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解释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科学模型可使科学论证和科学解释的思维路径显性化,从而培养初中学生以模型解释科学问题的科学论证能力.构建模型可培养学生对于空间关系的解释能力;运用过程模型可为解释过程特征提供具象支持;模型想象可帮助学生探究现象的本质;运用类比模型可比较分析复杂的空间变化过程.模型建构与运用可提升学生利用科学论证理解、解释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利用模型探究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有效形式。在科学教学中利用模型可以将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显性化,能使学生体会和感悟到科学探究全过程,使学生养成热爱真理、勇于探求、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品质。  相似文献   

3.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新课程不仅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提倡以人为本,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教学创新,让学生参与创新实验,使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获取知识,提高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开设科学活动课意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学会探索与发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水的畅想》一课围绕“水存在哪里?如何开发和利用水资源”这个中心.运用开放式自主探究模式,启迪学生提出问题,探究发现,研讨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激励,使学生产生奇思妙想,从而立意新颖,创造性发挥,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和乐趣,受到科学启蒙教育。同时融入了对学生竞争意识、生存能力、科技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李秀华 《河北教育》2007,(10):29-30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堂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科学探究活动应成为科学课堂的主体,那如何让科学探究走进科学课呢?我们尝试构建了“探究式”的科学课堂。  相似文献   

6.
小学科学探究课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观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并开展评价的科学探究活动。小学科学探究课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使学生初步习得科学方法,逐步获得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教育要求和教学方式方法。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既可以使三年级小学生亲身体验到探究的乐趣,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又可以使学生逐步提高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8.
实验探究和实验验证都是科学建模的重要环节,通过构建物理模型、理论验证、实验验证、应用推广、方法论提升的一系列环节体会科学建模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建模思维,并利用模型理解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科学建模和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既可以使初中生亲身体验到探究的乐趣。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又可以使学生逐步提高探究能力,文章从多方面阐述了如何在中学生日常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生物教学中,适当地引入一些生命科学发现史上经典的探究性实验,充分利用和挖掘“榜样”资源,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领悟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与精妙,让学生像科学家探究问题一样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1.
一、影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因素 1.学生的内驱力 科学探究的自主性特征,要求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因此,使学生具有强烈而有持久的科学探究的欲望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前提。这就需要激发和发展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2.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复习过程中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时,关注模型建构,外显思维过程与方法,有益于启发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实现在学习中从分析“一个变化”到研究“一类变化”的转变。文章以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科学探究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探究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发生的方法模型,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模型,并将其运用在实际问题研究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可以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课堂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与发展.科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科学知识在生活中升华,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中创造自己的生活科学.  相似文献   

14.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探究、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从而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其中,科学知识的掌握是科学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科学知识包括科学概念和模型(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果说前概念是起点的话,科学概念就是目标。  相似文献   

15.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认识过程,科学探究是学生体验科学过程、理解科学本质、领会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学习模式。新课程倡导合作、探究,注重创设情境,使学生能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更深入地理解科学知识和掌握科学技能,从而实现一些重要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但科学探究是一种全方位的、多侧面的活动,并不局限于课内,课外也可以开展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顺利进行,学生使用的探究材料都是经过教师精心挑选的,简洁实用、可操作性强,材料与材料之间、材料与探究问题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摒除了外在的干扰,这样的有结构的材料能使学生的科学概念得到有效建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如何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探究材料。  相似文献   

17.
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性实验的整合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并领悟科学的本质。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郑海宗 《广西教育》2013,(37):91-91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的方法来获取知识的方式,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在小学科学概念教学中,开展实验探究,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让学生高效地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的机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探究的精神,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如何通过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概念呢?  相似文献   

19.
小组学习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实施好小组学习,合理地利用科学课的优势,能够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健康发展。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性,教师就应走出盲目分组、盲目合作、盲目结束的误区;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努力实现由“单元”到“多元”的转变,由“开放”到“自主”的转变,由“教师”到“学生”的转变;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个人优势、集体优势、合作优势:突出合作探究的深化、活动过程的深化、合作过程的深化。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小组学习中,不断地去播种希望,耕耘体验,收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楞次定律”教学设计为例,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科学地设置问题,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渗透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的科学思维要素,以期使学生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其探究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