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据我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呼声比较强烈!这个关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问题却被学校决策者和教师们忽视了。近几年,高职院校办学硬件软件都在变,唯独课堂没咋变。笔者认为,现在到了课堂教学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只有下大决心改造课堂教学,才真正击中改革的"要害",才有可能提高育人的质量,让学生喜欢课堂,喜欢学校,进而不断增强学校的吸引力。改造课堂教学的目标是:突破教与学的"围墙",让师生互动起来,让课堂进发活力;改造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是:着力转变课堂观念,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学习,面向学生成长,让课堂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要推动文化育人,必须紧紧抓牢课堂这块主阵地.课堂教学中文化育人的主要形式有四种:知识的文化、情感的渲染、精神的传承和价值的判断.这四种形式共同完成了文化育人的知识任务和生命任务.通过课堂志的研究方法,研究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把握课程的价值引领,在形式上和实质上实现文化育人.研究发现当前课堂教学中文化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课堂教学中缺少文化视野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的文化育人缺乏整体性的问题、文化育人形式化、机械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益清 《广东教育》2013,(10):19-20
6年前,我校引进了东庐中学的讲学稿,从起始的单科试点,到现在的全面推广,学校从行政管理、课堂教学、学校文化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方面面都随着一份小小的讲学稿悄然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以讲学稿为平台,重构以学为核心的课堂文化什么是课堂文化,引用杨全印教授对学校文化的一个论述:即"在这儿做事的方式",我们把课堂文化解读为"在课堂上学生学的方  相似文献   

4.
为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特色,同时充盈正直的文化品位,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打造文化课堂。文化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校文化,实现常规课堂与学校文化的相互融合。打造文化课堂是学校文化特色的体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文化课堂的实现要以自发生成的学校文化为基础,以教师对常规教学的熟练把握和教师自觉的文化意识为前提条件。优质的文化课堂是学校文化共性与不同学科个性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5.
郝志军 《教育研究》2015,(2):110-116
全面认识教学活动过程的本质特征和深刻分析教学过程的复杂关系是建构课堂教学评价框架的基本依据。课堂教学具有"活动—实践性"、"交往—社会性"、"文化—价值性"的本质特征。由教师、学生、课程和课堂文化之间的互动构成六种教学关系:学生与课程互动构成创生关系、教师与课程互动构成调适关系、学生与课堂文化互动构成创生关系、教师与课堂文化互动构成调适关系、学生和学生互动构成合作关系、教师和学生互动构成导学关系,以此为基础建构出"六关系维度、十三指标要素"(6·13)课堂教学评价框架。  相似文献   

6.
罗孝荣 《考试周刊》2014,(37):179-179
正教学原则是有效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它既指导教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必须贯彻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是学校育人的指南针和指挥棒。课堂是以教学内容为中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场所,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主战场。那么,如何用"指南针"指引"主战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呢?笔者在此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以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厘清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内涵及育人价值、探求实现数学文化育人价值的有效路径、发现数学文化课堂教学行动中的问题,是关系到数学文化课堂教学活动能否持续、有效开展,能否有效发挥数学文化育人价值的重要问题。课堂中的数学文化是数学文化哲学观和数学文化价值观的共同体现,其实践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需要以教材为主线,挖掘内容丰富的数学文化素材;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为价值取向,优化教学方式;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为原则,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当前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也出现了淡化"数学味道"、教师数学素养不能满足数学文化课堂教学需要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校长不仅要善于抓重点,而且还要善于抓中心。学校工作有"三个中心",即"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工作以课堂为中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这"三个中心"是教育者所普遍认同的,然而课堂占去了学生在校时间的80%,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任何学校管理都将是无效的。校长只有走进课堂,才能走进教师、走进学生;走进班级管理,才可以掌握到来自一线的真实情况。校长听课是对课堂教学进行监  相似文献   

9.
走进课堂     
这是一个并不新鲜的话题,但现在重新提起它,我觉得仍然有话要说. "走进课堂",主要是针对校长而言.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是培育学生的主阵地、主渠道.所谓"教书育人",也正说明了"教书"即课堂教学时于"育人"的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没有高效有序的课堂教学,"育人"之责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0.
龙洁 《教师》2015,(13)
针对学校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学校领导的校长以学校香樟文化为立足点,带领教师积极开展“绿色课堂”内涵及流程的实践与探索,逐步构建绿色课堂的理念体系和操作体系,以此实现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同时也历练了校长教学领导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正>"聚力文化、给力课程、张力课堂、魅力老师、活力学生、助力评价"是我区提出的教学改革思路,并确定了这"六力"是打造"快乐学校"的教育发展策略.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一线教师不仅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更要在行动上去尝试,去实践,做到知行合一.作为一线数学教师,通过有效而富有张力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让课堂教学焕发生机、活力.而这样的课堂,就需要有高质量的"创设".学生通过教师精心策划的"创设",对于理解新  相似文献   

12.
国际教育界一直重视"微观改革",即课堂层面的变革。课堂是课程的"实践版",是教师的"培养基",是以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为目的的,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真正的学习与成长。读懂课堂,是教师成长的标志。聚焦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课堂,以"参与观察法"为出发点,借助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课堂4要素20视角68观察点来解构课堂教学,可以优化教师教学进而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可以提升教学有效性及课堂文化品质,进而作用并影响学校文化品质、教育文化品质。这不仅关乎高师院校的教育质量和发展命运,更直接关乎整个社会的教育质量和发展命运。  相似文献   

13.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我国研究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显现出来。在课堂上,教师并没有进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更多的是在唱"独角戏",缺乏互动性。本文介绍了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生课堂教学的特点以及国内学者关于研究生课堂教学的研究现状,最后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研究生课堂教学的经验,提出了"4*8学时"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立新学校提出"课程育人"理念。学校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建立"校务委员会",实行以学校教育教学领导为年级主管领导的年级负责制:成立"课程委员会",提升干部教师的"课程育人"能力。学校实施激励德育,唤醒学生的成长自觉:打造"魅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精气神";"课程委员会"为"课程育人"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正盐城市职业学校从效果着手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以课堂教学和各种实训活动为载体,瞄准"有效教学"目标,精细管理,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班主任主力、课堂主阵地等重点环节,撬动职业学校高质量育人支点。教学中,能正视差异、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育人质量。同时,能以科研为引领,以服务师资队伍建设为主线,构建教师成长"立交桥",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才、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于玉耿 《化学教与学》2012,(12):50-50,77
在目前课堂改革的背景下,高效课堂是大家所追求的。从几年前"洋思教育",到"三案六环节课堂教学",再到目前的"建构式生态课堂",纵观各种"高效"课堂,关键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要体现出学生学习、思维的过程,教师则要做好课堂的主持人,也就是在课堂中教师要学会"放"。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只关心学生是否"知之"而忽视了"好之"与"乐之",而结果就是学生消极被动甚至厌学。因此,打造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一、师生平等,课堂民主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把"平等、宽容、民主、合作"带进课堂。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张扬个性,培养起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动机和需要等。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  相似文献   

18.
以"怡、思、辩"为内涵的"怡然课堂",是基于学校"怡然文化"建设的课堂教学思考。"怡然课堂"强调教师走进课堂要能以其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让人赏心悦目,让学生因情感释放、思考质疑、合作学习、收获知识、积极评价而达到"神怡·心怡·情怡"的境界。"怡然课堂"上的学生要拥有自己的思想,学会思考,遇事深思,勤于反思。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辩论,并及时作出裁决。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然而传统的课堂文化却不能为这种理念的健康成长提供"土壤",长此以往课堂教学改革必将走向形式化,最终无功而返,因而课堂文化的重建是势在必行的,教师应把工作中的重点放在重建课堂文化上,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课堂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主渠道。重庆市九龙坡区"品质课堂"建设的核心内涵聚焦于"专业性、全然性、趣乐性、思辨性、践习性、化成性"六个元素,旨在引导教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新标准,引导教师切实把握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切实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力求产生优质的教学效果和长远的育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