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即“教是为了不教”,他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初中地理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地”,更要让他们知道“理”,从而使他们不仅能够认识各种地理事物,  相似文献   

2.
刘莉丽 《教师》2014,(12):99-99
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能自主地去学习、会学习一辈子。“教”是手段,“达到”是过程,“不需要教”是目的。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主动参与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3.
一、地理教材的概念1.地理教材是“学”的材料,而不是“教”的材料教材本不应该姓“教”而应该姓“学”,教材是为学生的学而编的。因此,必须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从他们学习的需要出发,使地理教材编得富有  相似文献   

4.
一九六三年,我父亲(叶圣陶)提出:“教是为了不教。”后来他作了补充,先改成“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最后改成“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句话里,“不需要教”是目的,问题在于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老师应该明白,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你要尽一切力量启发他,引导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练好自学  相似文献   

5.
林四清 《广东教育》2003,(12):37-37
善教者少教甚至不教。教者取得的是“道”的地位,“道”生万物,而“道”又不直接生万物。在教学中不给学生过多的干预,而给他们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就会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妙境界,学生的学习天性就会喷发出来,就会产生我们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教少学多是一个原则。教并不是具形具体的灌注或传授,它应该包括双边的活动,牵涉到人的心理、生理、兴趣,联系着不同的内容。教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得“道”,尽可能少干预,让学生多选择。教师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方能达到“不教而教”的教学境界。一、“交尺子”的有作为,“用尺子”的不作为“…  相似文献   

6.
1 不教是为了教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目标是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即“教师不教” ?“不教”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值得我们研讨的问题 .“不教”不等于撒手不管 ,不等于“放羊” ,“不教”的目的是“为了教” .中国传统武术讲究拜师学艺 ,开始师傅并不急于传授徒弟功夫 ,而是让他们干挑柴、担水、打扫卫生之类的杂活 ,两三年以后当徒弟学习动机极强时才开始传授 ,这样 ,徒弟才能学到武术的精髓 .日本的儿童教育家铃木培养出了许多儿童音乐天才 ,他教幼儿弹琴的方法有个…  相似文献   

7.
赵静 《新疆教育》2013,(13):54-54
地理的教学目的,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而地理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本文就新课程改革中地理老师在课堂上教态的变化谈变自己浅显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新的课程标准认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教.”知识是现成的历史经验的总结,而“会学”则是人人终生受用的资本,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会学呢?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足自能渎书.不待老师讲”。语文学习的过程就足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和学习方法的养成过程。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教给学生能够点石成金的手指。指导他们在实践中去发现知识的真滞。养成习惯、掌握方法,会让学生受用终生。因此.使学生学会自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以受独立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这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之一。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会”容易,而“会学”则难,“会学”的关键在于“会想”,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法的优化组合,使学生从教师的知识传授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自学辅导法就是在教师的辅导下。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等资料,独立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办法,也是达到上述教学目的的较好方法。下面,就以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六节“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性”为例,谈谈这一教法的应用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地理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纵观古今中外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或发明家,他们的成功都是从浓厚的兴趣开始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关键。基于以上的认识,本人在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地理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纵观古今中外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或发明家,他们的成功都是从浓厚的兴趣开始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关键。基于以上的认识,本人在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我们今天对学生的“教”是为了今后的“用不着教”。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教的学生,今后他们能运用我们教给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的能力,自己能够去学习新的知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认为应该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放手,放手,再放手。 一、放手让学生掌握学法 吕淑湘先生有句话:“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我们教师就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  相似文献   

14.
我通过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归纳出几种激趣方法。一、讲好“序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序言”是学习地理的导向。讲好“序言”课,不仅可以给学生留下学习地理课的清晰轮廓,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地理的目的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序...  相似文献   

15.
<正>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所谓教学,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叶圣陶先生亦认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以上两位教育大师早就提出了要教会学生学习的问题。下面谈谈如何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  相似文献   

16.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途径。然而,很多教师很难、甚至没有办法教好学生,为此,他们一味不断地进行“教”,却很少思考为何难以“教”会学生,学生如何才能“学”会。“友善用脑”理念恰恰给教师带来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教学中,有时会发生一些使语文教师很不愉快的事情:辛辛苦苦地备好课,学生不买你的账。上课时有的看课外书,有的做数学习题。有的学生甚至无所适从,他们感到语文课没意思。原因何在?有的老师会气愤地说:“学习目的不明确”,“重理轻文”。应当承认有这种因素,但是,仅仅用这一原因就能解释清楚吗?我们的教学方法呆板,学生没有新鲜感,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吧。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卢梭也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王筠在《教童子法》中说:“人皆寻乐,谁肯  相似文献   

18.
在物理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物理与其它学科相比难学。 究其原因,还在于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笔者认为“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方法是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未来现代化建设和新技术革命的需要。所以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会学。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教学中,地理课似乎就是抽象难懂枯燥无味的代名词,学生也似乎畏难不乐学。但新课改又要求使学生快乐学习,地理教师如何才能创造“快乐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触地理,达到“爱学”“会学”“学会”的目的呢?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学地理。  相似文献   

20.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句名言。现在这句话则成为了推行素质教育的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可分为两部分,即手段和目的,教是手段,不教则是目的。也就是说经过教,待学生学会后,就达到目的,就可以不教了。这里涉及两个概念,一是“学会”,二是“会学”,学会强调的是结果,会学强调的是探索过程的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既会学习现实世界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