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彬 《现代教育科学》2024,(1):15-19+33
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大学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和显著标识。从大学建设与改革的整体运行逻辑上看,大学治理能力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顶层设计能力、资源调配能力、行动执行能力、政策驾驭能力等关键支撑性要素。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遵循“人本”“系统”“精细”等基本理念和底层逻辑,着力提升治本能力、治标能力、精细化治理能力和共同体价值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大学治理现代化包括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方面。从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视角看,目前大学治理仍存在治理理念缺乏"放管服"顶层设计、治理制度执行力欠佳、治理权力主体交错杂糅、治理步伐缓慢、治理手段更新滞后等问题。有鉴于此,通过注重治理理念的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理顺权力主体关系、改进大学治理方式和升级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大学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网络治理已经成为新时期党执政的新形态,国家治理现代化迫切要求提升党的网络治理能力。提升党的网络治理能力是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党的网络治理能力面临着诸多挑战:全球化的冲击和影响、现实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及价值理念多元化、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对网络治理仍然缺乏应有的认识和重视等。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掌控网络话语主导权、构建执政党(政府)—社会组织—网络公民的良性互动机制、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网络治理能力等方面提升党的网络治理能力,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商洛学院学报》2019,(5):17-24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而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走上文化自信之路的重要起点。中国共产党立足陕甘宁边区生产生活实际,出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为基础,将马克思主义同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社会治理思想相结合,坚持"人民本位",立足内源发展,开展文化建设,在增强党的文化自信过程中,推动了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治理。延安时期通过文化自信推动社会治理的经验,不仅用凿凿事实印证了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同时也为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国家治理机制转型研究——基于运动式治理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运动式治理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原因,但其固有的弊端使之难以适应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必须及时转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为国家治理机制转型提供了方向。但要实现转型并非易事,有其内在困境,必须在制度建设、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干部政绩评价体系、社会组织培育、外国经验借鉴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6.
朱涵 《江苏高教》2012,(3):59-61
多中心治理理论是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新理论,在其理论观照下,高等教育领域逐步产生以"去中心"为基础的治理范式。多中心治理框架下社会参与力量的培育包括:加强高等教育管理法制建设,在依法办学中推动社会参与法制化;构建现代大学运行服务体系,在自主管理中促进社会参与常态化;完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方式,在民主监督中引领社会参与透明化;学习借鉴西方成熟经验做法,在吸收创新中实现社会参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简约治理"理论审视林改作为国家政策"落地"村庄的过程,认为"简约治理"模式在中国乡村社会治理中取得了一定的绩效。国家政策进入乡村社会时,并不能简单粗暴地用政治权力去推行,应该根据地方实际,引入社会力量,通过"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用"、"准官员"和"情法合一"的治理机制等方式,把国家政策的"顶层设计"化为"村庄实践",实现国家政策目标。这是中国治理的历史经验,也是当下公共政策执行的乡土智慧。  相似文献   

8.
"文化治理现代化"的概念是基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理理念而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主要包括经济治理、政治治理、社会治理、文化治理、生态治理、政党治理等领域的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因此,"文化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体现在教育领域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尊重法治,借鉴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10.
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现阶段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目标。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于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为此,需要健全和完善学校治理的法律体系。在此基础上,合理运用政府之"力",有效聚集社会之"力",大力增强学校内部"合力",以共同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顶层设计"在政治领域一经提出,立刻引起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教育领域也在大力宣扬。然而,"顶层设计"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尺度,并非适合所有领域。选取从"顶层设计"的概念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什么是"顶层设计",又从发生学角度、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角度以及战略规划等不同视角对教育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的提法不可取做了相关论证,并呼吁借鉴迁移他域用词需谨慎。  相似文献   

12.
教育治理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已受到全球的关注,与此同时,我国也提出了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进而推进教育健康发展、良性运行。借鉴国外优秀的教育治理结构及经验,研究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从治理视角下进一步探讨我国教育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主流治理理论体系中,无论是以社会为中心的"没有政府的治理",还是以国家为中心的"回归国家学派",都无法有效解释并回应"中国之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中国之治"是由系列问题导向的治理实践所构成,治理贫困的过程凸显了作为领导型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对弱势群体的关照,"双减"新政则是中央顶层设计在节制资本中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举措."脱贫"和教育"双减"新政的治理实践表明,中国之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这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没有政府的治理"和"回归国家学派"在实践中都难以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以人民为中心善治 目标的实现只能依赖中国共产党这一领导型政党,而领导型政党的治理智慧和治理能力与中华优秀政治文明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大发展与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又一重要理论标志。这一科学理论创新成果对于中国未来政治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  相似文献   

15.
协同治理是近年来政府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社会治理理论,其强调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由政府、企业、公民以及非政府组织等多个子系统构成,政府在进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应该将这些子系统协调统一起来,发挥这些子系统自身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多元化的共同治理。协同治理理论虽然提出多年,政府也在大力的推广协同治理理论,但是毕竟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多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形成的"无限责任政府"和"全能主义政府"的社会治理理念一时之间难以彻底的根除,而这也是我国推行协同治理的主要障碍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程度列为了政府深化改革工作的重点,而协同治理理论则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不二之选,也是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公共服务供给作为政府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实现协同治理同样是促进政府治理能力提高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各个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分析中国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上总结而成的。本文从"政府—市场—社会"三维视角来探析泉州市社会治理的创新和现代化,力图在现实动力因素和障碍因素间的紧张关系之中,探寻出一个更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泉州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景观。  相似文献   

17.
社会治理是着眼基层,防范化解各类矛盾,维护社会良性运转的一项系统工程,经历了封建社会"差序格局"下的族权之治,新中国成立初期"政社合一"的社会管理,逐渐向"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转变。社会治理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着眼于助力国家顶层制度设计与基层治理衔接,畅通社会矛盾解决,化解国际动荡可能的不良影响等现实诉求。以先进理论引导社会治理实践优化,发挥多元化治理主体的现实效能,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及先进科技的保障作用是新时代做好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切实路径。  相似文献   

18.
当前,加拿大在世界上以社会和谐、幸福指数高著称,领先于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而同时加拿大也是一个由多种族、多元文化组成的移民国家。这显然与加拿大的各项社会治理政策分不开。加拿大社会治理的经验主要建立在尊重多元文化、注重公民权利、鼓励多元参与、健全的法律制度等四个方面基础上的。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通过借鉴加拿大的做法,并结合本土经验,有利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教育是向社会输出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渠道。治理现代化建设需要对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有一个系统性认识。以政策作为传输介质,运用成长链的基本思想对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进行链化建构;从多元共治、政策制度化、政策创新、政策供需匹配的视角分析治理过程中的政策演化机制、治理绩效的评价以及反馈路径;最终形成一个“政策执行—绩效反馈”的治理循环链条。保障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持续现代化需要持续优化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的成长链循环。从顶层设计的党政引领、层级协同的政策决策机制和底层执行中内部治理常态与非常态工作相结合三个层面着手进行教育治理体系改进,有助于成长链循环的长效优化。  相似文献   

20.
西方警治历经的武力升级、协商管理、策略瓦解三种模式变迁,折射了西方国家抗争治理的理念转变.西方警治模式的发展既与西方社会"街头政治"的兴起密切相关,又深受警察因素、抗争者因素、威胁性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中国社会的抗争治理虽然不能简单照搬西方经验,但其警治行为中的模式演变、警察群体的角色定位、警治行为的法治保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