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国法制史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法律史学部分的一个主要学科,属于理论法学的范畴,是我们奠定法学基础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外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是外国历史上各种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法律制度的本质、表现形式、内容、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它包括法律发展史和法律制度史两个部分,基本上是选择各种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法律制度作为内容。此外,学习本门课程时还要特别注意教材提及的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如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联系,因为离开了这些其他社会现象就不能说明法律制度的本质、特点及发展规律,对法律制度的论述也就成了…  相似文献   

2.
在法学的实践性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法律诊所教学法和模拟审判教学法是世界范围内常用的三种教学方式,但就我国的法律传统和具体国情而言,要实现和真正落实法学的实践性教学,还需要不断探索案例教学法、法律诊所教学法以及模拟审判实践课适合本土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其中,改良、完善和建设是必须的,这既有内容方面,也有制度方面.  相似文献   

3.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法学家不可回避的问题,因为对两者的关系的不同回答而形成了不同的法学流派。西方的自然法学派与分析实证法学派在这方面持有相反的意见:而我国传统采取的是“德主刑辅”的态度,法律几乎没有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中西法律文化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既有差异又有暗合,并且逐步向统一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法学教育既有通识教育,又含职业教育;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尤其是法学本科(B&L)应定位为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功能由职业培训机构在后本科阶段完成。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法学教育仍应保持精英教育的特点和内容。高等法学教育培养的法律职业后备人才应符合精英教育标准,应建立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高校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关系的协调与否深刻影响着依法治国的进程。从历史看,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对高校的法学教育发挥着桥梁、导向和检验功能。从现实看,高校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究其原因,既有法学教育自身的问题,也有司法考试制度的缺陷。未来应以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的实施为契机,从推进高校法学教育改革和完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两个方面着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互衔接、彼此互动,进而为法治中国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6.
证券监管既是经济学问题,亦是法学问题,在经济分析法学和社会法学的思想中有其法学的理论基础。从法律意义上讲,证券监管指国家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依法进行的监督和管理。证券监管的法律制度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的公法与私法的融合法,属于经济法的范畴,其法律价值主要表现为秩序、效益和公平,它是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强心剂。  相似文献   

7.
马飞 《现代教育》2005,(7):42-43
如果把法学分为理论法学和部门法学两大部分,那么中国法制史属于理论法学之一法史学的内容,如果把历史分为通史和专史来研究的话,中国法制史则和文学史、科技史、民族史、军事史等皆属于专史的内容。可见,它是一门典型的边缘和交叉学科。因此,我们在学习中国法制史时一定要带着法学家的眼睛和法律人的思维去观察和剖析历史现象的问题,同时要用详实的史料来验证法律思想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完善过程。  相似文献   

8.
法学理论,是社会法律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具有公正性、制度性、以及规范性等特征,在现代社会法律制度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结合我国基本法律制度,着重对法学的核心范畴和基本范畴进行分析探究,以达到优化当代法学内容,规范法律制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新分析法学和社会学法学是实证主义法学的两个主要派别,作为自然法学的对立面,二既有一定的交融,又在某些理论问题上表现出原则的区别。其区别主要表现在法律概念的界定、研究的侧重点及哲学基础三个方面,其相通之处主要是通过新分析法学向社会学法学的迂回靠近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晚清以翻译西方法学书籍,引入西方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西方法学的传入,在近代中国和世界法律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对动摇晚清中国传统法律观念以及对清末中国法制改革和法律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近代中国特殊的基本国情和历史条件,西方法学的传入所呈现的时代特征和规律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浅析高职院校商法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高专院校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既有一定的法学理论知识,又有法律实践应用能力和法律职业技能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我国传统的高职法学教育包括商法教育在内,在教学方法上普遍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应用能力及职业技能的培养.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教学内容理论讲授为主、教学手段是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高职院校商法学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需要全方位改革商法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法学教育方式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教育是各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方式和内容与一国的法律体系以及司法制度息息相关。法律职业培训是为了满足民众对于司法的需要,通过国家有组织的选拔和训练,培养具有高度的法律素养和实务技能的法律家的制度。时至今日,我国还没有确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培训制度。本文旨在通过对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培训关系的探索,理清西方国家法学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基本模式,从而对我国的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培训的路径选择进行一个基本探讨。  相似文献   

13.
效益是经济学和法学共同追求的价值。在法学研究中引进经济分析方法对法律制度和在法律规则之下的人们的行为进行成本与收益分析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通过对缺陷产品召回制度若干问题进行法律的经济分析,提出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应采取分散立法模式,并从界定缺陷产品的范围、惩罚力度、鼓励自愿召回等方面完善我国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相似文献   

14.
法制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等学校必须通过《法律基础》课的讲授,使大学生系统了解我国的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全面接受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一、应当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法的基本观点,把树立学生科学的法律观作为首要任务贯彻始终马克思主义法学是研究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对法学有精深的研究。他们曾经以相当大的精力深入研究和探讨了诸如法律的理论和历史、当时英、法等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法学等重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科学地阐明了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及其发展的一般…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当前法律的趋同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法律的进步和发展需要博采众长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中国法治对域外法律制度、法学理论的借鉴很有必要.具有丰富成熟的法律理论与教义的德国法学,对世界法制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对我国法学和法制建设也影响深远.德国当代著名法学家魏德士教授,其专著<法理学>体例严谨规范,角度新颖,内容翔实,能帮助中国的法律研习者形成法律人思维,对中国法学理论研究以及法学教育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秦汉时期是判例法的发展时期,其判例适用的方法形式多样,既有简单的援引比附,又有形式推理和实质推理的运用。判例的运用补充了法律空白、丰富了法学理论、促进了律学的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但由于在适用判例时技术方面的不足,没有处理好成文法和判例法的关系,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外国对华提起反倾销案件的次数、金额等急剧上升,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国内的,又有国际的;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既有经济的,又有法律的。当务之急是寻求应对之策:引导国内企业走合法竞争之路;实施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和外贸市场多元化战略;建立完善的反倾销应诉机制;培育企业的反倾销法律意识,培养一批从事反倾销工作的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8.
法学教育内容不仅影响甚至决定着法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及实现程度。因此,清晰地界定法学教育内容,并围绕这一内容改革现行法学教育十分必要。法学教育的内容包括法律技能的培育和法律人格的塑造。为此,必须从法学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法学教育。  相似文献   

19.
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已经形成了有效的法学教育管理体制和人才评估机制,成立了国家教育部高等院校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确立了法学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并正在建立法学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而统一司法考试制度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推进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学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重要制度。由于世界上不少国家都通过实行司法考试与法律教育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和选拔法律职业家,  相似文献   

20.
当前,法学已成为美国医学院校课程计划的一部分,有关医学院校中开展法学教育的必要性,医学法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石溪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副教授Williams PC和德州大学医学院教授Winslade W曾在美国的Academic Medicine杂志上著文,对此作了专题介绍。 对医学生进行法学教育的必要性 法学,包括法律、法律推理和法律制度已日益成为医学院校课程计划的常见部分,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为更好地进行医疗实践,医生必须学习法律。最近的研究表明,医生不懂法律,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