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苏云金芽孢杆菌及其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云金芽孢杆菌 (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自 1 90 1年发现以来 ,一直在微生物学、昆虫学和生物化学等方面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由于Bt能形成对许多昆虫具特异性毒力的杀虫蛋白 ,因此从 1 959年开始Bt已被制成杀虫剂防治鳞翅目害虫。近 1 0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技术的成熟和发展 ,使人们增加了有关晶体形成的分子生物学知识。Bt的杀虫活性主要是其能产生含有杀虫晶体蛋白 (ICPs)的伴孢晶体。一些杀虫蛋白基因 (又称cry基因 )已经成功用于转基因抗虫植物中。本文将从Bt微生物学、Bt制剂在害虫防治中以及Btcry基因在转基因抗虫植物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人体胃液中盐酸功过的探讨无锡市江溪中学(214027)徐瑞生化学教师在讲授酸或卤族元素时,一般都提到人体胃液中存在盐酸,主要功能是帮助消化,教材中另有一句“盐酸有酸味,一有腐蚀性”.人体内的盐酸来源和去路怎样?既然有腐蚀性为何不腐蚀肠胃?在人体内有何...  相似文献   

3.
<正> 目前对萎缩性胃炎、胃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内镜及病理组织学等形态学方法,而对胃液成分多指标检测研究甚少。作者等通过镜下直接采取空腹胃液,同步测定胃液中 pH 值、游离酸、蛋白酶、粘液、胆汁酸、DNA 等6项指标,以显示萎缩胃炎、胃癌时胃液变化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应用高压电激法,把载有表达不同杀虫谱晶体蛋白基因的两种质粒同时转入晶体缺陷型的BT菌株,或者把载有表达单一晶体蛋白基因的质粒转入不同亚种且产生晶体的天然BT菌株中,通过生物测定法,快速而简便地筛选出杀虫谱扩大及杀虫毒力提高的重组菌株。所筛选到的菌株产生的伴孢晶体,同时对鳞翅目及双翅目昆虫幼虫有毒杀作用,并且重组菌株所产生的伴孢晶体的形状有异于其出发菌株的伴孢晶体。  相似文献   

5.
苏云金杆菌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微生物农药,对此菌的研究一直久经不衰。本文简要介绍了苏云金杆菌的发现,不同类型对昆虫的毒性、伴孢晶体的分离纯化以及晶体组份的毒性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从柑橘的枝,叶,果实中分离培养出20株内生真菌,经形态特征鉴定它们分别为镰孢属(Fusarium sp.)、曲霉属(Aspergillus sp.)、毛霉属(Mucor sp.)、青霉属(Penicillium sp.)、葡萄孢属(Botrytis sp.)、盘多毛孢属(Pestalotia sp.)及3株不产孢子的未知菌株,各个菌属都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以硝酸铋[Bi(NO3)3·5H2O]和钨酸钠(Na2WO4·2H2O)为原料,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辅助水热法成功合成了B2WO6晶体,并用XRD、SEM、IR、Raman、UV—vis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呈圆饼状形貌,属于正交晶系B2WO6晶体,平均晶粒尺寸约89.5nm。样品可见光降解罗丹明溶液(1×10^-5moL/L)表现为准一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为0.03111min^-1,光照60min时的光降解率可达91.6%。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Langmuir单层膜对碱式氯化铜晶体的成核和取向生长的调控作用.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技术对晶体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和观察.结果表明,在生物单分子膜诱导作用下,可以获得花生状的碱式氯化铜晶体,且主要沿(110)晶面取向生长.并进一步探讨了生物单层膜在晶体生长上的调控机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分离到的2株能完全降解联苯胺的黄孢展齿革菌属,考察外源物质对该菌株细胞生长和降解联苯胺的影响,并对不同温度、pH值、接种量以及不同联苯胺质量浓度对菌株的生长和联苯胺降解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pH7.0、接种体积分数5%、35℃、40h条件下对质量浓度500mg/L的联苯胺的降解率达到了98%;添加不同碳源、海藻糖和蛋白胨能够促进菌体生长;以麦芽糖、酵母粉作为外加碳源时,能够增大OD-16对联苯胺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10.
以丁二酸(SA)和1,4-丁二醇(BD)为原料,采用双催化剂,通过本体熔融缩聚反应,合成得到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研究了催化剂的用量、助催化剂与主催化剂的摩尔比对相对分子量和反应时间的影响以及PBS在土壤培养液和堆肥培养液中的降解性能.通过GPC、1H-NMR对合成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构和热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催化剂合成的PBS相对数均分子量较高,可达8万以上,分子量分布在2左右;催化剂用量0.115mmol,助催化剂与主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1时,反应条件为最佳;降解实验说明产物在堆肥中具有良好的降解性,在土壤培养液中具有降解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复方岩白菜素缓释片的稳定性。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原料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对供试品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和加速试验及长期试验,并考察外观、含量、释放度、降解产物的变化。结果:在考察期内,复方岩白菜素缓释片外观无变化,含量、释放度基本不变,无降解产物。结论:本品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蓝花参(Wahlenbergia marginata(Thunb.)A.DC.)内生真菌的种类,对蓝花参植物的茎、叶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获得10株内生真菌,表明蓝花参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较为丰富;其中产孢特征明显的4株经形态学鉴定分别属于大果粗孢曲霉属(Liliputia Boud.et Pat.)、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裂殖酵母属(Schizosaccharomyces Linder)双足囊菌属(Dipodascus Lagerh.)。  相似文献   

13.
利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降解茜素红溶液,考察了放电电压、电极面积对降解率的影响和降解过程中茜素红溶液TOC、p 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增加电压有利于降解的进行;延长降解时间,溶液p H值先下降后趋于稳定;随着降解产物深度氧化的发生,溶液TOC呈现下降趋势;对降解产物进行气质联用分析表明,茜素红降解产物中存在醚、醇等小分子有机物;经过DBD处理20min后,溶液TOC质量浓度降为17ⅹ10-6。  相似文献   

14.
酞酸酯是一类普遍使用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作塑料的增塑剂,目前在环境中已经大量存在,由于其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引起广泛的关注。综述了近年来环境中酞酸酯类及其降解产物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现阶段主要有液-液萃取(LLE)、固相萃取(SPE)、固相微萃取(SPME)、固相膜萃取(SME)、液相微萃取技术(LPME)、超临界萃取(SFE)和衍生化技术等7种酞酸酯前处理方法;介绍了酞酸酯及降解产物衍生化技术的应用研究,并提出了前处理技术应用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采集的400份土样中分离、鉴定和保存捕食线虫真菌200多株,分属于3个属13种,并从生长能力、捕食活性等方面初步进行了应用价值评估。爪哇节丛孢Arthrobotrys javanica、厚皮单顶孢Monacrosporium eudermatum 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优势种,SW-4菌株(少孢节丛孢A.oligospor)和MY-2菌株(爪哇节丛孢A.javanica)具有进一步开发为生防菌株的潜能。  相似文献   

16.
《化学教学》97.10期“变质碘化钾(测的再利用”文中,作者对变质碘化钾(钠)固体药品通过洗涤而将其变成较纯晶体的方法,已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本人赞同其对固体的提纯方法.但依据其法通过洗涤仅能得到约一半较纯碘化钾(钠)晶体,而清洗后的另一半(多数是KI)却被作为废液弃去,这实在大为可惜.本人现就被作为废液而弃去的混合溶液(主要含KI、I_2)的再利用作一补充,以使“变质碘化钾(钠)的再利用”更完善.方法及说明如下:(1)将洗涤固体后的混合液(含KI、I_2)进行预处理,即若混浊时,先进行过滤(溶液不混浊,可…  相似文献   

17.
利用白萝卜和小白菜两种蔬菜汁液中的生物分子诱导碳酸钙介观晶体(介晶)的生长,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衍射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白萝卜汁液中生成了菱面体形和球形的方解石型碳酸钙晶体;而小白菜汁液中则产生了球形的方解石和球霰石型碳酸钙晶体。对所得产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表明它们是在蔬菜生物分子的调控下通过非经典的结晶途径形成的碳酸钙介晶。  相似文献   

18.
熔化和凝固是学习物态变化最具代表性的内容,掌握好这节内容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对后几种物态变化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如何利用图象帮助我们学习熔化和凝固呢?下面我们就从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国象(见国1和图2)来了解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先对图象曲线逐段进行分析,例如图1中的AB段:这一线段随时间的增加域者理解为不断吸热)物质温度不断升高,表示固态物质在此过程吸热升温;BC段:这是一段与横轴(时间轴)平行的线段,是晶体熔化过程,它包含的意思是:①图象中时间逐渐向右移,说明这个过程不断吸热.即晶体熔化时是不断吸热的,吸…  相似文献   

19.
以(NH4)2SO4为唯一氮源,经富集培养、平板涂布分离及平板划线纯化、摇瓶复筛等方法,从当地养殖池水体中分离、筛选氨氮降解菌。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对其进行归属鉴定,并研究其降解特性。通过对初步鉴定归属为沙雷氏菌属(Serratia.sp),命名为N-2的氨氮降解菌降解特性的研究,得到其最适降解条件:N-2利用(NH4):S04作唯一氮源时,最适碳源为蔗糖,降解温度为32—37℃,pH为7.0。在最适条件下,当NH4+-N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L时,该菌培养至72h氨氮降解率可达97.4%。结果表明,该菌为高效氨氮降解菌,这种土著微生物在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以氯化锶、钛酸丁酯为原料,以CTAB为模板,固相合成锶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I—IR)对样品进行表征.并以xPA—VII型光化学反应仪对茜素红进行可见光降解.结果表明,锶离子已进入TiO2的晶格中,锶掺杂二氧化钛(Sr/TiO:)样品的晶粒尺寸在7—20nm之间,Sr-O-Ti键的弯曲伸缩振动峰为l089cm-1,并改变TiO2表面极性.Sr/TiO,样品对茜素红水溶液具有很强的可见光降解能力,在温度200C、pH为7的条件下,20mg/L的茜素红水溶液60rain内的降解率达98.2%,远高于纯TiO,的降解率(2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