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对民族地区职业学校传承民族工艺及相关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论述符合大多数民族工艺传承特点的、能有效实现民族工艺传承和创新的、以职业学校为传承主体的“一主二段三双”民族工艺传承新模式,为探索民族工艺传承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实用性先于审美或与审美同存;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是一定地区民族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的折射,集中体现了该地区、该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导向;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材料的原生性、多样性,工艺的地区性、延续性使其风格迥别于其它工厂化商品性工艺美术。  相似文献   

3.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实用性先于审美或与审美同存;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是一定地区民族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的折射,集中体现了该地区、该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导向;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材料的原生性、多样性,工艺的地区性、延续性使其风格迥别于其它工厂化商品性工艺美术.  相似文献   

4.
生态脆弱民族地区主要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限制与禁止开发区,主要为国家连片特困区。生态脆弱民族地区常发展自然资源开发为主导的产业,易陷入"资源诅咒"陷阱,阻碍经济发展。生态脆弱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可规避"资源诅咒",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为此,应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工艺加工、创意文化等多种文化产业。同时,要在规划、政策、市场、资金、人才等方面形成保障对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推进生态脆弱民族地区科学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绥宁苗侗少数民族工艺美食是湘西南邵阳地区重要的民间工艺,万花茶作为一种传统食品,以雕琢瓜果成为古朴有趣的形态为基础酿制而成,它晶雕玉琢,回味悠长。是美食文化与民族工艺文化完美结合的民间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6.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在现代化多元文化背景下,土家族织锦工艺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有很好的机遇。通过对土家织锦之乡——苗儿滩镇织锦工艺传承及教育模式的田野考察,揭示教育与民族文化间的关系,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剖析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特殊性,民族地区师专服务功能的特殊性,以及民族师专人才培养规格的特殊性;总结民族地区师专的成功经验,指出其办学的特殊困难,研究民族地区师专改革和发展的走向,提出: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我国民族地区师专将向综合性民族地方大学、地区民族师范学院、有特色的民族师专三个方向分流发展。建议采取五项特殊措施办好民族地区师专。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新课改既沿袭着国家范围内新课改的复杂性,又产生了自身独有的复杂性,两者共同形成了民族地区新课改的复杂性景观。遵循民族地区新课改的复杂性及其变革规律,根据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实际,充分依靠民族地区课程变革主体,切实提高其变革意向和变革能力,走民族地区特色化的新课改之路,是有效推进民族地区新课改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民族地区实施民汉双语教育一直是我国建国以来的重要举措。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育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国家稳定、民族融合,有利于提高民族教育质量,提高少数民族个体文化素质,增加升学就业率,增强少数民族生存技能,促进社会流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缩短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差别,使民族地区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现代化的过程中不输于汉族地区。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在于促进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个性化和特色化和丰富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内容。但是,目前,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诸如教师不能有效地利用学前教育资源等困境。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开发观的缺失、民族地区学前教师能力的局限等方面。为此,需要采取注入树立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资源开发观、掌握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开发的多元方法等策略。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关系着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体系的优劣。本文就针对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巨大改变的情况下,提出了存在的诸如民族地区教师在数量、质量、待遇、工作环境、结构和民族地区教师面对的压力等问题,并对如何加强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是以文献法为主要科学研究方法,重点论述了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观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在民族地区对学生进行民族观教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观教育有利于更好的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观教育有利于更好的促进少数民族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出在现实的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观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分别是: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观教育是国家正常发展的需要;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观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观教育是有利于民族大学的自身发展;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观教育有利于高校的和谐发展。通过这些具体内容的论述,来进一步强调民族地区对于学生进行民族观教育的重要性,来实现少数民族学生和民族地区高校的和谐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经过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历史、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原因,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滞后于其它民族地区。本文通过对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进而探究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试图找出一条适合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是发展民族地区成人教育事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具有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双重属性,存在民族地区所特有的诸多困难。民族地区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部门必须坚持民族、人本、规范、科学、民主等原则,从民族地区特点和成人教育实际出发,以人为本、规范管理,努力实现学籍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民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民族地区自力更生,东中部地区、高校和企业大力支持,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跃上了新的台阶,为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各民族优  相似文献   

16.
自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来,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着学科总体实力薄弱、研究领域较为单一、高层次的教学科研人员匮乏、学科研究平台严重不足、在学科建设中民族地区特殊性不突出等问题。为此,采取民族地区高校加强学科建设和学位授权点建设,提高民族高校教学科研整体水平,培养高素质民族地区人才,搭建民族高校学术研究平台,突出民族地区的特殊性等对策,以促进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加强民族地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协调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促进各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以及带动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加快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通过对当前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进行深刻分析,结合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完善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校园文化机构设置、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发挥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的主导作用、打造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网络交流平台等措施,以实现全面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民族地区坚持“三贴近”原则,就是要从民族地区传统道德继承的实际和民族地区未成年人公民道德实际出发,在民族地区未成年人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民族地区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民族精神,逐步树立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民族高校大学生到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在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应用能力过程当中的重要性和作为民族高校进行民族地区社会实践的独特意义,开展了全新形式的民族高校大学生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实践的探索性项目,使学生在提高能力、培养热爱和奉献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上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对民族地区经济、生态、文化的促进和融合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比较民族地区与较发达地区、民族地区城乡之间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差异,结合项目组在民族地区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困境;提出要以城乡统筹的战略发展思路,加大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互动合作的公共服务模式等路径来实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