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校信息技术的整体建设与教育先进学校相比,在硬件、软件、师资队伍、教学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我校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因地制宜加强学校信息技术硬件环境建设;加大软件建设的力度,提高软件制作水平;加大教科研力度,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学科素养;转变观念,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信息技术广泛而充分地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所在,它涉及到教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以及包括软、硬件在内的教学环境,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参与,而其中关键是教师。因此,对于我国广大教师来说,面临正在迅速到来的教育信息化浪潮,应认清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更新教育观念,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要产生效益,关键在于常规化,即将信息化教学普及到每一章课中去,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层次整合。只有教师在每一节课中都自觉地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进行教学,才能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优势,才能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切实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实践也证明,坚持信息化教学的常规化是跨越式课题取得成效的本质前提。  相似文献   

4.
浅谈整合低效现象的成因及其解决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意识到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积极倡导在各学科中运用信息技术,并展开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从多媒体辅助教学到网络环境下的课堂学习,从一开始的教师媒体演示到现在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探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发展之迅速令人瞩目。在如此喜人的成绩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信息技术走进了课堂却没有实现它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价值,出现了众多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低效现象。通过笔者的实践与观察,发现有几个因素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5.
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柱的信息技术的出现,不仅给教育提供了发展的条件与机遇,也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我们要对学习观、教学观、教学资源与环境及教师进行重新的思考与审视。  相似文献   

6.
教学倾向是引起教学效果差异的影响因素之一。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教学倾向是个人的信息技术价值取向、教学动机和教学策略等内容的有机组合和具体表现。信息技术应用效果、学生学习方式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倾向,实现教师教学倾向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提升教师的执行水平,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是信息化课堂教学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当前.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不仅能进行学科教学,还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信息技术,并能在理论的指导下将信息技术高效地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因此,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最便利途径。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教育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特别是些多媒体软件的开发,为信息技术课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丰富性、趣味性.提供了更大的创新空间.能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优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努力的目标。本文就我们在教学中如何结合简单的美学知识.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教育是否早日实现教育的信忠化.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是我们应该努力去探究的.在探究的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脱颖而出.受到了许多计算机教师的喜爱,但事实上还有许多教师并不是十分了解"任务驱动"教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课应配合教学的要素之一,中根据体育教学的任务,提出在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注重要求教师为人师表,因为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的言传身教是促进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收到良好教育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大学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天龙 《电化教育研究》2011,(12):106-109,120
大学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近年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关注点从数量扩张正在向质量提升上转移,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是教育信息化从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到潜件建设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从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出发点,即从实践中学习入手,提出了大学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四种途径。  相似文献   

12.
郭文 《上海电教》2001,(1):34-35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如何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则有赖于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师素质、教学效果等多方面的考虑。就拿小学语阅读多媒体教学软件来讲,软件的好环直接影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优秀的教学软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让学生主动地去看、去读,并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个关的资料。因此在阅读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上要符合教学的规律,并考虑学生的可操作性、交互性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关于强化中小学信息技术中心教研功能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发挥各学科教研室(或中心)的教研功能,是搞好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落实新课改精神的重要保证。然而,强化中小学信息技术中心的教研功能,却一直是个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信息技术不仅涉及到学科(信息技术课的教学)问题,而且涉及硬件的建设与维护(校园计算机网络、闭路电视与广播网络等),以及软件的推广、应用(如对学科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指导,应用软件、课件的开发等)。因此,从教育功能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中心应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校本培训的特点与院校集中式培训相比,校本培训能随时渗透到教师真实的教学情境和过程中,能为教师提供即时性服务。培训重心下移,阵地前移是校本培训方式的主要特征。(一)校本培训有利于把信息技术融合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国际协会(SITE)指出在教师教育中培养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三条基本原则是:将信息技术融合在教师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情境之中;让教师经历新颖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这表明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能力只有在具体教学情…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设计新模式”课题,提出了在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课程设计的新模式,并成功地运用到《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和教学现代化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开发了一整套教学媒体以方便学习者学习和教师们施教。本文介绍如何使用多种媒体配合进行学习和检测;在检测考核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习、实践。通过反复学习、练习以便掌握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6.
加强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教师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将是发挥现代教育设备效益、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灵魂,直接影响整合的效果。为此,在整合模式的研究过程中,首先必须把教师的培训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在培训模式上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在明确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有效性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重点研究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对应策略,希望能为高校教师提供一定的启示和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信念形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改革能否落实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是信息技术教师是否拥有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相一致的教育信念。而分析影响信息技术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因素,是找到促进信息技术教师教育信念变革的有效策略的本源性保证。文章构建了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信念与其形成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对文化环境、教育培训、自我反思等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角色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职能、角色、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等。教育要适应全球技术的革命,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整合是其必然,而整合的关键在教师。  相似文献   

20.
尚凌双 《教育艺术》2006,(10):56-56
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思想包括:全面培养,提高素质教育思想,包括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优秀个性的教学思想,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思想,等等。同时,教师还要坚持“三个面向”,对受教育者进行全面培养,提高素质,为国家输送合格的高素质建设人才。关键是主管教育学生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态度、方法、事业心、个人素质与修养、形象等直接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