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安乐宁静的世外桃源,而这个世外桃源是他借一个渔人去“偶然”发现的。为什么文章不一开始就直接写桃花源,而要让渔人去“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从而冒冒失失闯进去,与桃花源人有了一段交往呢?换言之,为何要让渔人去发现桃花源?窃以为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2.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贵宾———武陵渔人。村中人杀鸡宰羊热情款待他。可渔人告辞后,却为了贪图一己私欲,欲破坏桃花源中人安逸、幸福的生活。但当渔人图谋不轨时,桃花源又蒙上了它神秘的面纱———离奇地消失了……桃花源为什么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百思不得其解。再读《桃花源记》,我的思绪飘回了千年以前……话说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村人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讨论渔人会不会将这个秘密公布于世。很快,会议出现了分岐:右翼组织认为渔人会信守诺言,不会向外…  相似文献   

3.
《桃花源记》作为古典文学中的经典篇目,常读常新,里面有很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文化现象,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创作,对后世文人生活哲学和人生态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笔者在重读《桃花源记》的过程中,细加品读玩味,产生一些疑问,疑问一:探寻桃花源的对象,为何设置为渔人?其中有无深意?疑问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所代表的理想生活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这种农耕的生活方式会成为中国文人“精神家园”的代名词?疑问三:阐述桃花源物产的丰富,列举“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良田、美池、桑树皆系生活之必需品,那么,举“竹”的用意何在?于是笔者试着从作者的经历、时代思潮的影响、文化现象的积淀等角度来探疑解惑,探寻《桃花源记》中“渔人”“桃花源”及“竹”等文化意象的深意。  相似文献   

4.
“桃花原”与“桃花源” “桃花原”与“桃花源”,虽仅一字之差,意思却截然不同。“原”者,“原野”也,指“开满桃花的原野”;“源者”,“水源”也,指“绝境”位于“桃花林”水源之处。文中的“桃花林”与“桃花源’”有一个明显的分割处,便是有一个数十步长的,“初极狭,才通人”的山谷。简言之,“桃花林(原)”尚是“世间之物”,而“桃花源”才是“世外之境”。所以渔人发现“桃花林(原)”,并不等于发现“桃花源”。只有在原文第2没穿越山谷之后,才算真正发现了“世外桃源”。当然,因为“桃花林”临近“桃花源”,也属…  相似文献   

5.
《桃花源记》是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散文中的名篇。该文以曲折新奇的情节,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和剥削,没有掠夺和战乱,人人劳动、生活富足而又安宁淳朴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和很高的艺术成就。一、关于《桃花源记》的内容全文共分三段:第一段写渔人迷路后所见到的景致,为揭开桃花源美好而新奇的境界铺平了道路。第二段(两三自然段)是全文的中心部分,写渔人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与桃花源中人交往的情况。这一段具体描写了诗人理想社会的面貌,文字精炼,描述逼真。第三段(最后两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  相似文献   

6.
×××同学问:《桃花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为什么能写得如此引人入胜? 答: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过不少以游仙为题材的作品,如曹植的《洛神赋》、郭璞的《游仙窟》等,都是假托游仙抒发作者的不平和对现实的不满。《桃花源记》虽然不是写作者本人“游仙”,但渔人的桃花源之行颇与“游仙”相类。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把发现桃花源的经过,在桃花源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的情形,都贯穿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层层设疑,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7.
到底是谁在问?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里是谁在发问?教材认为是桃花源中人,因为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的第2小题是这样说的:“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教师教学用书》也持这一观点,其“练习说明”中的答案是:“村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当答以‘今是晋’;村人会接着问‘秦之后即晋乎’,渔人再答曰:‘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  相似文献   

8.
桃花源后记     
为写《桃花源后记》,便去南山拜访陶渊明先生。先生正在东篱下采菊。我询问桃花源的消息,先生答:"我亦不知矣,乃听渔人道得。"问渔人住何所,先生曰:"武陵也。"至武陵,见渔人。渔人乐:"前几日曾去,出时处处志之,你若去,随我便是!"便撑船载我同往。逢桃花林,夹岸百余步。寻向所志,至溪水之源。得一山,山有黑漆大门,上有铜环,门上一匾,上书"桃花源"三个金字。渔人甚异之:"前  相似文献   

9.
全国统编《语文》教材第四册,课文《桃花源记》第二自然段有“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样一句,课文注释为“〔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这样注释,把这一处的“外人”注成“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宽泛笼统;同时,注释中的“下同”二字,实际上又在宽泛笼统的基础之上把课文中的三处“外人”划上了等号。其实,文中的三处“外人”——“悉如外人”“遂与外人间隔”“不足为外人道也”从深层次看来意思是截然不同的。 第一处:“悉如外人”是作者站在渔人的角度来讲的。实际上渔人在“林尽水源”的地方,从山口进去所看到的那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是渔人从未见过的古老而宁静的世界,而这个世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保留了秦代的习惯,因此这个世界的人对于“渔人”来说好  相似文献   

10.
《桃花源记》一文,一共五个自然段。各段皆有省略,但省略成分最多的是第三自然段,共十七处。现将此段所有的省略成分用现代汉语补出,再略作说明。 (桃花源内某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花源内某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款待他)。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他们)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他们)问(渔人)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他们)具言所闻。(他们)皆叹惋。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皆出酒食(款待渔人)。(渔人)停数日,辞(他们)去。此中人语(渔人)云:“(这  相似文献   

11.
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后,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在金钱的诱惑下,渔人忘记了当初智者告诉他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训诫,竟把线索卖给了出价最高的电视台,做一次导游,再去一次桃花源。  相似文献   

12.
可见,“梨花”是边疆盛开的梨花,是哈尼族姑娘梨花,更是雷锋精神的象征。作品四写梨花,既增强了文章的意境美,又深化了“梨花”的丰富内涵,也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三个悬念“设悬──释悬──新悬”,悬念层叠。这是本文在结构上的显著特点。“我们”在焦急中发现小茅屋,屋里却“没有灯也没有人声”,“我们”不禁疑惑:“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这是第一个悬念。一会儿,瑶族老人推门进屋,“我们”以为“主人”回来了,然而老人笑道:“我不是主人”。哦!主人到底是谁?这是第二个悬念。第三个悬念是:我们”要感谢哈尼小姑娘盖了这…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科,如何开展深度研课?2014年春天,笔者应邀参加了南京市青年教师“同课异读”说课活动。有四位老师围绕《桃花源记》说课。“同课异读”《桃花源记》中,他们基本上都从“渔人”发现、进入、寻找“桃花源”读起,都希望带领学生共同研究——“桃花源”里有什么。最后都得出“桃花源”是“厌恶官场”的陶渊明所向往的,于是“辞官归隐”云云。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第四册《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一句,课本来作注解。此句的谓语动词“问”没有主语,究竟谁作主语呢?一般教学参考书译为:“(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也就是说此句的主语是他们(桃花源人)。笔者则认为此句的主语应该是“渔人”。以“桃花源人”作主语,乍看似有道理,象是承前省略主语。但纵观全文细味之,便觉不妥。首先,桃花源人既然“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就不应该提出“今是何世”的问题。再者,就连桃花源人的“男女衣着”,也“悉如外人”,还有何疑点要问“今是何世”呢?可见,以桃花源人作主语,是不符事理的。渔人“缘溪行”,突然发现了桃花源这一“绝境”,本来就觉奇异了,再听桃花源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  相似文献   

15.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桃花源记》一文中的“外人”(这里指“悉如外人”一句中的“外人”)和“何世”两个词,《教学参考书》上把它们分别解释为“指桃花源以外的人”和“什么朝代”,笔者认为,这两个解释均值得商榷。先来看看“外人”一词。如果按《教参》的说法,那么“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就应该翻译为“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这一句一看就让人无法理解。从秦末到东晋,五百多年过去了,难道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中人的衣着装束是与外界同步发展的吗?五百多年来,外部社会的衣着装束肯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渔人”的衣着装束定然与桃花源中人是大不相同的,这从“见渔人,乃大惊”就可以看出来,远远地看到一个衣着迥异的人,桃花源中人才会“大惊”,才会视为异类。而且,在《桃花源诗》中有“衣裳无新制”一句,说明桃花源中人的穿着还是秦末的形式,我们如果还把“外人”理解为“桃花源以外的人”,这难道说,桃花源外世人的衣着装束也与五百年前秦末时一样,五百多年来没有任何发展?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外人”的合理解释应为“天外之人”,渔人看见身着古装的桃花源中人便把他们当成“天外之人”,桃花...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闻标题开始大胆地运用“悬念”。而这一技巧的表达,主要有7种方式:一是利用“互相矛盾”的现象,制造标题的悬念;二是运用违反常理的手法,采用逆向思维,制造悬念;三是“映衬”,制造悬念;四是利用比喻、比拟修辞,制造悬念;五是巧用标点符号,制造悬念;六是凭借设问,制造悬念;七是采取其他方式,制造悬念。  相似文献   

17.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类文章,要在短短的五六百字作文里产生吸引人的魅力,构筑曲折的情节必不可少。构筑曲折的情节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悬念法悬念法指的是以设置悬念造成情节的曲折之美。满分作文《哥,是捡来的吗》一开始就为读者设置了悬念:哥,沉默寡言,起早摸黑,像一只拉磨的驴。是“像牲畜一样拼命干活的家中惟一的劳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曾将桃花源作如此的描绘:与世隔绝的美好,青山绿水的环抱,远离硝烟的平静……诚然,桃花源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人去探访。面对一次次探访失败的现实,他们不得不把“桃花源”视作虚无缥缈之地,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只将它视为心中美好的一景。然而,细品其文,你是否又会对文中提出的“与世隔绝”产生疑惑呢?渔人在“桃花源”中看到的是“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下文还提到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交往,连如今是什么朝代,竟然也不知,至于魏晋…  相似文献   

19.
李杰 《阅读与鉴赏》2006,(7):122-123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不平就是要有曲折,要有波澜。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曲折有波澜呢?除了在立意、选材、叙述语言上下工夫外,巧设“悬念”,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玉明 《小读者》2013,(7):35-36
文章的“腰”,即文章的中间部分。一篇好文章,“腰”必须挺起来,也就是使文章的中间部分内容突出,能吸引人的目光。下面有四种行文方式可供参考。一、以情节引人。文章若能做到内容生动、情节曲折,就能扣人心弦。那么,如何使情节曲折呢?1.巧设悬念。例如《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