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晓云 《教书育人》2012,(24):124-125
自2006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开设以来,我校针对应用型大学学生的特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其中,"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实效性。所谓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是指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的选择与指向,必须针对大学生主体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的专题研究与教学活动。这种方法具体到实践中,就是根据课程内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爆炸时代,社会迫切需要具备网络存储技术相关知识的人才,但目前一些高校没有专门开设"网络存储技术"课程,相关部分知识的教学分散在各门课程中,存在教学体系不完整、知识内容不系统等问题。从课程内容设计、主题研讨、实验设计、课外教学等方面探讨"网络存储技术"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3.
<正>教育部在2014年3月26日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在中小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这一纲要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语文教学在传承优秀文化方面的价值,但也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更具体的要求。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人格素养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动教材和有效载体。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培育学生爱国家、爱家乡的高尚情操,提高教学实效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选择并将广西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引入"纲要"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充分认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重视教学资源库建设,坚持吻合性原则,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6号文件和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新方案的精神,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在全国各高校全面展开,进一步帮助年轻教师更好地把握中央精神和教材的实质,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文章提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必须首先界定中国近现代史上限与下限和基本线索,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进程及其规律;为了避免与中学课程重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必须突出重点,强调其学术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还必须注意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的联系与区别,避免重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5月,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规范、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改变学校过于偏重学科课程的倾向,推进我省基础教育课程的现代化发展,省教育厅颁发了《江苏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简称《纲要》)。《纲要》切实地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具体目标分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方法目标",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7.
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FPGA"课程教学不断变革。本文阐述了目前"FPGA"课程在理论、实验等方面的教学特点,就该课程在当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并且根据教学实践给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政课的课内实践是建立在广义实践观基础上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具有课程性、主导性、主体性等特点和成本低、时效高、易持续等优势。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分别阐述历史考察、历史研究和历史调查等三类课内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形式和组织实施,客观分析思政课课内实践的教学成效,全面思考思政课课内实践的教学困境和对策,力图能持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新《纲要》下"三自主"体育课程模式实施至今已过十年时间,鉴于各高校之间各方面条件的差异,实施过程中体育课程的现状也不尽相同。本文从究其实施效果如何、师生适应情况如何等方面入手,检验其是否达到了新《纲要》制订者的初衷,研究各高校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下"三自主"体育课程模式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导下,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以"策划文案"课程为例,设计"意味深、品位高、趣味强"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具体体现为勘定课程理念,立心以铸魂;整合课程内容,传道以培元;创新教学方法,展技以启智。课程注重活化教学成果,化美以增慧。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起点低,办学经验不足;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条件有限;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忽视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式不合理等。新升本科院校"纲要"课教学改革应采取的措施包括提升课程的地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模式、突显课程特色等。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理论分析法,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对上海市部分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的状况,课程的门类,课程教学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普通高校体育课程门类多样化,已经形成了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有条件的学校在积极建设本校特色项目课程,但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3.
"置入式教学法"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教学中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改革的有益探索."置入式教学法"是从《纲要》课既是历史课又是政治课的课程特点出发,从学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实际考虑、因材施教,把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法.叙事式讲授法、突出区域史、人物史、翻转课堂、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等方式是其具体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香港小学语文课程纲要(即教学大纲)的全称是《小学课程纲要中国语文科小一至小六课程纲要》.这份纲要是由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一九九○年编订,由香港教育署建议学校采用的.该纲要共有三部分:甲部为"课程",明确地规定了本学科教学要求;乙部为"教学建议",提供一系列教学方式和活动,使教师能按学生的能力、兴趣和需要进行教学;丙部为"附录",属参考资料性质,包括小学各年级常用字表、检字举例、笔画名称及写法、习作批改符号等.  相似文献   

15.
李陵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6):100-101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将地方史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不仅符合中央有关文件精神,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文章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梳理了桂西南边疆地区可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利用的地方史资源,探讨了地方史资源融入国门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相关方法和途径,并提出了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以课程论、系统论、方法论等基本理论为依据,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地掷球运动水平、传授地掷球知识为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来设计"体育与教育结合、体育与社会结合、体育与职业结合"的"三位一体"的体育课程模式。通过课程建设达到两个服务、两个实"服务学生、服务社会;实现提高学生素质、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现的目标。通过对本文的研究,为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专业建设指南"精神,明确煤炭主体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定位。通过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手段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煤炭主体特色专业的建设。并通过煤炭主体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创新了三种人才培养模式,为煤炭行业紧缺人才的培养打开了绿色通道,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9.
《学科课程纲要》是一种规定时间内的课程计划。具体地说,它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或指南和相关教材撰写的,体现某门(种)课程各种元素的计划大纲。它至少需要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一、编制《学科课程纲要》的实践价值编制《学科课程纲要》对教师、学生以及学校都有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它具有三  相似文献   

20.
邵莉 《教师》2020,(9):107-108
虽然我国各高校已愈加重视计算机基础教育和职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计算机类公共课程的开展还是面临一定的问题。文章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环节的优化实施、课程考核反馈的三元体系模型,针对"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思维"学科的具体课堂教学,进行了主动学习和实践的教学探究,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