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很多教师感叹:我们的学生不善提问,不敢反问。老师们常用每节课最后的几分钟让学生提问,甚至主动询问学生:“你们懂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往往回答的是“没问题”。这种“没问题”恰  相似文献   

2.
贾小飞 《语文天地》2014,(28):32-33
目前,语文课堂的提问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课堂效率。如果教师注重问题的有效性,注意提问方式,将会使学生受益更多,也会让自己更加成熟,成为一名优秀的有影响力的教师。一、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1.无意留白式提问有的教师会习惯性地问道:“两只黄鹂鸣什么?”学生一齐回答:“翠柳,”“一行白鹭上什么?”学生高兴地回答“青天,”……这种无意留白式提问,教师只想复习一下或只是随口一说,本来没有问的意思,但是学生的热情高涨,配合  相似文献   

3.
美术课作为一门艺术课 ,除了提高学生艺术欣赏水平 ,观察能力外 ,还应着重学生艺术情操 ,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教学中 ,我始终抓住将思想品德教育渗入到学习中这一主线 ,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悟 ,在悟中有所学。比如我在上四年级第七册第三课《画画祖国的古建筑》中 ,在组织教学后 ,我将课题板书在黑板上 ,让学生先看书 ,然后提问 :“我国古建筑有哪些 ?”学生立刻积极举手回答 :“有楼阁、牌楼、殿宇、塔、亭等建筑。”然后马上又提问 :“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 ,在我们家乡乐至有什么古建筑呢 ?”同学们立刻叽叽喳喳抢着说 :“公园里有亭子 ,南塔…  相似文献   

4.
卷舒自如的云彩因风而动,涌动荡荡的河水因流而行,无拘无束的思考因自由而敞开。传统教学中,教师提问题、学生找答案的问答式教学关闭了学生自由思考的闸门。在学习比喻修辞的一堂教学中,一个学生给我的尴尬让我改变了师问生答的提问方式。讲完比喻的基本知识后,我提问他,“什么是比喻句?这个苹果像红苹果是不是比喻句?为什么?”我开始了自己精心设计的由浅入深的启发和提问。他居然很不屑的甚至很懒散的回答我“不是,之所以不是,是因为它不是比喻句。”课堂上哄然大笑。我没料到他竟然这样回答老师的问题,眼中的怒火射向他,而他露着一丝不…  相似文献   

5.
[案例]一、认识四边形1.让学生说说地砖和黑板的面各是什么形状。2.出示卡通人物,提问:长方形、正方形还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叫什么呢?3.请学生分别拿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纸片摸一摸,再提问学生摸完以后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小组交流,教师补充)  相似文献   

6.
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的思维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习。新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但数学问题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很抽象,很难理解。刚开始,我请学生看图提一个问题,有不少学生不问自答,如:图上有4棵树,树上有9只鸟。怎样才能让学生体验什么是问题呢?我采用“走出去”的方法,即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观察、提问。到校园里走一圈,让学生认真观察校园里有什么,有多少。回到教室后,我先问:“学校里有几个滑梯?”学生齐声回答有7个。我接着问:“你能向同学或老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有了现实体验…  相似文献   

7.
笑话二踢脚     
反例学生:老师,潮湿的东西在太阳下晒晒就能干,对吗?老师:是的!学生:那我身上的汗怎么越晒越多呢?抽象画美术老师让学生们画一幅抽象画,一个学生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你画了什么?学生回答:我画的是羊吃草。  相似文献   

8.
一、创设有趣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欲望在教学《浪花》这一课时 ,我先在黑板上板书出课题 ,然后问学生 :“看到‘浪花’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有的说大海 ,有的说波浪 ,还有的说沙滩贝壳之类的 ,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这时我告诉学生 :“老师今天带你们到海边去看浪花 ,去和浪花交朋友 ,好吗 ?”接着播放有关大海的录像片 ,边看边提问 :我们到哪了 ?谁在沙滩上呀 ?她在沙滩上干什么 ?等一系列问题 ,学生们兴奋地举起手要求回答。这时我告诉学生今天所学的课文就是说浪花和小女孩在玩什么。通过引导性的提问 ,激发了学生主动求…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提问方法有如下几种.一、识记再现、扎牢双基的提问.这类提问的目的是巩固双基,其途径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教师讲授的相应内容.回答问题,以巩固基础知识和熟练基本技能.例如:什么叫做比的化简?比的化简的依据是什么?用什么方法?结果怎样?  相似文献   

10.
一次老师要求用"有……有……还有……"造句。一学生是这样写的:昨天去奶奶家,奶奶给我拿了个鸡腿,我吃完了问奶奶还有吗,奶奶答:"有,有,还有!"上地理课老师提问:在地球外面那一层是什么。班里有很多人举手,连平时考试不及格的我也举了手,老师和同学都很惊讶。老师跟同学们说我难得一次举手,由我来回答问题,也让他们给了我  相似文献   

11.
独立学院已存在10多年了,最近还有学生问我:独立学院是怎么回事? 学生的提问是最能促进思考的,没有什么职责比回答学生之问更重要了.再说,这10多年,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独立学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相似文献   

12.
在我的教案中,最典型的问题是:它的定义是什么?有哪些组成成分?有什么类型?学生们会用正确的语言来回答我的问题。我对此感到欣喜,并要求他们记住这些课本上的定义和概念。但每一天都会有学生问我:"为什么我们必须记忆这些毫无意义的废话呢?我清楚地意识到,我的教学可能遗漏了某样东西,那就是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回答来引导提问。  相似文献   

13.
<正>学生为什么而阅读?提到这个问题不禁让我想起一件事。一次批改五年级的期末试卷,有一道类似的题:你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是什么?你觉得课外阅读有什么好处?在二百五十多个学生当中,除了十几个学生回答阅读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之外,其他的学生无不回答:课外阅读可以积累更多的好词好句,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样才能考高分。很明显,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课  相似文献   

14.
四大元素     
《初中生》2014,(4):48
正老师提问:"谁能答出自然界的四大元素来?"学生回答:"我知道。就是火、空气、土壤……"他再也答不上了——第四种元素应该是水。老师提示他说:"还有什么,你想想看,我们是用什么东西洗手的?""我知道了,是肥皂。"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  相似文献   

15.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使我真正理解它深刻内涵的是一节至今让我难以忘却的美术欣赏课。我是那一节课的主讲者,课题是欣赏唐代人物画《簪花仕女图》。当我正讲在兴头上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突然提问:“老师,簪花仕女可不可以写成戴花仕女呢?”我顿时语塞,一时找不出恰当的话语来回答。是啊,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不容我简单回答的问题,我只好告诉这个学生待我查找资料后再作解释。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现以小学数学第九册“圆柱的表面积”一课为例,谈谈我是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 1.观察:揭示课题后,拿出各种不同的圆柱体让学生观察。提问:它们的上下两个面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而且两个圆同样大。教师再问:“你见到过的物体,还有哪些是圆柱体?”学生答后,教师小结:我们所讲的圆柱是直圆柱,大家刚才说的上、下两个面  相似文献   

17.
快乐加油站     
还有菜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公开课,老师提问:“各位同学,有谁知道长度的单位是什么?”这时,班上最乖巧的一个同学举手要求回答,这是课前老师安排好的,当然是他回答了。“老师,是米!”“不错不错,请坐下。”“可是,有谁知道还有什么呢?”这时候,平时学习最落后的同学也举手,老师有点激动,虽然没有事先安排他,可是老师觉得不应该有歧视,决定给一个机会。“老师,还有菜!”懒学生造句一个学生十分懒,造句不爱动脑子。老师要他用“仿佛”造句,他就写:“我爸爸的小名叫王仿佛。”老师叫他用“特殊”造句,他就写:“我爸爸的小名叫王特殊。”…  相似文献   

18.
启发和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问题,而且也是教育思想的反映,科学的提问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怎样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我常常从下面几点入手。 1.正确审题。弄清楚问题的要求,才有可能准确地回答问题。课堂上,学生之所以会答辩所问,主要是还没有真正搞明白究竟“问的什么”,就急忙去作回答,因而答不到点子上。所以我提问时,常常不急于让学生回答问题本身,而先引导他们认真地审题,搞清问题属于哪种类型,提问的范围,重点是什么等等,特别要求他们把握题目的关键词语。我常用比较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我有更多的时间、更长的跨度走进学校,带着问题亲临课堂现场,进行课改调研。几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也引起了我的思考:除了排名,我们还有什么谈资?除了习惯,我们还应关注什么?除了创新,我们还要坚守什么?现象一:不一样的毕业班某初中九年级课堂:语文老师在讲一篇课文,讲到某处,让学生记下来,说是考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观摩课堂教学时,常常遇到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某某一词有什么作用?某某一词有什么好处?某某句子的作用是什么?某某句子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等等。对这类问题,学生的回答常常不尽如人意。我曾在学生中做过调查,大多数学生不是不会,而主要是不知从何处着手,因为提问过于笼统。如果教师把问题细化,变笼统为具体,一一提问,让学生按顺序回答,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作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