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地下水学科的入门课程,水文地质学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行其道、彼此独立,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实习,重卷面成绩轻动手能力的现象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割裂了学生对地质学知识体系连贯认知的同时亦束缚其思维创造性和实践创新能力,阻碍新时期地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基于课程属性与施教现状的详细分析,阐述了水文地质学教学革新的必要性,提出了包括创建野外地质实习和校内实验室操演两大实践教学平台在内的一些提升地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成效的革新举措。研究也可为其他高校地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课程教学方式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课程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生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具有综合性强、时代性强、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确定课堂的教学方式,强调抓好地下水数值模拟的上机实习、综合作业以及读书报告等教学实践环节对本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水文地质学作为岩土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应用性和实践性强,内容丰富而庞杂。缺乏相应教材、教学方法单一、课时量减少、实践教学不规范,是影响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质量的短板。教学形式的"三结合"、教学内容的专题化、教师队伍的团队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课程实习实用化等是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革新措施。  相似文献   

4.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是地矿类大学多个非水文地质专业的必修内容,在各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概述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凝练教学内容,优选教学案例,探索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践结果表明,本次改革探索是有益的,能明显提升非水文地质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水文地质学》系列课程,是指原“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的三门主干课程:《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和《专门水文地质学》。1995年以前,《水文地质学基础》74学时,第五学期开设;《地下水动力学》100学时,第六学期开设;《专门水文地质学》,80学时,第七学期开设。  相似文献   

6.
根据在“第四纪地质学”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对课程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第四纪地质学是大地质学领域中发展较迅速的学科,在教学上本着“瞄准国内外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体现区域环境特色”的教学指导思想进行。在教学中注重介绍目前学科研究前沿成果。使学生了解世界上本学科当前研究热点,了解学科在国家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第四纪学科理论、方法解决第四纪科学问题,体现现代社会对本学科的需求。通过第四纪地质学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地质事业,倾心第四纪地质学专业。  相似文献   

7.
兰州大学"循证医学"课程教学模式尝试性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兰州大学"循证医学"本科生课程教学实践,结合课程教学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实践表明: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针对循证医学课程教学的特点,在教材的编写和修订上体现了"可变、可超、可选、可改造"的现代教材观;采取基于问题、案例与范例结合、实施导师制及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等.经过4轮的教学实践,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以科研促进"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的科研和教学经验,从课堂教学、课程实验以及科研实践等几个方面深入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探讨如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通过科研促进"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目的是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对研究性教学的特征和模式的分析入手,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地质学"课程开展的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在"石油地质学"课程的教学中,使用了三种研究性教学方法,即课堂讲授中的研究性教学、学生自主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实践环节。这种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以"煤地质学"教学内容为核心的多课程融合的教学方法,指出课程教学内容由三部分有机融合构成。第一部分为先修基础课程,如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岩相古地理学等,这些内容可以帮助理解本课程(即第二部分,为核心主体)中讲解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第三部分为后继扩展课程,是与煤地质学相关联的应用课程,如煤化学、煤成气地质学、油气地质学、煤田勘探方法等,这些课程中有机地结合了"煤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实践了本课程的理论应用。因此,本文指出"煤地质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地运用先修课程知识点讲解本课程的理论,同时要扩展学生思考的空间,指明该课程的发展方向和应用的领域。建立综合知识结构体系,统筹把握不同课程的融合点,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复合型的综合人才。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作为水文地质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文章在剖析目前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基于案例教学,从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案例教学效能、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完善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实践结果表明,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进一步完善水文地质专业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热工基础》是江苏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面向机械设计专业及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拓展机械专业学生在能源动力方面的知识贮备,并使其掌握传热学与热力学两大基本理论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方法。本文基于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结合笔者的从教经验,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两大方面对《热工基础》课程的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煤矿工程与水文地质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课程内容的设置涵盖了煤矿矿井工程领域的各个方面,课程教学采用课堂授课、研讨与科技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程重点突出煤炭开发中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问题,挖掘煤矿生产过程中各种灾害、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程地质内涵。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水文地质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笔者将自己多年的中文教学经验与访学期间所学习的英文《水文地质学》的教学特征相结合,提出进行《水文地质学》双语课程建设的基础框架,主要从双语课程授课学生群体选拔原则、《水文地质学》双语教材选择、双语课程评价体系设计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5.
"煤矿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紧密跟踪国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发展趋势,密切结合中国煤矿的生产实际和地质条件,采用课堂授课、研讨与科技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适用灵活的研讨式教学方式,组建丰富的课程网络资源,使得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提高了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6.
何侃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3):104-106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与特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2005年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在特色课程开发建设中,开设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指导,通过构建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采取多元评价等进行了全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了全方位实现该课程建设的目标、最终打造出具有专业特色的一流精品课程,提出了完善该课程建设的总体构想和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7.
何侃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3):104-106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与特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2005年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在特色课程开发建设中,开设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指导,通过构建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采取多元评价等进行了全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了全方位实现该课程建设的目标、最终打造出具有专业特色的一流精品课程,提出了完善该课程建设的总体构想和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既注重基础又强调实践能力的课程。《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的后续课程,强调实践能力。两门课程以"16+2"的教学模式安排在一个学期。两门课程实验内容分散独立,不成体系。本文结合我校教学情况,从两门课程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整合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9.
蒋会明  袁静  赵倩  钱炜 《科教导刊》2021,(1):165-167
"ERP原理及应用"是上海理工大学机械类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作为机械类本科生接触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管理的重要途径,以ERP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核心模块的运行机制为理论基础,在机械学科杰出工程师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课程学习以机械制造技术相关课程为基础,以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思想为导引,培养机械类本科生对机械制造企业实际管理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本文就我校机械类"ERP原理及应用"课程在探究式-小班化教学实践中所采取的教学改革与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旨在为"ERP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和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模式推广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推动我校工程教育认证相关工作的落实与深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根据应用型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所在的办学环境和企业需要,考察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机电一体化设计基础课程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方法,通过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确立了以实践能力、创新培养为主线的课程建设,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卓越工程师所必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