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以德育促进学校管理,以素质提升办学质量,取得了较大成效. 一、创造一个浓郁的文化育人氛围 有不少学者在探讨中国教育的得失时,都提到缺乏人文关怀,教师仅仅把知识和概念传授给了学生,而没有把文化、文明和科学的理念传授给学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缺少"有文化"的教师.  相似文献   

2.
刘栋国 《中国教师》2013,(Z2):36-36
几年来,我们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注重文化引领、突出人文熏陶,立足特色强校"的发展思路,以"建设学校文化,打造特色品牌"为发展目标,从环境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方面,建设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以文化统领干部、教师的思想,统领师生的人生目标,实现文化育人的功能,推动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立足以"文化"这张名片,扮靓附小教育教学的新辉煌。一、建设环境文化,提高育人品位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校园的点晴之  相似文献   

3.
国家、社会和民族作为三种想象的共同体,其文化样态必定会以各自的认同逻辑影响学校文化的取向。国家文化要求学校文化以育人的逻辑坚持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文化中的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要求学校以合理的方式承载文化,承担文化传递的任务,并要摒弃大众消费文化对学校文化的消极影响;民族文化要求学校坚守民族文化教育的场域,坚持多元文化主义,消除民族文化间的隔膜与侵蚀。  相似文献   

4.
民办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而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率较高却成为民办高校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从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特点和形式入手,着重从培训制度、社会认同、福利保障、考核制度等方面分析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从而为改善教师流失现状提供依据,并提出应从国家和社会与学校两个层面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民办高校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5.
民办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而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率较高却成为民办高校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从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特点和形式入手,着重从培训制度、社会认同、福利保障、考核制度等方面分析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从而为改善教师流失现状提供依据,并提出应从国家和社会与学校两个层面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民办高校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6.
《人民教育》2012,(24):4
山东省青岛长沙路小学创建于1997年,是一所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80名,教职员工62名。近年来,学校以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全力打造"一得育人"文化品牌,坚持以"修身立德"、"激情课堂"、"活力校园"、"社会课堂"、"家校畅通"五大计划的推进为契机,将师生和谐发展、团队自主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策略有力凝合,逐步走出了一条教师专业提升、学生个性成长、学校品牌发展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7.
创建于1992年的武汉市育才中学,近年来,在校长张明辉的带领下,坚持"传承与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新育才教育"特色发展主题,积极构建以校为本的生态文化、育人为本的生活德育、以生为本的生本生态课堂和以师为本的生机管理的新育才"四生"教育特色,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生动活泼的发展,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肯  相似文献   

8.
学校文化建设系列之二:学校文化建设意义的重新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文化建设意义的认识充分与否,是制约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思想因素.本文基于对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实践的观察和思考,就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进行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论述:学校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学校变革提出的新任务.标志着学校变革的模式由外部驱动型转变为内部驱动型:学校文化建设是凸显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基本途径;学校文化建设是对我国教育传统中"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及"环境育人"等思想和实践的新概括、新综合;学校文化建设也是促进学校认同、增强学校凝聚力、提高学校办学活力、实践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生活教育》2014,(23):F0002-F0002
正教书育人原道永传——从历史文化中寻找学校发展的驱动力2012年下半年,学校提出"建设文化驱动的品质高中"这一发展愿景,建立相应的学校文化标识、办学追求和育人目标,整体建构以"原道"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体系。"对学校而言,要原办学育人之道;对学生而言,要原求学做人之道;对教师而言,要原治学为师之道。"市北高中校长张军说。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是1999年5月7日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正式命名的实验学校。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为校训,以"内涵发展,文化育人"为办学特色,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办学思想实施办学。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的课外文化活动,是学校长期形成并为全体人员所认同的校园精神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合。"阵地化",就是加强阵地建设,形成阵地依托,建设和确立一批可持续利用的工作阵地。高等学校是施行高等教育的机构,首要任务是育人,通过育人来为政治、经济、社会等服务。保持和发展校园文化的先进性,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创新和特色,是实现"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阵地化的有效途径;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实现"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阵地化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场所,课堂文化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几年来,学校通过"和谐、互助、自主、灵动"课堂文化的探索与实践,改变了教师的"教",激发了学生的"学",提升了学校育人的品质。1.课题引领、专家指导,促进课堂文化生成学校基于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课堂教学现状,以数学学科研究为起点,以点带面,撬动学校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教育质量是民办高校的立身之本。面对2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竞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民办高校必须以学生为本,严谨治教,敦品励学,精心育人,加快学校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的课外文化活动,是学校长期形成并为全体人员所认同的校园精神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合."阵地化",就是加强阵地建设,形成阵地依托,建设和确立一批可持续利用的工作阵地.高等学校是施行高等教育的机构,首要任务是育人,通过育人来为政治、经济、社会等服务.保持和发展校园文化的先进性,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创新和特色,是实现"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阵地化的有效途径;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实现"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阵地化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郑重 《上海教育》2023,(S1):35-37
黄浦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基层党建打造了多样的红色品牌资源。初中学校党建工作应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为根本追求,坚持育人为本,充分依托区级红色资源,深化专题学习、推进红色实践、注重文化传承,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德素养和育人能力,增进文化认同,坚持自信自立。  相似文献   

16.
陈志明 《中国德育》2014,(16):51-52
正台州市椒江区洪家中学创建于1956年,以建设"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理想学校为办学目标。学校在办学方面崇尚科学,厚德善思,宽而有度,和而不同。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学校认为德育的本质是重视德育的主体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即把教师的育人转变为学生的修身,把课堂空间引向广阔的社会实践,把德育与社会时代和生活相联系。坚持用五大理念引导德育的前行方向,五大理念的核心理念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主体理念,主体参与,自主发  相似文献   

17.
《少年儿童研究》2015,(1):61-62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创建了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落实体验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多样化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性的开展工作。一、在活动体验中实现德育教育1."我爱我的新学校"系列活动每学年开学前,学校进行为期五天的"我爱我的新学校"系列德育体验活动。活动一方面以"爱"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爱校"、"爱师"和"爱同学"的教育;另一方面,通过文明  相似文献   

18.
家校和谐发展是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我校始终坚持把学校和社区联系起来,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深化师德教风建设,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构建生活课堂,扬起育人风帆;实施家校联动,增强育人实效;用心育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有效推动学校德育管理,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19.
马永会 《辅导员》2011,(13):32+65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学校整体育人环境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我校始终坚持"文化育人"的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并形成特色。我们以"红领巾兰苑"为载体,以"四好少年"为培养目标,努力打造学校文化品牌,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在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关注学生成长中的每一点进步,追求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从而实现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必须坚持办学"以学生为本",自觉地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积极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环境。这不仅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每一所高等学校应该认真对待和努力解决好的新课题,也是指导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先进理念。为此,本文首先在论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带来的新变化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高等学校如何坚持"育人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新理念,对于指导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