并形成对其行为的关心、支持、援助的情感。同情心是个体重要的人格品质,具有同情心的幼儿更能体会他人的情感,更容易融入社会。同情心是人类的财富,一个充满同情心,充满爱的社会才会和谐而温馨。[编按]  相似文献   

16.
由于家长和幼儿之间具有比较密切的情感联系,家长又是幼儿认同、模仿的主要对象,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在他们的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培养孩子同情心、爱心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所做的“幼儿同情心、爱心缺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表明,家庭教育的影响占有很大比例,其中突出表现在:家长普遍更重视知识技能教育而忽视同情心、爱心的培养;有些家长怕孩子吃亏,受人欺负而对孩子进行消极引导,等等。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家长的观念,引起家长对同情…  相似文献   

17.
幼儿刚入小班时,总会因为争抢玩具而产生不少纠纷。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进行了“好玩具,大家玩”的研究,教育幼儿友好地共同使用玩具。一、引导幼儿体会争抢玩具的弊端现在的幼儿多数是独生子女,一般在家庭中缺乏与他人共同使用玩具的机会和经验。因此,笔者以“情”入手,运用移情教育,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生动形象的活动,启发幼儿去体会别人没有玩具玩的心情,激发幼儿的同情心,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痛苦,独占玩具或争抢玩具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会让别人讨厌自己,容易让自己失去朋友。二、探索共同使用玩具的方法笔者在观察中…  相似文献   

18.
幼儿EQ(情感智力)教育模式是以幼儿的EQ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和健康情感为主导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主要通过情咸怕自我认知、自我调控、同情心和人际能力4个方面来培养幼儿的EQ能力,并建立相应的完整的目标体系来实施。  相似文献   

19.
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及对其行为的关心、赞成、支持的情感.本文主要论述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同情心的重要性和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淮南市2所幼儿园245名3~6岁幼儿为被试,探讨了幼儿同情心发展的一般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女孩同情心总体及其各维度的发展水平均高于男孩,平行痛苦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幼儿应答担心、角色理解和心理援助与家庭功能的7个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家庭的情感反应、行为控制和角色功能可以正向预测幼儿的同情心发展水平,情感介入则可以负向预测幼儿同情心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