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执行回转制度是法律为保护被执行人利益而设定的一种教济途径.其实质是再执行,是在原执行程序之外提起的一个新的执行程序.执行回转案件的执行依据是执行回转裁定;申请执行回转的期限应从新的生效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执行回转案件的标的应按"完成行为"与.交付财物"两类情况分别确定,并依法返还荸患、承担迟延履行债务利息及迟延履行金.  相似文献   

2.
在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的行为可能受到多重法律评价,并因此而产生多种性质不同的法律责任,而这些责任的承担均有可能涉及责任主体财产的转让与剥夺。实践中,犯罪人因财产不足,难以同时支付的情况屡见不鲜。针对这一问题,许多域外法治国家和地区均规定了"被害人民事赔偿优先执行制度"。该制度的构建对人权保障、法律功能的实现、执行效果的优化和国家责任的承担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被害人民事赔偿优先执行制度也已经为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所确认。但总体来看,由于实体法和程序法相关规定的缺失,该制度在实践中的实现仍然困难重重。因此,完善相关立法,补充相应的保障机制和配套措施,是实现该制度的前提基础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设置执行期限的立法目的在于督促权利人尽快行使执行权利.以便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等法律书得到有效执行。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执行期限规定过短等法律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执行期限这一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在民事执行制度中,我国法律设置执行异议审查制度。执行异议审查制度的类型,在立法上已规定为执行标的异议和执行行为异议两种,在具体案例之下讨论二者的具体划分,对执行异议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执行难探源     
从源头上探究执行难,其原因在于法律的缺陷与执行主体不力。我国《民事诉讼法》等二百二十二条关于执行有限性的规定,在立法中预设了对过错的保护。《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关于“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罪”追诉程序不明确,执行主体存在认识不到位,权力使用不到位,措施不到位,致使执行难像顽症一样长期困扰着司法活动。  相似文献   

6.
“执行难”向人们提出了执行立法和构建执行法院紧迫性问题。通过分析中外历史经验,提出按“审执分立”的原则,加快执行立法,构建独立的执行机构,对解决“执行难”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璐 《天中学刊》2014,(2):14-18
我国有关执行回转制度的规定见于《执行规定》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条文规定的简单粗陋给司法实践操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在司法实践中,有关执行回转案件的识别、执行标的的认知,执行回转中相关费用的负担等问题,是困扰法官实务操作的主要问题。在执行回转案件的识别问题上,不同的"回转"应当有不同的应对措施和程序,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当事人权益,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平衡。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行为"、孳息、迟延履行金和迟延履行债务利息的回转各有不同的特点。在相关费用的负担上,应结合公平原则和具体操作的可行性进行具体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代位执行制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执行难的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法律对代位执行的法律定位不准,法律规定不健全,保障不力,导致代位执行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理论上、立法上对我国代位执行制度进行深入的认识、探讨,以进一步完善我国代位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9.
透析民事执行难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执行是人民法院依法运用国家强制力,保障生效法律文书所确认的民事权利得以实现的活动过程。执行乃法律之终局,然而,长期以来,因为立法存在缺陷、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当事人个人原因、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法院内部的自身原因等诸多因素,使"执行难"一直困扰着各级法院。  相似文献   

10.
刑罚执行是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刑事诉讼的最后一环,刑罚执行工作不仅关系到我国刑事立法能否落实到位,还关系到整个刑事诉讼活动是否完整,刑罚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宗旨能否得到实现。监禁刑是一直是完善刑罚执行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监禁刑执行受到的重视程度要远远大于其他刑罚执行方式,但是受传统法律思想、立法缺陷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的监禁刑执行存在很多问题,监管中职务犯罪、虐待被监管人员等侵犯犯罪分子合法权益的现象经常发生,如何完善监禁刑执行制度,切实保障依法监管,保护犯罪分子的合法权益,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对此,我从监禁刑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着手谈一下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罚金刑是刑法规定的三种附加刑之一。罚金刑在立法内容、适用与执行等方面存在着法律涵量值过大、司法解释与刑法规定不一致、审判人员自由裁定权过大、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民事案件“执行难”已是司法进程的一大困扰。对此,司法实践将民事执行调解作为执行形式之一。然该执行手段仍未得到立法上的承认。从理论原理上讲,民事执行调解存在其可能性;从其确立意义上讲,民事执行调解具备必要性;从司法实践上讲,民事执行调解具有可行性。故将民事执行调解纳入立法规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为维持良好的市场运行秩序,我国于2008年出台《反垄断法》,以期通过该法规范市场结构和市场主体行为。实践证明,这部法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反垄断法》在私人执行制度方面规定得比较模糊,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使反垄断法执法力度不足。因此,必须从反垄断法私人执行主体、程序、赔偿等方面着手,建立切实可操作的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提高《反垄断法》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加强被害人权益保护是世界刑事诉讼发展的最新趋势,将我国(刑法》和《公司法》规定的民事赔偿责任优先执行进一步制度化符合这一趋势,也便于统一我国民事赔偿执行规范。  相似文献   

15.
《国家赔偿法》实施十几年来,在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在执行中不断遭遇尴尬,司法赔偿决定“执行难”问题严重。文章探讨了影响司法赔偿决定执行的因素和司法赔偿决定执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民事执行立法体例涵盖了立法模式与立法构造两个方面,立法模式解决民事执行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外部关系问题,立法构造解决执行程序规则与执行措施规则的内部排列组合问题。各种立法模式与立法构造的特点鲜明,长短并存,瑕瑜互见。基于民事执行有别于民事审判的本质属性,结合我国民事执行的制度建设得失和司法实践需求,我国宜采取制定单独民事执行法的"审执分离"的立法模式,并在立法构造上选择以"总分结合型"做基础,附带吸收"完全混合型"与"完全并列型"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代位执行作为财产执行制度之一,对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及稳定民事法律关系有重要意义。尽管这一制度源远流长,在我国也已确立了十年,但对代位执行的性质学界大都附带提出,很少充分探讨,以致于对该问题的理解仍然模糊不清,故导致其在立法体例上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影响了代位执行有效地实施。本文从学界的几种相关观点入手,层层深入,得出代位执行应有的性质,以期在立法体例上对代位执行有一个正确的定价。  相似文献   

18.
国家财产的执行豁免是国际法领域的重大争议问题之一。一方面,各国新近的立法与实践在此问题上仍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另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立法与实践以及一些国际法律件在此方面也有新的变化。就这些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正确制定我国的相关对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执行标的的概念进行了分析,认为执行标的是人民法院的执行机构与执行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目标,是由债务人所有的、用于履行义务的物或行为。文章对执行标的的内容、执行标的与执行对象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于人身是否可以作为执行标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文章还对执行标的的法律特征进行了归纳,认为执行标的具有多样性、非抗辩性、法定性、强制措施的不同性和有限性等法律特征。  相似文献   

20.
《太原大学学报》2017,(5):27-30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建立于2012年《民事诉讼法》中,作为一种法律监督的新制度,学界与实务界首先讨论的便是制度目的,其争议核心是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目的应否包括"执行难"。从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历史的重述,"执行乱"与"执行难"类型区分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对解决执行难的实际效果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可知,执行检察监督的目的不同于民事执行的目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目的应该聚焦"执行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