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庄子哲学及其内在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的思想世界既涉及庄子其人,也涉及《庄子》其书。作为哲学家,庄子的哲学追求与他的存在方式,往往呈现内在的一致性。从《庄子》其书看,无论就内在的思想系统抑或外在的历史影响而言,《庄子》都首先呈现了整体、统一的历史品格。从哲学思想的衍化看,庄子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首先通过《庄子》一书而实现,尽管在具体篇数、篇目的划分等方面,它曾发生了某种变化,但《庄子》一书始终作为庄子的思想符号和哲学载体而内在于并影响着思想史过程。庄子的哲学沉思以道为内在指向。作为形上之域的对象,道具体表现为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它所实际涉及的,则是广义的存在与人之“在”。  相似文献   

2.
田胜利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5):28-29,51
<庄子>一书人物繁多,内篇有多达124位鲜活的人物形象,每一个人物的使用和命名都是庄子精心的创造,可分为天之系列的人物,独立于人之外;相对的人之系列的人物;和天人合一系列的人物,这样三角的人物建构完美的体现了庄子"天人不相胜"的思想内蕴,这一天人对立统一的思想在渊源上亦体现和发展了<周易><老子>中的阴阳观和天人合一观.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神话哲学的视角探讨《庄子》天人关系论与上古神话的渊源关系。认为《庄子》的“万物齐一”、“天人合一”思想承续了神话哲学的万物平等、天人和谐的观念。指出万物平等是《庄子》天人论的逻辑基础,天人和谐是其目的,而实现天人和谐的途径则是随顺自然、自然无为。文章的结论是:庄子的天人关系论在内在本质上与神话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4.
庄子思想的核心是抽象思辨的本体论哲学,人文思想并非庄子的核心部分,虽然如此,庄子的人文思想仍然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其中包含他所批评的现实社会与他所构筑的理想社会两个部分,可依照庄子的内在逻辑线索分养生、德充符、真人、圣人、至德之世、倒置之世、与世同波七个概念进行表述。  相似文献   

5.
在庄子语言思想中,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现代哲学解释学意义。以解释学的某些思想为参照系,分析庄子语言思想中的存在论意蕴,可以澄清由于某些历史原因造成的对庄子思想的一些偏见,最终在语言的存在论意义的基础上,对庄子提出的“是非两行”这一重要思想的合理性意义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6.
“真”是《庄子》的重要概念,此字在《庄子》中出现了六十六次,其本意是“仙”。原始宗教和巫筮之术是楚文化发展的重要背景之一,“道”与“巫术”有着历史性的渊源,庄子的“真”有着先天性的社会思想沃土、阶级时代印记和个人性格写照。庄子根据自己的理论虚构出来的“真人”,不食人间烟火,不怀人间情仇,齐物我,等生死,是庄子心中的理想偶像,是庄子追求的人生目标。  相似文献   

7.
论及庄子,世人通常以为庄子是一位遗世独立的隐士,认为其思想是出世的。然而看庄子早期的出仕和中年的游历,著书十万言,对现实的激烈批判,对伦理道德的独到见解,对至德之世的向往,对生命的留恋和对百姓的关爱,无不反映了庄子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显示了他热衷政治,期盼干一番事业的入世之心。  相似文献   

8.
庄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大力追求闲适生活的人、闲适思想的开创者。庄子从生存哲学层面上对"闲适"提出了理性的思考,通过"游"、"忘"、"化"等可达到闲适的途径,描述了"以明"、"心斋"、"心闲"、"撄宁"等闲适的心境。庄子的闲适是一种自由超越的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一种审美的生存方式,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有无法实现的现实局限性。庄子的闲适思想是中国古代文人闲适情趣的源头。  相似文献   

9.
白薇 《文教资料》2013,(12):88-89
庄子的生活环境使其放浪形骸,达观自得,其作品弥漫生意盎然的自然之美感。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使得他考虑个体生存论意义,探讨现实人的价值和幸福。他的理想价值的构筑主要体现在他对当时思想界的现实弊端的无情批判。庄子思想是对现实世界的无言反抗,其表现为通过个体自我逃逸社会属性而固守自由自在的自然本性。  相似文献   

10.
庄子作为道家学派重要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庄子》恣意汪洋的世界里,有着自然美、自由美、人格美甚至死亡美,在唐诗宋词的赏析中我们能体会庄子美学所带来的巨大能量,庄子这位先哲站位高远,以超脱的人生经验为历代文人政客指点迷津。因此,传统哲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传达人文思想之根,更在于历经时间的考验不断给现世的人们带来心灵启迪,照亮前行的路。  相似文献   

11.
《庄子》内七篇是一个思想整体,旨在阐述救世思想。对现实灾难以及人为物役、心为物役的现象,庄子有深刻的体悟。他提出的独特的救世之方,是从精神修养入手,培养逍遥自适的心灵境界;以顺世存身为生存法则;以自然无为为治世理想。庄子救世之方的实质是精神自由,有消极的一面,但也不可忽视其价值。  相似文献   

12.
《庄子》一书涵括了先秦科学技术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庄子》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工程技术及其制造结合在一起论述,其想象丰富,内涵深刻,不仅使抽象的逻辑思维与具体的形象思维统一起来,而且使我们一窥先秦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以此为题,探讨了《庄子》中的技术思想:其一,讨论了庄子道艺合一的思想。其二,讨论了庄子“道通为一”的观点,论述庄子“以道观分”、“不同同之”的技术思想。  相似文献   

13.
任何思想文化体系或学术思潮皆有其由以产生的背景和渊源,如若离开其背景和渊源,我们就很难对这种思想文化体系或学术思潮做全面深入的研究.这就像地理学家或水利学家对一条大河的考察,要准确了解其流量大小、水质清浊、盈枯变化、水流湍缓、支脉分布,乃至与之相关的季节、气候等情况,一定要沿流溯源,彻底弄清这条大河的来龙去脉,此之谓"若知其流,必溯其源".  相似文献   

14.
庄子有关修辞的美学思想尚未明显地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因此在谈论到庄子的修辞美学思想时往往会涉及到对其哲学的研究,在其生动具体的譬喻和寓言故事中,体现出了崇尚 自然,朴素的修辞之美,崇尚虚静的修辞之美,他的修辞美学思想理论对古人甚至今人仍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道家指的是以老子思想为宗脉的学术派别的总称.作为中国第一位哲学家,老子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其思想的核心即"道".老子思想,有其独特的方法论,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无相生","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哲学方法是一种负的方法.老聃、柏矩、阳子居、关尹、列御寇、杨朱等是老子的主要的弟子.杨朱是从老子到庄子思想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庄子是道家的另一重要学派.其维系了老聃的正统.庄子思想即是以人生哲学为中心的.其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庄子·内篇·逍遥游篇>、<齐物论>中.庄子后学,可分为述庄派、无君派、黄老派三大派.述庄派以继承阐发庄子思想为宗旨.无君派对庄子思想有重要的改造.黄老派的思想特点与庄子也相去较远.  相似文献   

16.
庄子的无君论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中民主性的精华。庄子无情地揭露与抨击君主的暴行,坚定地与君主统治者不合作,肆意倡导“无用之用”哲学,竭力讴歌“至德之世”的无君社会。庄子无君论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17.
庄子思想是由三个层次综合组成的一个复杂体系,第一层次也即基础层次是他对客体的哲学认知;因为哲学认知带给庄子的多是烦恼,于是他对自己的哲学认知进行重新选择、组合,从而进入能够为自己带来愉悦的第二层次——哲学艺术重塑层次;但庄子并未停留在哲学艺术重塑层面,他通过"无无"理论,对哲学认知和哲学艺术重塑进行双重否定,让自己的思想进入最高的第三层次——彻底的空净境界.理清庄子思想三个层次的内涵与差异,不仅有利于正确把握庄子思想,对今天的现实生活也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30年代,时在云南大学执教的刘文典先生撰著了名重一时的《庄子补正》。其时,陈寅恪先生为之序云:“先生之作,可谓天下之至慎矣。其著书之例,虽能确证其所脱,然无书本可依者,则不之补;虽能确证其所误,然不详其所以致误之由者,亦不之正。……”。寅恪先生倍叹刘文典“补正”之慎,治学之严,堪称典范。后人又有评之者谓此书“乃校勘训诂专著;其兼综群言,发  相似文献   

19.
高妤 《培训与研究》2007,24(9):89-91,118
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道家思想,是个博大精深的思想领域。由于道家的许多主张与常论殊异,而被误认为道家"反教育"或"无教育"。事实上,道家所非、所反的只不过是业已形成的不合理的先验教育图式。沿着"有生于无"的思路来解读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内七篇,可以看出,庄子的教育智慧对现代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与庄子有深刻的渊源。这种渊源不仅表现在王国维在其文章中直接袭用《庄子》的语言以成其文化肌理,还表现在其诗词经常化用《庄子》语汇所呈现出的庄子式的"逍遥"理想,而庄子"无用之用"的观念也在王国维这里滋生了价值评判功能,为其建构现代学理提供了借鉴。这些事实上的关系乃是庄子在王国维这里切入现代文化语境,参与现代文化建设之的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