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胡瑗“分斋教学”思想首开“明体达用”先进教育观的先河,首创分斋教学制度,倡导“因材施教”、“分科教学”、“实地考察”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人格感化。其思想的深邃对今天教育工作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瑗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胡瑗厘清了治理国家与发展教育的复杂关系.首开“明体达用”先进教育观的先河.首创分斋教学制度,提倡“因材施教”与”亲历游学”等教学方式方法.形成了融洽的教学双边氛围。胡瑗教育思想与实践主要有三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创新.只有在继承过去的同时不断地创新未来,才能不断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前进;二是尊重事物发展客观规律.以理性思考来决断达到目标的方式方法的科学态度;三是实干的实践精神。内化“明体达用”教育理念.就要找准与现实的结合点,创新内涵.抓好德育与教学两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胡瑗"明体达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瑗顺应宋代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的发展需要,在继承儒家教育传统基础上,创造了“苏湖教法”。胡瑗把“明体达用”作为“苏湖敦法”的核心,以此选育人才,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胡瑗的“苏湖教法”成为了宋代主流的教育方法,胡瑗的“明体达用”也成为了宋代主流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急剧变革的今天,我们从哲学的角度审视胡瑗“明体达用”的社会价值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胡瑗教育思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瑗教育思想丰富。其“成天下之材在教化”、“明体达用”等思想和首创分斋教学制度时后世影响较大。教人有法,与学生亲如父子。是胡瑗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胡瑗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时令天教育工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瑗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在继承儒家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苏湖教法”。胡瑗提倡“明体达用”的教育目的,创设“分斋教学”和主副修制度,强调“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并且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育管理。胡瑗的教育思想具有创新精神,对当时及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北宋教育家胡瑗主张教育社会功能论,培养“致天下之治”的人才;提出“明体达用”的教育目的论,培养通经致用的人才;首创分斋教学制度,培养学有专长的人才。胡瑗的实科实学思想不仅示范于当时而且垂法于后世,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树起一座丰碑,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启蒙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实科教育思想的发展起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胡瑗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学者和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为国家发现和培养人才 ,从治国利民的实际出发 ,讲究学而致用。他对我国古代教育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创立了“分斋教学”法 ,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并把音乐和体育教育溶入教学的过程之中。胡瑗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 ,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作为对“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均产生过重大理论影响的思想家、书院教育家,李觏充满“庶民”特色的“礼”论以及他以“礼”论为基石的书院教育思想,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学术、政治影响,并且在教育价值取向问题上取得了理论上的突破,使庶民不再是单纯的“被教化者”,而在属于自身的教育需求方面有了真实的价值担当。这反映在他与胡瑗关于“民之于礼也”问题的争论当中,这一北宋书院教育史最重要的公案使得李觏与胡瑗以及后世理学家在教育价值取向上的理论分歧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以严治校是胡瑗教育管理的重要特色之一。一方面胡瑗以礼治教,以礼治学,用严格的礼制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另一方面胡瑗科条备具,严立规矩,制定了严格的学校管理制度对学生的行为加以约束,并写有著名的《学政条约》,为宋代及日后最高学府的管理提供了准则。当然,胡瑗的“严”并不否认对学生的关心,他把“严”与“爱”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胡瑗是宋初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其“苏湖教法”的内涵十分丰富。胡瑗把“明体达用”作为“苏湖教法”的核心,以此选育人才,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研究胡瑗的“苏湖教法”,有利于我们对当下的大学生进行革命理想教育、个性教育和素质教育,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刘古愚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无论是对教学形式、内容、方法还是管理制度的改革,无不体现了其“崇实”精神。而这种“崇实”精神,正是今天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要学习的。  相似文献   

12.
老子创立了以"道"、"自然无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老子设教讲学,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本文对老子在教育理念、教学、教师和学生四个方面的思想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借以对当下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及其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老子创立了以"道"、"自然无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老子设教讲学,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本文对老子在教育理念、教学、教师和学生四个方面的思想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借以对当下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及其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探索与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创立,即在杜威“做中学”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了职业教育思想;其次是丰富内涵.即源于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的理性选择与判断,构建了系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成为当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准则;最后足升华.即在引入创造性教育理念之后,形成了“教学做合一”的创造教育思想,为教育创新提出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活教育”理论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精华与核心,也是他经过长期研究、实践的经验总结。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对中国近现代教育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他富有创造性的儿童教育思想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教育思想进教师教育课程,是指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核心教育思想作为课程或专题列入教师培训理论学习内容.《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论》网络课程是基于任务驱动设计,按认识陶行知、阅读陶行知、学习陶行知等活动形式设计,学员按学习活动进行学习、交流讨论、完成作业,系统地认识和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一旦进入教师教育课程,校长教师都会自觉主动地接受陶行知,并把陶行知教育思想带进学校,带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以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投身教育事业长达四十余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博大精神的教育思想。《论语》一书,最集中的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也为后世所传诵。作为教育类专业的学生,既学孔子,其教育思想是重中之重,努力的汲取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以更好的为当今的教育服务是很有必要的。文章从孔子对教育、对学生、对教师的见解与观点三个方面,并结合亲身经历来解读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并分析当今大学教育之弊病。  相似文献   

18.
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是其指导北大改革的教育理念,"教授治校"思想是其北大改革内容中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阐释二者的辩证关系除了更加清晰地理解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内部关联性之外,更能理清蔡元培改革北大的整个精神脉络,深化对当今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大学定位和管理模式民主化改革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9.
王宏 《培训与研究》2009,26(9):104-106
与新文化派重实用而轻人文、重现代而轻传统的教育思想不同,吴宓提出培养"博雅之士"的"通才"教育的思想,其目的是为建设中国新文化造就既能会通中西,又有专业的新人才。吴宓的教育思想以柏拉图的"一多并在"为哲学基础,秉承传统儒家的教育思想,并以白璧德新人文主义为新的视野,指出教育的本质在于"学以为己"、"教以成人",故而吴宓非常注重教育在涵养人性、培植道德、救国经世方面的伦理作用,在他的教育思想中传达出传统儒家和新人文主义改良人心、提倡道德的主张。  相似文献   

20.
在对王阳明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阐述的基础上,对其教育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认为“致良知”是王阳明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目标;“明伦”、“德教”是王阳明教育思想的根本内容;“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是王阳明实践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实践教育教学的根本方法;“趋向鼓舞,中心喜悦”是王阳明儿童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礼乐教化”、“敦厚风俗”是王阳明社会教育思想途径与目的。继而文章在肯定王阳明教育思想的实践绩效和历史影响的同时,认为其教育思想对于当今的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建设、教育文化发展等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