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拥有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前列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世界经济、政治和科学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智力源泉和人才摇篮,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估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重点。正确看待并合理利用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估结果,建立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评估指标体系,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世界一流大学排名的作用及其影响,从现有世界一流大学中选取标准化分析参考对象,并用以解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可以为我国双一流建设工程提供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的提出,旨在提升我国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现实选择,是对一流大学发展目标的校正,与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目标相契合。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是一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标志,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对整个国家的科技、文化、社会、教育,都起引导作用。世界一流大学是通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形成的,而且是以一流学科为基础而建成的。在当前"双一流"建设中,我国不同类型高校的目标应该体现多元化的选择,促使高水平高层次大学、普通高校和应用型大学分别朝着"世界一流"的目标努力。  相似文献   

3.
"985工程"与"双一流"建设均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宗旨。以"985工程"和"双一流"政策文本为基础,利用文本分析法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进行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的主导价值取向是为国家发展,政策阶段性目标呈高度稳定状态,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等7个领域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着力点,权威工具则是最常用的政策工具。相较于"985工程"政策,"双一流"政策更凸显了为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强调学科建设的基础性作用,重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社会参与机制构建,采用的政策工具箱也更为丰富。面对新形势,"双一流"建设仍存在重点建设身份固化、弱势学科边缘化、建设成效评价标准异化等风险,政府应通过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分离评估结果与资源配置关系,构建参照性评价标准等途径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植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流大学》是2015年11月6日在《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文章明示,近日正式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认为"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自信的充分表现,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战略举措。"文章分析指出:"综观世界近现代历史,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可以在高等教  相似文献   

5.
以软科公布的2019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与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为依据,对世界一流大学拥有的世界一流学科数量以及世界一流学科在各大学和各学科领域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统计表明:世界一流大学通常在多个学科领域拥有较多的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学科也大多分布在世界一流大学中。近年来,我国高校无论在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上,还是在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上都取得了显著进步。整体上,我国拥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校较多,世界一流大学较少;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拥有的世界一流学科在数量上有一定优势,但学科领域的分布不均衡,世界一流学科主要集中在工学领域。“双一流”建设后续进程中应适当调整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关系,强化学科发展的均衡性,从重点关注一流学科“点”的建设到更加关注大学的综合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关于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纵观当今世界,所有发达国家都拥有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这些大学对本国的经济、科技、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起着重大影响。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到2011年建校100周年的时候,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最近,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并将...  相似文献   

7.
从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追求中可以看出,世界一流大学不忘国家使命和服务社会,但又坚守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世界一流大学不忘教书育人的根本宗旨,但又与学术探究水乳交融;世界一流大学追求卓尔不群,但又相互合作与欣赏。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追求具有普适性和指引性,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国高校要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进,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一流人才。世界一流大学通过创造世界一流  相似文献   

9.
薛莲 《时代教育》2010,(2):24-24
一个国家拥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对于这个国家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大学的建设常常和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中国近些年来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本文探讨了在中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及为此目标我国在大学建设上需要努力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对"学生规模、生师比、研究生比例和留学生比例"等四个大学结构维度的分类,基于THE世界大学排名2019年数据,比较分析不同结构类型世界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化"等四个大学功能维度上的差距。研究发现,具备"小型学生规模、大生师比、中研究生比例和高留学生比例"结构特征的世界一流大学在其大学整体功能发挥方面表现更佳。  相似文献   

11.
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年 ,我国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设想。这不仅是国家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教育工作者的愿望。那么 ,世界一流大学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特征呢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 ,影响世界一流大学创办的有以下几个因素或基本特征 :一是人才培养的社会影响力 ,即培养高层次的人才 ,如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二是师资队伍的社会扩散力 ,即拥有一批大师级学者 ,如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国家科学院院士等 ;三是科研成果的社会转化力 ,即科学研究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甚至改变了人类的某种生存、生活方式 ;四是高额投入的社会回报力 ,即…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点建设一直是党和国家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战略。从全国重点高校到"211""985"工程建设,再从"211""985"工程建设等转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需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中国道路,不能沿袭西方的建设标准,而要依据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路。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既要居于国际学术前沿,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又要立足国情,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刘芳 《林区教学》2013,(11):1-3
人们在研究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时,更多关注的是学校规模、基础设施等硬性指标的对比,忽略了大学精神等软实力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的作用。大学精神贯穿于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整个历程,使其明确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汇聚了卓越的人力资源,成就了一流大学独有的气质和迷人的社会品格,是一流大学的魅力所在,更是一流大学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学习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精神文化,对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重点大学建设到"985工程"、"211工程"的实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在我国实施"985工程"、"211工程"的过程中,出现了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几对矛盾:一流硬件与一流软件、世界眼光与民族特质、政府支持与大学自治、跨越式发展与大学的长远责任、一流大学与研究型大学等.处理好这几对矛盾,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是国家发展的一个新动力源,是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高等教育的重大举措。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世界强国的基础,中国"双一流"战略是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支撑体系。科学界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对其进行客观分类和特征固化,进而合理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评价体系,并以中国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样本对照标杆大学进行实践验证,既可以为党和政府、高校和社会等动态评估"双一流"战略建设进展提供参考借鉴,也可以为中国学界的理论话语逐步转化为世界性实践话语奠定前期基础,更可以为破解世界大学评价难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道路,早日建成世界高等教育中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在辨析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念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世界一流大学是在世界各大学排行榜中稳定排名最靠前的七所大学。分析了世界一流大学的五大共同特征:师资队伍和科研力量非常强大;研究成果众多且影响巨大;培养了对所在国家和全球产生重大影响的众多毕业生;拥有雄厚的财力;拥有充分的学术自由和完善的大学自治制度。认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面临巨大挑战,任重道远,须循序渐进,切不可功利和急躁。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中国拥有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以"985工程"为代表的一系列国家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一流大学建设的步伐,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目前,不少大学在诸多数量指标上已经可以同世界名校一争高下。然而,对比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一流大学高地是国家之需、区域之需、时代之需,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区域发展和创新创造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历史与空间的二维逻辑分析发现,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综合发展下的产物,是知识生产时代世界一流大学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家的统一规划和政策支持的产物。新时代、新阶段,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高地形成和发展的经验,立足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加大“双一流”建设力度;加强国家宏观统筹,协调布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规划;加强大学与城市的融合发展,提升大学的创新与服务能力;努力开创大学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加快形成我国世界一流大学高地。  相似文献   

19.
随着APEC成员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大学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结合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背景,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对APEC成员国(地区)的一流大学进行了全面评价,并得到了总排行、国别(地区)排行、各指标分布等评价结果。APEC成员拥有不少世界顶级的一流大学,其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本文结合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一流大学办学特点、建设要素,探讨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机遇、问题与措施,期望对我国加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