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小学的自然教学还存在把自然课上成语文课的通病。这除客观条件外,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教学大纲精神,没有按照自然教学程序组织教学。大纲明明提出,自然课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科学启蒙教育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自然知识,发展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为此,通过自然教学活动,要使学生逐步了解并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为今后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是:问题—假设—验证—结论。自然课四段式教学程序就是依据这个科学基本程序提出来的。四段式教学程序:其一,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其二,针对问题,提出假设。其三,进行实验,验证假设。其四,师生讨论,共同总结。一、激发兴趣,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开始。问题的提出能使学生明确研究内容和教学目的,又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欲罢不能、追根寻底的悬念和效果。提出问题,应该有哪些具体要求呢?①要带有浓  相似文献   

2.
一戒只重结论而轻过程 自然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界的物体和现象的。对于一些常识性结论性的东西——如基本概念、基本性质等,教师应要求学生很好地掌握。“掌握”不等于简单记住结论,要引导学生经历“认识自然现象的科学过程”,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做出结论。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周围的物体和现象,才能发现问题,这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善于思考分析,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通过大量实验,才能知晓假设是否正确,最后得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小车的运动》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3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物体的运动方式》的基础上,对小车的运动展开具体的探究活动。在教学中,以学生喜爱的小车为话题,按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知程序,对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产生问题:“小车从斜面上冲下来,滑出去的距离远近与什么有关﹖”,针对问题,提出各种假设,然后在假设的基础上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搜集证据,得出结论。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对影响小车在平面和斜面上运动的因素进行分析,做出一定的假设;2.能够依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3.能够…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听了一位教师教学“植物怎样‘喝水’”的自然课。课文以小林探究植物怎样喝水为线索,使学生懂得植物用根吸收水分,用导管运输水分,用气孔蒸腾水分的科学,同时使学生了解科学认识的基本程序: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结论。但这位教师却紧扣如下一些词句教学:“小林非常高兴——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他不灰心——小林问老师。”在课堂小结时,老师还特意与同学们讨论了“应该怎样学习小林虚心好学、勇于探索的品质”的问题。而对应该掌握的基本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应突破结论式教学,让学生在“猜测——验证”中主动获取知识。下面对“圆锥的体积”一课的教学进行剖析,以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更多的关注与参与。课例:教学九年义务教育第十册“圆锥的体积”。基本的教学思路是“操作——猜测——验证——结论——应用”。 1.操作。 [学生课前准备圆柱形的萝卜(或黄瓜)、小刀、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小  相似文献   

6.
假设实验法教学探讨——兼谈“植物怎样‘喝水’”一课咸宁市桂花柏墩小学吴雅富(437024)假设实验法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小学自然教学法,在有些自然实验教学中,我运用了这一方法,指导学生按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程序进行,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7.
《转陀螺》是继《小车的运动》、《摆的研究》后又一个让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活动,再一次使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来搜集证据,验证假设。在对比实验中控制变量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我们选择了“强化学生在对比实验中控制变量能力培养”这个专题。针对此,我对本课设置的目标为:1.能对影响陀螺转的时间长短的因素作出假设;2.能设计实验验证假设,自觉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并通过自己亲自验证后,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结论;3.知道陀螺重心低、质量大、形状是圆形时转得时间长;4…  相似文献   

8.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式学习要用探索未知的方法去构建知识。“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和事实,提出猜想或假设,对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构建知识。生物学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开展,以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为前提。由于受学科教学的影响,“实验——探究”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第五册自然十二课《眼睛的科学》依教材的特点,可列为“科学讨论课”型。教材中先后提出几个不同的问题:(1)眼是怎么看到物体的?(2)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怎么都能在视网膜上得到清晰的图像呢(即:人眼为什么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呢)?教师根据科学讨论的基本程序:“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按课文要求让学生进行实验(凸透镜成像),并结合教材的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听了一位教师教学“植物怎样‘喝水’”的自然课,很受启迪。课文以小林探究植物怎样喝水为线索,使学生懂得植物用根吸收水分,用导管运输水分,用气孔蒸腾水分的科学,同时使学生了解科学认识的基本程序: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结论。但这位教师却紧扣如下一些词句教学:“小林非常高兴——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他不灰心——小林问老师。”在课堂小结时,老师还特意与同学们讨论了“应该怎样学习小林虚心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学习方式,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使这些先进的理念得以落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成为教师思考的首要问题。那么,什么是真正有效的学习呢?一、真正有效的学习从猜测开始“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本是科学家研究时的常用方法,在学习方法的变革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猜想验证”,让他们经历类似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较深层面上激发学…  相似文献   

12.
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只是科学探索的一种模拟活动或是科学研究活动的“简约复演”,无论从结果还是从过程看,都不必要也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研究活动本身。因此,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不能机械套用科学探索的程序和技能。但学生的探究活动也要基本遵循“问题-假设-验证-结论”这样一种程序。为了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使探究活动富有实效性,我们要关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进行探究活动的一切条件。  相似文献   

13.
1指导思想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意志力的培养,强调让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方式学习知识。其基本教学程序是“设置问题情境——提出假设——验证和得出结论——内化发现新知识”。教师指导与学生发现相结合,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教师要准备充足的实验材料作为示例,为学生提供观察比较的基础,在比较的过程中得出结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实验课是小学《自然》八种课型中的一种主要的课型。在《自然》第一——六册上都有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其中有些课的教学设计是按照。提出问题——假设答案——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得出结论”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进行的。在这四个程序中,“假设”和“验证”是重要的一环。因为“假设”只有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才能考察其正确与否。在《植物怎样“喝水”》(第四册第十五课)里,课文中的小林首先自己提出假设:植物  相似文献   

15.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自然教学中表述为“通过观察发现问题,经过思考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最后得到经过实验验证的科学结论。”这种思维过程是人们认识自然现象的科学方法,也是科学思维、科学认识的基本程序。在小学自然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认识、掌握这种思维过程和方  相似文献   

16.
“探索——研究”法以“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验证——得出结论”为线索,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适合自然教材的教学体系。下面谈谈我在运用“探索——研究”法教学时是怎样进行课堂设计的。一、设置探索、研究情境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激烈的求知欲去发现问题“探索——研究”法要求教师要为学生设置一些探索、研究情境,鼓励学生去认识、发现、研究问题,但又不是局限于发现问题,而更重视诱发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兴趣。我教学《昆虫》时,先请学生研究自己采集到的各种虫子,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学生众说纷纭,较难统一。然后要学生观察老师的昆  相似文献   

17.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索性实验提供了培养创新精神的最佳条件。探索性实验也存在着从低级到高级的探索层次,可依次叙述为“模仿探索”和“自主探索”,其基本途径仍遵循一个共同原则,这就是:提出问题——掌握问题——制定设想——提出假设——动手实验——验证假设——观察思考——总结规律——再提出新问题。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教学法的提出及特点(一)问题教学法的提出我国教育历来重视问题教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早已认识到问题对学习的价值,指出质疑是学习的源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则从教师职责的角度明确规定了教师“解惑”的功能。古希腊苏格拉底善于用问答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这种方法被称为“产婆术”,说明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着助产的作用。近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从而把问题教学程序化、模式化。现代教学反对“满堂灌”,提倡问题…  相似文献   

19.
“假设——验证”模式是概念形成的又一种形式。为了说明这一模式的主题思想、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我们仍然通过实例“数的整除”的分析来进行描述。“数的整除”这一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整除、约数和倍数等概念。按照“假设——验证”模式的教学思路,教师宜组织以下几个教学环节。第一步,显示例证。教师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个与除法有关的概念。我在黑板上写出一些  相似文献   

20.
马咏梅 《科学课》2008,(5):42-44
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只是科学探索的一种模拟活动或是科学研究活动的"简约复演",无论从结果还是从过程看,都不必要也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研究活动本身。因此,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不能机械套用科学探索的程序和技能。但学生的探究活动也要基本遵循"问题—假设—验证—结论"这样一种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