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垄断法的执行既包括公共执行,又包括私人执行。私人执行能够弥补公共执行的不足,又具有自身的优势,是反垄断执行的不可缺少的一项制度。本文试图从反垄断私人执行内涵的界定,私人执行具有的功能,私人执行的域外规定等方面对私人执行制度进行论述,同时吸取国外的相关经验,对我国反垄断私人执行制度的完善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私人反垄断执行是当代西方国家经济法制中反垄断制度的重要手段。我国2008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虽然填补了我国反垄断法制长期空白的缺憾,但在制度建构上仍存诸多不足,特别是在反垄断机制设计上仅凸显了反垄断的行政执法路径,未明确勾勒我国反垄断私人执行制度。作者以期通过对垄断成因的简析,指出垄断的类型化差异。通过比较私人反垄断执行与国家反垄断执行的绩效,强调建构我国私人反垄断执行制度的必要性,以期能引起广大经济学者、法学者对这个问题的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3.
为维持良好的市场运行秩序,我国于2008年出台《反垄断法》,以期通过该法规范市场结构和市场主体行为。实践证明,这部法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反垄断法》在私人执行制度方面规定得比较模糊,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使反垄断法执法力度不足。因此,必须从反垄断法私人执行主体、程序、赔偿等方面着手,建立切实可操作的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提高《反垄断法》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维持良好的市场运行秩序,我国于2008年出台《反垄断法》,以期通过该法规范市场结构和市场主体行为。实践证明,这部法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反垄断法》在私人执行制度方面规定得比较模糊,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使反垄断法执法力度不足。因此,必须从反垄断法私人执行主体、程序、赔偿等方面着手,建立切实可操作的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提高《反垄断法》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反垄断损害赔偿责任与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在目的、构成要件及实现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区别。但是我国《反垄断法》第五十条规定极为简单,并以民法为依据,这无疑会影响这部反垄断法的实施效果。因此必须在《反垄断法》中明确反垄断损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6.
反垄断法私人实施可拓宽垄断行为的救济途径,有利于实现竞争政策目标和促进反垄断法的公共执行。我国反垄断法私人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私人实施的赔偿制度不明确、公共执行对私人实施的促进性不足等难题。完善反垄断法私人实施制度,应构建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设置其他合理的激励机制,改进反垄断法私人诉讼的证明责任。  相似文献   

7.
效率是反垄断追求的最为重要的价值目标,也是评价反垄断法执法体制优劣的不二标准.针对反垄断法执法体制中的公共执行和私人执行两种成分执行,从效率切入,详细比较分析两者的优点和缺点,揭示两者之间的互补互促关系,试图对反垄断法二元执行体制的合理性做初步论证.  相似文献   

8.
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垄断实施体制包括私人诉讼,反垄断私人诉讼又被称为“第二防护网”。私人诉讼在主体、目标和激励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决定了其作用也是特殊的。我国反垄断法在实施体制上是行政加有限的司法控制模式,私人诉讼范围的狭小将削弱反垄断法实施的效果,有必要扩大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以维护自由公平竞争秩序为己任的反垄断法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之一,而其功能的有效发挥离不开一个高效运行的反垄断执法架构。针对我国即将实施的反垄断法确立的"反垄断委员会"和"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双层架构"模式的不足,建议我国反垄断行政机关的设置要遵循权威独立、精干效能等原则,单独创设反垄断委员会,并只在中央和省两级设立;另外,反垄断法还应进一步完善反垄断行政机构和行业监管部门的关系以及明确反垄断司法救济程序。只有完善了这些反垄断执法架构,才能使得我国反垄断法颁布后得到真正有效的执行。  相似文献   

10.
反垄断损害赔偿责任与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有着明显的区别。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目的:两者的构成要件,比如主体、归责的意思状态、能引致损害赔偿的违法行为范围、损害的认定、损害的计算等方面差异明显;两者的实现方式,如管辖的法院、公权力的介入程度及诉讼时效等方面也有所区分。但是,我国现行的《反垄断法》第五十条对反垄断损害赔偿的规定却极为简单,并且以民法作为依据,这显然会影响到反垄断法的实施效果。因此,应当在《反垄断法》中明确规定反垄断损害赔偿责任和确定我国反垄断赔偿的合适赔偿倍率,即三倍赔偿模式。  相似文献   

11.
自从我国反垄断法颁布施行以来,在私人执行方面存在着规定简单、原告资格难以确认以及举证责任困难等不足,通过完善其执行体制、明确私人执行的范围和举证责任适当减轻等,可以有效克服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困难。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反垄断法》第五十条关于民事责任的规定过于简单,需要在后续立法活动中予以扩展。本文从反垄断法民事责任和普通民事责任的区别入手,对反垄断法民事责任制度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我国现行《反垄断法》民事责任体系的现状及缺陷,从而得出我国反垄断法必须在后续立法中对民事责任制度进行规范和完善,以改变我国当前的反垄断事业只注重行政执法,重视国家机关力量现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行政性垄断是中国反垄断法制定时的焦点问题,也是公认的难以解决的反垄断难题,虽然我国《反垄断法》明文规定了行政性垄断,但是在实践中,基于中国政治体制的原因,以行政长官个人意志来进行实质上的行政性垄断的情况时常有之,但是反垄断法却无法进行规制。应该从反垄断法的宗旨出发,严厉打击利用公权力来实现私人意志的行为,并对行政性垄断的内涵予以厘清。  相似文献   

14.
分析反垄断豁免制度的发展趋势,并以航运业反垄断豁免制度在各国的立法现状为基础,从我国《反垄断法》入手,研究我国《反垄断法》对航运业垄断行为的规制,并借鉴欧盟等国立法经验,总结其对我国相关立法完善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反垄断法实施包括公共实施和私人实施两种,两种实施制度各具优势,二者协调发展是保证反垄断法目的实现的基础。我国反垄断法对公共实施作了较详细的规定,涉及私人实施的内容较少,本文通过阐述公共实施与私人实施之间的关系,探讨完善我国反垄断法实施机制的路径,以期对反垄断法目的的实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制定《反垄断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的共识。我国反垄断立法应以我国垄断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来制定其具体规范。当前我国反垄断的重点应是行政垄断以及部分自然垄断行业;但从长远来看,反垄断应以经济垄断为主,兼顾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垄断控制制度应采“行为主义为主,结构主义为辅”的原则。为有效实施反垄断法,必须设立一个具有高度权威性和独立性的专门机构。  相似文献   

17.
美国1890年制定的《谢尔曼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反垄断法,德国1957年以美国反垄断法为蓝本制定了《反限制竞争法》,两国的反垄断立法不断发展和完善,并各自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反垄断法律体系。但由于两国在基本国情、法律文化传统、反垄断立法的发展过程等方面的不同,两国的反垄断法在立法模式、规制对象、主管机关、域外适用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两国的反垄断立法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对了解世界的反垄断立法情况,而且对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的建设也有所裨益和启迪。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滥用现象日益普遍,传统司法规制权利滥用的方式已明显不足。比较有关国家反垄断立法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定,对知识产权滥用传统规制方式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从而论证反垄断法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可行性,探索我国反垄断立法对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问题,创设更为有效的反垄断法律制度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垄断行为法律认定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是由于不同经济学流派对垄断这一经济状态具有不同的测定范式,另一方面是由法律语言和法律规范本身所具有的灵活性决定的。因而在具体反垄断司法实践中就需要进行个案考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得出合理的判决。通过对我国典型性司法案例的考察认为,《反垄断法》第十三条第二款之规定就是我国反垄断司法实践中应坚持的"合理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最高转售价格维持在我国的市场交易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但我国《反垄断法》第14、15条及《反价格垄断规定》第8、10条规定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无法应对现实情况。经济理论表明,最高转售价格维持通常具有正面的福利效果。美国、欧盟均基于自身情况发展出了行之有效的最高转售价格维持反垄断法规制模式。我国应借鉴它们的成熟经验,结合本国国情,制定出完善的最高转售价格维持反垄断法律规范,即仿效欧盟做法,确立最高转售价格维持的"安全港"制度,继而借鉴美国经验,建立最高转售价格维持的反垄断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