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必需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他们知道知识是如何组织的.知道如何去寻找与运用信息。在查找信息、确定信息、提取信息、处理信息、记录信息、呈现信息与评价信息等一系列方面拥有事先计划的本领。教育要面向未来.就必需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信息污染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给人类和社会带来了越来越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人们在享受信息所带来的实惠的同时, 却也承受着信息所带来的困扰———日趋严重的信息污染问题。因此, 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信息污染的措施, 从而净化信息市场, 提高信息流通速度、信息处理效率及信息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这个形成师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中,大量的应用是信息资源的利用,包括通过课件的呈现而进行的学习,通过搜索有关知识的信息资源、进行探究和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所进行的学习。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手段,所形成和培育的信息素养主要反映在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方面,而作为现代人所需要的与其他人一起工作所必备的信息素养则缺少一定的培养与提升。远程合作学习正在成为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研究与实践领域,其中必然涉及教师、学生信息素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最大的P2P小额借贷平台陆金所为例,从网络舆情基本信息、网络舆情关联度信息、网络搜索地域分布与人群属性等方面,分析该平台的网络舆情相关信息。从陆金所、拍拍贷和宜人贷各随机抽取200个用户信息,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找出适合陆金所投资者的相关信息。研究结果可为陆金所的网贷投资人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政府、行业监管部门制订相关政策、进行行业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网络》2014,(Z1):41-42
正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前瞻性强、持续连贯的发展规划和计划2001年日本政府制定《e-Japan战略》后,各大学也纷纷制定信息化教学战略。2010年,日本共有764所大学,其中66.6%的大学制定了信息战略,达到509所。这些大学制定的信息战略内容最多的为"计算机、网络的配备以及利用的计划",共有467所,所占比率达到91.7%。其次为"确保信息安全的计划",共有396所,所占比率达到77.8%。其他信息战略的内容包括校内信息体系集中化、教育信息化(推进e-learning  相似文献   

6.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是促进新城区新办公立园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园所保教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泉州市T新城区新办公立幼儿园的调查,分析了该园教师信息化素养现状和信息素养支持系统,提出了五条建议:提升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意识、增增加教师信息素养硬件投入、加大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力度、挖掘教师信息素养运用通道、建设园所信息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7.
问卷调查主要涉及中小学教师的基本教学理念、学习信息技术的条件,以及所处的信息环境、信息意识、信息文化、信息技能、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其中调查的基本教学理念主要涉及中小学教师对教学中的主体、对继续教育的看法等;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条件主要是教师自己拥有的信息设备、学校所提供的信息技术设备、教师所接受的计算机培训的现状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等。信息意识是指教师对教学  相似文献   

8.
所谓信息素质教育就是为提高信息素质所实施的教育。包括自然信息素质教育、心理信息素 质教育和社会信息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学》2002,(10):26-28
这几年闸北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今年更是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5000万。在这次教育信息化系列报道中,我们对闸北区40所学校做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中学24所,小学16所,内容涉及信息环境、信息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期望这份调查报告能处于教育和信息两个领域的学校和厂商提供一些互相参考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朝阳区是长春市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区,有12所中学,25所小学,其中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3所,吉林省电化教育示范校11所。从2002年起,我区的信息教育工作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2005年以来,朝阳区政府和教育局的领导坚持把信息教育作为推进全区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把信息教育工作纳入到教  相似文献   

11.
企业竞争战略信息体系存在着信息污染与信息焦虑等矛盾。信息构建是通过信息空间的结构设计,剥离无用信息,使复杂信息明晰、可理解,运用于企业战略决策。构建企业竞争战略信息流程,包括信息源、信息集合、信息模块、信息地图四种状态及信息收集、信息组织、信息发布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12.
陈谊楠  孙鹏  刘夏 《教育技术导刊》2009,19(10):267-271
为了解海南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以海南高职院校教师为调查样本,从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信息化环境满意度以及信息化培训需求等5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教师对学校信息化环境满意度能正向影响信息化教学意识,信息化教学意识能正向影响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及信息化培训需求,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能正向影响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高职院校应加大信息化环境建设力度,制订相关政策鼓励信息化教学,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但受城乡二元结构与历史、区位等因素影响,也存在"信息资金投入不足,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滞后;信息建设人才匮乏,农村信息管理技术薄弱;农民信息意识淡薄,农村信息运用难度较大;信息服务体系欠缺,农村信息服务水平较低"等现实困境;应通过"加大信息资金投入,硬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培养大量信息人才,强化农村信息人才建设;宣传农村信息常识,引导农民科学运用信息;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村信息服务水平"等途径去应对。  相似文献   

14.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建设的成熟期,人类的社会行为越来越多地依赖信息技术产品,各种各样的信息设备也存储着大量的人类社会活动信息。警察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力量,其工作方式会跟随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而进入信息化警务时代,与之不相适应的是警察的信息化技能水平和信息化意识的落后,以及警察院校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滞后,这就要求警察类院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也需要随信息化警务模式作出新的规划。本文介绍了信息化警务人才培养的意义、信息化警务人才的培养理念和信息化警务课程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谈信息用户的行为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并总结了信息用户在信息行为中所表现出的一些规律性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有:对信息内容的选择性、信息获取方式的策略性、信息行为倾向的复杂性、信息需求满足的自我调适性、信息利用的相关性以及信息能力的结构性等。指出用户是信息服务工作的中心,信息工作者要不断总结其信息行为规律,才能提高信息交流水平。  相似文献   

16.
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信息主体的信息需求表达和信息行为,决定了信息的利用效果。当前关于信息意识的概念模糊,未能体现意识的流动性,使得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表层化、单一化,难以有效指导教学实施过程。明确信息意识概念有助于为相关研究提供一种可操作性的定义和交流理解的框架,为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思想。在心理学意识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信息素养的过程结构和目标结构思想,将信息意识界定为信息主体在信息认知活动中产生的感受及感受积累后形成的对信息活动的觉知能力,由信息行为觉知、信息情感、信息观点三要素和信息需求、信息应用、信息交流三阶段组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该概念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高校开展信息素养培育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信息素养是人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信息心理及信息潜能等多种基本素质有机融合而逐渐形成的信息品质与内在涵养。当代大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存在着诸多缺憾,亟须加强培育。高校要肩负起为国家培育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优秀人才的历史重任,需要按照信息素养培育的内在逻辑,制定信息素养培育的目标,明确信息素养培育的内容,构建信息素养培育的模式,加快高校文献检索课的改革,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信息概念的发展及其哲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用信息概念可由事物的实在状态及其相关规律表示,并可将其划分为狭义信息与广义信息、自然信息与人文信息以及客观信息与主观信息等类型,如通信科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脑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领域的信息及其实际应用情况。关于物信论的哲学意义可以从通用信息的角度在本体论、发展观和认识论的高度展开。  相似文献   

19.
自信息论诞生以来,信息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不同学科对信息的认识、理解与定义各有差异,并由此引发了关于信息本质的哲学思考.与语言学密切相关的信息研究包含三个方面:通信技术中的语言信息编码、语言信息处理以及语言的信息结构.如何将这三者在信息论的大框架下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当前语言信忠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当下,以信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成为信息时代基本素养,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引起广泛关注。笔者结合自身在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过程中的体会,对当前制约教师信息素养的因素,即教育观念、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培训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