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
徐佳 《辅导员》2014,(15):84-84
<正>网络学习环境是一种支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理想场所,为学生提供了能及时反馈的全面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不断地实验、探究、发现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合理利用网络环境,将改善当前高中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若把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两个系统,学习方式的改进有以下两个主要途径。一、数学课堂学习方式的改进课堂学习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因为这是接  相似文献   

2.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由于学生个体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因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过程及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使不同层次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欢愉,树立自信心,教师有必要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进行分层评价。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堂中,师生围绕数学活动开展启发、探索、互动交流式学习,使学生在经历丰富的思考与实践体验中,获得对自我数学学习的认识,提升信念,形成方法,促进儿童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完善。明晰丰富学习方式的内涵与路径,经历发现、推理、体验三个学习过程的丰富与改进,丰盈具有小学数学特质的学习活动,将静态的教与学活动化、过程化、结构化,是实现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核心素养提升的可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4.
课堂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者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外部条件。实践证明: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得更积极、学得更有效。文章从如何设计数学学习材料、如何提出数学问题、如何选择学习方式三个维度入手,阐述了营造课堂环境的基本策略。通过优化课堂环境,从而进一步激活学生思维,让数学学习在课堂内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5.
袁关玉 《考试周刊》2013,(73):69-70
<正>"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  相似文献   

6.
杨欣 《成才之路》2013,(1):37-37
探究式学习方式是数学课堂中很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是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为学生创设探究空间;设置有效的问题情景;注重学生对探究的过程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7.
所谓体验,是一种亲历亲为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积极参与课堂、参与学习过程的一种方式。通过体验数学学习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因此,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用创造性的教学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法、睿智的问答充实课堂,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获取知识、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精心组织数学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动脑、动口、动手的课堂实践活动,构建数学新课堂。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几点做法。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  相似文献   

9.
赵桂兰 《青海教育》2006,(12):41-41
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是《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个改革目标。而“学什么与怎样学”是新课程下数学教学所应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在探索与交流活动中形成学生自已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能力,改进数学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中参与式学习是让学生学有兴趣,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融进课堂,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进入初中的学生由于教材、环境、个人心理、教师及教法等因素的变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这是成为学生产生两极分化的的很重要的因素,为了使学生可以很顺利得从这个“困难时期”渡过去,初中数学参与式学习则成为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着力点,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相似文献   

11.
武加胜 《教师》2011,(33):41-41
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下,主要任务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前提,把数学课堂建立在合作探究的自我学习方式上来。所以,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建立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这样一个互动的过程中。其作用主要是指导学生之间的活动、交流的过程,给学生自我发言、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我们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也是动力源泉。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兴趣更是不可或缺的促进因素。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一、趣味导课,抓住学生眼球导课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一个好的高效的导课能够从课堂一开始就抓住学生们的眼球,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科目,也是中考、高考的重点科目,中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进行高效数学课堂的建设,不仅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还要通过数学教学教会学生正确高效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当中也能够有良好的能力,在数学高效课堂的学习当中更多的进行思维的锻炼和能力的发展.数学教师在进行日常数学教学时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水平,精心地进行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和形式架构,为中学生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学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比较强,教师教育观念的停滞不前很可能会导致数学课堂教学的沉闷和呆板。随着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推广,学生需要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愉悦、富于激情和趣味的学习方式。数学学习活动本来就应该是生动活泼,并富有个性的过程。如何激活课堂,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呢?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恰当、适宜的环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良  相似文献   

15.
黄建德 《考试周刊》2012,(49):56-57
《数学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单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为实现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行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笔者认为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是众多学习方式中的首选。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主要采用单组前后测的方法,对吉林省长春市某小学的两个数学课堂进行了前实验研究。研究者将课堂环境量表以及课堂观察的结果反馈给实验教师,并与实验教师一起讨论每个班级数学课堂环境的干预方案。经过将近一年的干预实验,研究者对比了课堂环境的改变前后,学生的数学学习表现的变化。结果发现,数学课堂环境的改变能够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数学观、数学学习取向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17.
张士康 《考试周刊》2012,(67):60-60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一种建立在互助合作基础上的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师组织下的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事实证明,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成了新课程改革的有力助推器,它能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可以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优化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并采取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学会自我检测,深化课堂训练,将数学应用于生活,在肯定别人的同时敢于表现自己。信息技术让学生在新时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经历自主学习的过程,积累学习经验,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而数学活动是一种包含有猜测、错误与尝试,证明与反驳,检验与改进的复杂过程。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错误是普遍的,  相似文献   

20.
正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执行力"是指他们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和思考的主动学习能力,是通过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来体现的。高中数学课堂中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培养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动"起来,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执行力"。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学习中,不仅要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掌握,还要通过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方式获得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单纯地依靠对教师解题思路的模仿和对数学习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