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过程中却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珠海市各级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结合其它地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对影响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障碍性因素进行分析,为各级学校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相关规章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目标明确指出:“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根据以上精神,本人在七年级的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学的理念和上述精神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突出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为主要任务。并通过教学加强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内涵,特别注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及坚毅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周强 《江苏高教》2007,(4):153-154
大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是指大学生在学校从事体育活动时发生身体伤害造成重伤、残疾、死亡等重大事故,关于责任追究以及赔偿的法律责任.最近对全国58所高等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得知,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受到伤害事故仍然较为普遍.80%以上的高校都有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受到伤害事故,其中有4所高校发生过严重伤害事故(导致瘫痪),另有3所高校发生过非常严重的伤害事故(导致死亡).通过调查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呈现出多样性、突发性、复杂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1前言为落实体育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结合本地体育活动资源,遵循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他们的认知规律,在体育课堂中引进民族传统体育舞龙,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分析法、数据统计法等,调研大学生对休闲体育的认识态度、闲暇时间以及该期间的活动内容、休闲体育活动频率、体育项目、场地的选择等情况。研究表明:大学生对于休闲体育的了解并不透彻;学生在校期间闲暇时间较为充裕,但是参与休闲体育却很少,主要是受到体育场馆的影响。建议高校加强对大学生休闲体育意识的培养,加强体育场馆建设,为学生参与锻炼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曹瑞成 《考试周刊》2013,(93):116-116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时空,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练习方法和练习难度,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自主学习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自觉性,激发参与活动的热情,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体育学习能力及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7.
高娅娣 《生活教育》2015,(5):102-103,106
当前许多智障学校对智障孩子的体育活动重视程度不足,传统的体育活动器械不适合智障孩子,且活动器材人均严重不足,种类也较为单一。日前我校结合学生实际,根据学生的动作特点,研发制作适宜性的运动器械;根据学生体能层次水平,研发制作挑战性的运动器械;根据游戏测试要求,研发制作实效的运动器械;根据整体发展,设计主题体育活动的运动器械。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健康课评价是指在教学中对师生活动及产生的实际价值作出客观的判断,是对学生学习的行为表现、自主与合作活动、学习效果等内容的评价。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评价方法能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正确评价学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方晶 《考试周刊》2011,(88):141-141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新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当前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树立在生活中进行健康体育的观念,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体育教学良性发展。笔者认为,要想开展好此项活动,必须落实“六项结合”。  相似文献   

11.
体育游戏在课堂中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热身效果,还可以放松学生的精神,释放压力,消除紧张的情绪,从而受到广大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欢迎。而如何将体育游戏法应用到高校体育课堂中,成为当前体育工作者思考的重点。以体育健美操教学作为切入点,结合体育游戏法及其作用,就体育教学法的运用进行设计,并提出相关的注意事项,从而为搞好健美操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兴明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9):112-112,F0003
如何把体育教学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思想品德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等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体育教学能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在体育教学中应贯穿思维活动和体力活动的结合.较为有效的教育方法包括规范训练法、集体训练法、对抗与竞赛训练法、表率示范法.  相似文献   

13.
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健壮的体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大多数的老师会选择让学生们进行自由活动,或者是做体育游戏。体育游戏作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主要活动之一,受到了广大的小学生和教师们的喜爱,体育游戏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们拥有强壮的体格,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肢体协调性,让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并且同时培养学生们团结协作的游戏精神。体育游戏已经变成了小学体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应用使小学的体育教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体育游戏也将小学生从小学体育教育中经常有的长跑中解放了出来。体育游戏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培养的基地,需要结合教育部针对人才培养的最新精神和要求,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并且承担起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创新型人才的重任.目前在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部分高校缺乏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和训练,进而使很多学生在身体素质提升方面有所松懈,这对强化高校体育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传统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结合微信教学模式,探讨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提升高校体育教学人才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15.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被广泛运用,特别是在贯彻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游戏更加受到广大体育教师的关注。但如果运用不当,不仅起不到应有作用,反而造成负面效果。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小学体育游戏的创编与运用谈几点体会。一、精编精用游戏,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体育游戏的编与用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使游戏具有趣味性、教育性、竞争性、群体性和健身性等多种功能,同时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体育游戏的教学中,使学生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得到美的熏陶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体育课程是小学阶段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并培养运动意识的主要途径,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积极意义,在新课改持续推行的当下,体育教育工作面临着发展挑战。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学生自我意识的调整使学生的自主意识较为强烈,他们对体育课程的认知与判断会受到教师的直接影响,电教手段的运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与学习形式,引导学生直观感受体育教育内容,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电教手段的应用价值与实施策略展开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现代健康的含义也包括心理健康这个指标。体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品德教育方面有着它显著的特点,就是寓心理品德教育于体育活动之中,把身心活动的内容与要求、意识与动作、理论与实践等自然地、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活动过程中立即付诸实践,使学生的行为表现直接受到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8.
挫折心理普遍存在于体育教学中,加强对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中挫折心理的研究,有助于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全面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精神,有助于塑造学生个体健康的体魄和完善的个性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体育教学在小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体育教学不但能使学生的个人素质得到提升,还有利于其团体合作、拼搏精神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但就目前来看,很多小学生都存在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是教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活动是人的本能,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在活动中享受自由、快乐,经历艰辛、挫折,在活动中认识世界、感悟人生、健康成长。小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只有在这一阶段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其掌握基础的体育技能,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新课程标准崇尚的体育教学理念是“快乐体育”,而在“快乐体育”中最能在体育活动中体现快乐的便是游戏。但就现阶段而言,很多小学生对体育学习存在抵触心理,意识不到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重要性,因此教师一定要对这一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学内容采取游戏教学方式,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其在课堂学习中快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中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通过体育教学中强化学生合作意识;学校运动会中全民总动员,形成浓郁的合作氛围;课外体育活动主要以俱乐部的形式组织等途径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