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8 毫秒
1.
60年代以来,文学逐渐式微,理论仍大行其道。针对这一现实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伊格尔顿没有视形式而不见,也没有就理论存而不论。他的《如何阅读文学》作为理论反思的新近扛鼎之作,试图解决的是文学理论的当代境遇与范式转换的难题。其中处于批判发展性谱系中的“形式”作为一个核心载体和中介,承担起了凸显文学性、表征历史性、再现经验性和传达情感性的合力作用,对于理论的泛文化研究起匡正之效。故这种新的形式诗学理论是一种具有解构兼建构精神的理论尝试,带来了研究文学的新方法和路径,也有利于真正的文学性语言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当前文学研究中正在辩论的有关“文学性质”的各种定义的对比。分析了“文学性质”在“全面提高论”中所占的地位、其特点及其对文学理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界关于"文学性"问题的讨论一直不断,研究者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从定义求解到理性思考,逐步走向深入。理论家们就文学性的内涵、文学的边界之争、文学性与现代性问题、文学性与文学理论研究以及文学性研究的具体化等论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些探讨,既是对以往文学研究的反思,也是对未来文论建设的期待。围绕"文学性"的诸种论述都反映出论者对于当前文学研究的关切与焦虑,不少论文起到了振聋发聩的启示作用,但有些论者对文学命运及文学独立性的过分疑虑,也使"文学性"话题步入非理论性或庸俗化境地。  相似文献   

4.
文学概论课程有效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文本阐释和理性感染把学生引入复杂而生动的文学世界,其基本途径是在重返文学性的文学教育中,使学生能够建立有关文学的基本感知方式,进而掌握文学基本知识的理论形态与内容。重返文学性,无论对于理论研究还是课程教学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文学理论中的"理论"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完全作为抽象的哲学本体来对待,而应该要强调理论的理性导引功能和文本阐释价值,在文学文本、文学解读、文学感受性分析中建立三位一体的阐释框架,最终展现的是文学理论教学中的知识与经验、文本与理性、感受与阐释的同一性,从而起到深化文学理论知识框架和体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韦勒克作为新批评派的扛鼎人物,对于文学史的构建有其独到见解,他在代表著作<文学理论>就此问题进行了较为透彻的阐释.韦勒克主张将回归"文学性"作为文学史研究的核心要义,这一主张及其相关理论不仅对于英美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我国当代的文学史写作也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武汉大学文学理论学科的教学获得了新的发展,其思路与方法主要体现为做好"三个结合"和处理"三个关系"。"三个结合"是指将文学理论与社会实践、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将文学理论的文学性与文化性相结合。"三个关系"是指处理好师生互动、文学理论的传统与当代、文学理论的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语常说“理论”是灰色的而“文学”之树常青,那么“文学理论”是什么颜色?毋庸讳言,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大学课堂,理论与文学阅读经验为敌、批评与批评对象脱节、文学与文学性绝缘……文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同时走入“灰色”困境。就文学理论的教学而言,我们传授给学生的“理论”并不能有效地解释当下复杂多变的文学现象,而这种“传授”本身又晦涩枯寂得足以让学生逃之夭夭。我是教古代文论的,中国古代文论其实是一棵巨大的长青之树:从先秦的对话体到两汉的史传体,从六朝的骈赋体到唐代的诗体,从宋元诗话到明清小说评点……古代文论始终是诗意盎然,始终张扬着自己的文学性诉求。因此,这组笔谈中拙文的“依经立论”是要承续古代文论诗性言说的传统,而“借石攻玉”则是借鉴异域文论的视界和方法而实现本土文论教学的文学性诉求。冯黎明教授的《文学史:文学性故事》犀利地指出历史理性化给文学研究所带来的弊病,从而提倡一种故事化的文学史,让文学史的教学回到文学性诞生时的语境之中。文学性诉求并不排斥逻辑性思考,因而唐铁惠教授的《文学理论教学中辩证法原则的运用》,主张用辩证法解析文学本质的二重性,用辩证法说明文学文本构成的双重取向;而李松博士《诗性与理性的融合,人格与...  相似文献   

8.
电视剧作为日常生活的文化消费对象,其影响的范围、程度,都已远远超过文学。但是电视剧不属于视觉文化,其存在及消费方式等方面与作为视觉文化表征的电影有较大的差异。电视剧的文学性是其存在的本根和发展的主导因素,在叙事、描写、抒情等方面,与文学具有异曲同工的特点,这使其成为文学边缘化之后,唯一能够较全面发挥社会功能的艺术形式。同时,把电视剧作为文学研究的延伸和理论转场,既盘活了文学理论的剩余资源,又能拓展文学理论的创新空间。  相似文献   

9.
文学性是诗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朦胧诗作为中国新诗的代表之一,其文学性的阐释还不够深入。认知语法作为一种成熟的语言学范式,其语法本身有意义、语法选择体现思维选择的基本理念,可以为朦胧诗文学性的研究提供一条新的路径,即从诗歌语言的特征入手,探讨其意义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从概念化和哲学意蕴这两个层面进行朦胧诗文学性的解读。这样的研究理路的优势在于能够发现以往朦胧诗研究没有发现的问题,同时可以对曾经解释不十分明晰的问题提供基于认知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文论思潮彻底颠覆了文学四要素所包含的传统文学观念,其策略是割裂符号与世界、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动摇传统哲学和文学理论的语言学基础。后现代文学理论具有明显的反现实主义、反人本主义、反文学意义、反文学性的弱点。  相似文献   

11.
只有文学性的存在得到确证,文学性理论才能走出相对主义迷误。以往本质主义的论证混淆了“文学”性与文学作品的共性,因而往往陷于困境。这里提出,文学与文学作品之间关系,譬如森林与森林中树木之间关系,森林的特质不是森林中树木的共性,因此,文学性也不是具体文学作品的共性,而是文学整体的特质。由于文学整体具有稳定性,因此,文学性虽然不是实体性的存在,但也不完全由历史语境造成。文学性存在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与超历史的稳定性二者的张力之间。其具体存在方式可以用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性”理论予以说明: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文学性不是文学作品的同一性,而是某种统一性,因此,我们不可能以归纳思维或分析思维确切地把握它,而只能在文学的具体存在中意会。  相似文献   

12.
当下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在于理论成为教学的主要甚至全部内容,而文学或文学性则被淹没。面对理论重负和文学缺失,不妨把文学理论教学建构成以"文学性"为中心的动态结构,即由教师、文本、学生和世界这四要素彼此关联而构成的一个整体活动及其流动过程和反馈过程;而只有通过文本阅读与批评相结合,才有可能发现隐藏在文本与世界、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呼应的"文学性",才有可能在各要素的彼此关联中保持结构的对话性、整体性与开放性。  相似文献   

13.
马大康先生在《文艺争鸣》2010年第1期上发表的文章《从"文学性"到"娱乐性"——一种解构文学本质观的策略》值得商榷。首先",文学性"概念的提出,并非如马文所说的那样,是"循环论证的结果";它是人类言说文学本质的历程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人类对于文学本质提问方式的改变。其次,马文对伊格尔顿的理解是片面的、错误的;"反本质主义"并非意味着必须将"文学"的概念随意化,甚至取消这个概念,而是意味着将"文学"这一概念作历史的、具体的理解。第三,不能用"娱乐性"代替"文学性"来界定文学活动的本质,因为文学活动带给人的审美愉悦是超越娱乐之上的"忘情之乐",即人获得解放、自由之乐。在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低层次的娱乐,以至"娱乐至死"的今天,更应提倡这种超越感官享乐的"忘情之乐"。  相似文献   

14.
"文学阐释学"并不是一种成熟的理论或方法,迄今为止它一直处于探索和建构过程之中。无论是从性质的角度还是从功能的角度看,文学阐释学都既不属于以"审美"为核心的那种文学研究范式,也不同于那种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社会学。文学阐释学充分尊重研究对象的文学性和审美性,以文本分析为出发点,但并不停留于此,而是进而追问文学性、审美性背后发挥决定作用的意义生成模式。文学阐释学把文学的"虚拟空间"、"意义世界"、"关系网络"均视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层次的意义建构将方法论和本体论融为一体,从而成为一种有效的文学研究路向。  相似文献   

15.
俄国形式主义主张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以是否具有文学性作为衡量文学作品的标准,并为此提出了陌生化理论,将陌生化视为解释文学性的关键。陌生化的实质在于求变,陌生化的目的在于使作品获得可感性,从这个意义上,俄国形式主义是接受美学的真正前驱。  相似文献   

16.
《文心雕龙》和英美新批评在中西文论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们对文学规律的挖掘是比较诗学研究理应重视的问题之一。“新批评”是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它对文本形式的关注使之区别干西方传统文论,而这种对传统文论的叛离提醒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学性”上。《文心雕龙》中的文学观念远比新批评丰富,但就探讨文学性而言,双方看法实有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17.
刘淮南先生认为文学性意味着对文学属性的确认,又意味着对文学属性之强弱分析。按照这种说法,应该是先有文学属性的确认,然后才有文学属性的强弱分析。然而他却力主一种文学性的程度论,并否定从文学属性进行文学性研究的路径。这就陷入了一种逻辑悖谬。文学性实际上是文学的根本属性或者本质属性,对文学性的研究应该着眼于文学活动的整体,而不是仅仅着眼于文本或者作家创作。  相似文献   

18.
李锋 《天中学刊》2012,(1):16-19
李建中对于中国文论诗性特征的研究,主要是从发生、思维和言说三个维度展开的。通过对传统文论寄生并初成于先秦元典的考察,以及对先秦元典文学性生成的分析,说明中国文论肇始之初的诗性特质;通过将传统文论思维方式与原始思维的对比,从诗性隐喻、诗性逻辑和诗性文字三个方面,论证中国文论思维方式的诗性特征;通过对传统文论言说方式中文体样式、话语风格和范畴构成的梳理,突显中国文论言说方式的诗性特色,并揭示了传统文论诗性特征对当下文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今关于文学性的讨论,主要从现代语言学视野出发,很少考虑到中国文化中“语”和“文”结成的知识背景,这使有关文学性的讨论附骥于西方文论,影响到讨论的效果与针对性.本文在中国语文学土壤中展开对文学性问题的探讨,以章太炎的文字、文学观所构成的系统为参照,为讨论中国文学的文学性提供一种启示.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subject of textual creativity by drawing on work done in classical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specifically new criticism, structuralism and early poststructuralism. The question of how readers and writers engage creatively with the text is closely related to educational concerns, though they are often thought of as separate disciplines. Modern literary theory in many ways collapses this distinction in its concern for how literariness is achieved and, specifically, how ‘literary quality’ is accomplished in the textual and the social dimension. Taking literary and aesthetic creativity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in the reading of five central authors in classical literary criticism, the paper identifies the processes of narrative imagination and emotional identification as central to the role that the textual dimension plays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of the author/reader—particularly in the way it provides a space for experimentation and self‐reflexion through ‘story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