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建构学校德育新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德育作为专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必须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必须遵循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目前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知识经济初露端倪 ,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青少年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面对学校德育实效低下的状况 ,德育工作者必须对传统德育模式予以扬弃 ,探索建立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和学生品德发展需要的新模式。一、从“伟大”走向“平凡”我们的教育沿袭了传统的“精英”教育的做法 ,在学校德育中表现…  相似文献   

2.
道德价值观的结构及其教育模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的浪潮冲击着学校德育,也冲击着每一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每一个人的道德价值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德育应该怎样适应变化了的社会大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摆在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严肃课题。本文企图从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的培养的角度,探讨道德价值观的心理结构及其教育模式,为德育理论的建设和学校德育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深入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利益关系、目标追求、价值观念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开始出现多元化趋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面临着一系列深刻而又沉重的变迁。今天,学校主流道德教育内容与学生自身“亚道德”体系的冲突日益明显,社会全方位信息攻势和校园内几十年相对不变的德育教材产生巨大落差,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求和束缚重重的传统德育观念难以顺利接轨等等问题都严峻而又客观地摆在了德育工作者的面前,尤其是中小…  相似文献   

4.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方式,全面提高学生思想素质,这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迎接这种挑战,就需要我们积极进行德育探索与创新。一、调整德育目标和课程设置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要“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培养目标要体现时代要求”。而传统德育内容大一统,教师难以根据本校学生特点来选择,它不仅狭窄、空洞,有的内容还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痕迹,明显滞后。如它偏重社会需要,只重“责任”教育,强调对学生的约束;而忽视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忽视“权利”教育,忽视对学生的尊重。这种单纯强调“遵循”与“…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文晓 《教育探索》2003,42(6):96-98
我国学校德育因忽视学生主体性而呈现灌输式、规范式德育模式,灌输式、规范式德育模式导致学校德育步入困境。强调学生道德学习活动,赋予德育活动以高尚品位,建立“爱”的德育模式、将帮助学校德育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6.
当今的教育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学校德育的对象是跨世纪的一代青少年,他们生活在新的时代,拥有他们自己独有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因此,我们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覆盖不到位,落实不到底,出现不少“盲区”。对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积极探索新途径,采取新方法,扩大学校德育工作的覆盖面,消除“盲区”,全面育人。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学生自然成为教育的重点。在这方面,各校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教师面临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面临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作为培养跨世纪新型人才的学校,如何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的要求,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思路,从而培养素质优良的人才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从现实需要出发,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应以人的塑造为中心,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是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张华 《天津教育》2006,(9):19-20
全球化和信息化是当今教育面临的双重现实,21世纪的学生与社会、与全世界的联系将更加广泛而紧密,学校的“围墙”将越来越只具有“形式意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发生了改变,知识的垄断、教师的权威均受到挑战,学生知识的获取、经验的获得、观念的确立等将更多地得益于社会而不是学校。特别是在互联网上,各种思想都可以跨国界、无障碍地进行交流,思想藩篱几乎不复存在;不同的社会文化、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都云集网上,这对传统的相对封闭的学校德育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社会道德问题层出不穷,“道德滑坡”成为国人的普遍忧虑,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道德问题,就是个体过于强调自身利益,而对他人、社会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这一问题清晰地折射出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实践的一大缺陷,即不重视责任教育,忽视对未来社会活动主体责任意识的培养。因此,改革现存学校德育模式,加强和完善责任教育,培养出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社会主义责任公民,是当前以至今后学校德育的一个重点,是每位德育工作者的一个现实任务。一、科学把握现代社会的责任范畴“责任”是一个古老的道德范畴,…  相似文献   

10.
职校德育工作要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兰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李保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学校德育工作如何尽快适应这一变化,使之更贴近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而且更有针对性和成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1.
职校德育工作概括起来就是教育和培养学生做什么样人和怎样做人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应该如何抓好德育工作,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着共同思索和亟待完成的课题。我认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至少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 一、从“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转变 在过去计划经济模式下,社会是一个封闭(或半封闭)式的社会,学校对社会上的一些不健康的东西采取的是“三不准”(不准听、不准看、不准学)教育模式和“用社会主义占领学校阵地”的教育方式。今天,国门打开了,而校门不打开是不现实的。那种“三不准”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必然会形成学校教育与社会影响(包括社会上的一些误导传媒)的反差,出现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是“两码事”和“不对  相似文献   

12.
论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存在着诸多的弊端:过分注重教师的教学技巧,忽视学生的实际收获,从而导致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华而不实”;以“一堂课”为落脚点的评价方式,忽视具体课堂教学与教学总体设计之间的差异,影响了评价的科学性;建立在培养少数“尖子生”教学观念上的选拔的评价观,忽视学生的层次性和教学目标的整体性,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我们以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促进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变化。学校德育工作在新形势下也呈现出种种困惑,学生的思想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生一系列改变。学校德育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是每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新课题。找寻在新形势下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困境与对策是目前德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校德育工作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是摆在每一位学校领导特别是德育工作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笔认为,我们只有打破传统的德育模式,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实现德育工作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学校传统德育中,忽视学生人格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21世纪将属于能承担社会变化和经济改革所带来冲击的人格健全。培养“健全人格”应成为学校德育关注的焦点。为此,学校德育应从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重组德育内容、培育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以发展学生道德判断力为主线的德育运行机制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6.
当今的教育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学校德育的对象是跨世纪的一代青少年,他们生活在新的时代,拥有他们自己独有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因此,我们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覆盖不到位,落实不到底,出现不少“盲区”。对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积极探索新途径,采取新方法,扩大学校德育工作的覆盖面,消除“盲区”,全面育人。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迅猛发展,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强大的冲击,许多德育工作者“谈网色变”,因此忽略了网络给德育提供的新的发展空间。在传统的德育工作中,我们战斗在一线的教师呕心沥血、兢兢业业、诲人不倦,但是往往因教育形式单调而收效甚微。面对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创新性,传统的德育模式已经不太适应现在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了。如何把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和网络技术有效结合,成为德育工作的新课题。我校于1998年建立了校园局域网、开通了学校网站,同时我们也对“德育管理网络化”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七年来收获颇丰,现将我们的实践和…  相似文献   

18.
刘洪乔 《考试周刊》2014,(22):50-50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全社会的各方各面都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需要转变传统教育方式,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传统的教育模式是被动的授课方式,主要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这就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可能会使培养出的"人才"不会主动思考,只会服从指令。这样的"人才"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将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所以转换授课模式刻不容缓。文章探讨了怎样以互动的授课模式教学和这种授课方式的益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始终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原则,德育一直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却相对忽视了对学生的健全人格、良好情绪、耐挫性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以致出现了三好学生为考试几分之差而离家出走,学生干部为别人一次偶然的哄笑而自杀的现象。社会在飞速发展,教育也在日益完善,对学校德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因有二。其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文化的冲突,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在深圳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这一切必然会反映到学生的头脑中,与他们已有的文化结构、价值观念发生矛盾,使成长中的学生产生困惑和迷茫,从而导致心理上的失衡。  相似文献   

20.
<正>学校德育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德育内容转化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影响学生的社会行为,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达到培养社会合格人才的目的。目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以及思想观念、是非标准、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在发生着变化,使学校德育面临严峻挑战。一、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1.应试教育限制了学校德育实践在现代教育模式下,德育被诠释为内化的行为观念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