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课程作为一种烙有文化印记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折射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定位,另一方面承载着学科和领域的逻辑知识体系。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普遍认可,那么其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乃至学科和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到底有何特点?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选取了被公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较好的美国九所院校,采用案例研究法从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方面分析了九所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并结合访谈法和内容分析法等发现:1)在教育技术及其学科的研究与实践上,教育技术与学习结合得更加紧密,但偏向于"媒体"的教育技术认识对美国依然有重要的影响。2)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学校教育技术"与"企业绩效技术"是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两个非常明晰的方向,绩效技术几乎成了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各类学校图书馆员;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起点,提供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特别重视对博士生的全方位训练;以面授和在线两种方式提供硕、博士课程甚至学位;同一博士学位下按照研究取向不同提供两种博士研究。  相似文献   

2.
教育技术学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技术学专业起步晚,发展不平衡,理论界和学术界对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和课程设置认识不一。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人们对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更加关注。根据国内外近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对教育技术学中教育技术的概念、理论体系、学科教学法几个热点问题进行了探索和描述。  相似文献   

3.
中美教育技术学硕士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课程设置整体分布、不同院校课程设置比较等方面研究分析了中关两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特点,指出了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不足,并为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课程设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国教育技术学硕士培养方案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是教育技术发展最早的国家,其各个大学教育技术课程设置不尽相同。本文拟从美国教育技术学科定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方面研究和探索新世纪美国大学教育技术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与经验,以期为我国大学教育技术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自1977年开始收集、出版全美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相关数据,至今已公开发表了五份调查报告。本论文主要基于AECT对全美教育技术专业所做的历次调查,从专业数目、学科归属、专业方向、学位、课程设置等方面总结和分析了近三十年来美国教育技术专业所经历的发展和变迁,以期对中国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极为迅速,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历史出发,介绍了教育技术学发展的现状,包括专业定位、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以及就业状况等,最后对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领域)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刘淼 《教育技术导刊》2009,8(8):200-203
教育技术学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一直是被业界关注的问题。运用教育信息处理中的IRS分析法知识开发出一个小型的IRS分析器,聚焦教育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的设置,利用此分析器对教育技术专业本科必修课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并从结果的分析中得出与教育技术专业本科必修课程设置有关的一些想法。旨在推进教育技术学专业有效合理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教育技术的发源地。立足于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来探究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状况是一个全新的视角。美国教育技术在60年代受到视听媒体、70年代受到传播学和图书馆学的影响,在80年代受到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90年代受到学习科学的影响。相应地,美国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关注重点也发生了对应的变化。总体而言,美国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名称非常多样化,所属院系主要设在教育学院之下,且以独立的系、专业、研究方向等形式开设。人才培养层次、方向和形式具有自主性、多样性和灵活性。这不仅与各院校对教育技术学人才的培养定位、学者们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学校的师资及资源建设等因素休戚相关,而且深受整个美国社会文化和教育体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教育技术学学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采,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极为迅速,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历史出发.介绍了教育技术学发展的现状,包括专业定位、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以及就业状况等。最后对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领域)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和规模是前所未有的。在当前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技术学专业(特别是在地方本科院校)的建设在国际上还缺乏比较系统、成熟的可借鉴经验,需要我们自己在实践中探索研究。该研究结合嘉应学院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定位、课程体系结构设置及其注意问题等,希望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建设能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理论体系和代表人物是判断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主要指标之一。文章以李龙教授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成果为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揭示了其学术视界的内涵:中国是教育技术最重要的策源地,教育技术定义是由“领域、本体、理论和实践层面”构成的一个定义体系,教育技术学科体系由“理论框架、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构成,教学设计是一种由“宏观、中观和微观”构成的三层架构体系,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应遵循“双重定位,多元发展”模式。其学术视界关注教育技术史、教育技术哲学和教育技术文化观研究,体现出文化自觉的学术研究特征;其学术人生诠释了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激情的学术人格特点。文章认为,文化自觉是一种进行时,未来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文化自觉要更加关注研究取向、研究实效和研究话语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学科教学论的范式转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教师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科教学论必须实现范式转换。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全程审视,学科教学论具有与以往不同的地位、作用及构成:它为教师职业之旅奠基;培养目标应由教学技能型教师向反思型教育实践专家转换;在课程体系内应强化课程知识、学习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在研究方法上应倡导案例分析法、叙事法等;在话语选择上应从课程论、专业学科及教育实践中吸收新鲜的话语,改变陈旧过时的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13.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为适应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增加了教师教育类课程的门类与学时,实行模块化、动态式的课程结构体系,合理地处理好教师教育类课程与数学专业类课程的关系、数学教育理论学习与数学教学实践训练的关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后,中国比较教育学在学科制度、学术研究两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学科制度方面,恢复开设了比较教育课程,培养了800多名专业研究生,创立了专业学会和会刊,并举办了13次全国性的学术年会。学术研究硕果累累,研究成果在地域上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研究专题上以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为最,在研究方法上注重解释和比较,并开始注重学科自身的反思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牛敏 《煤炭高等教育》2012,30(1):104-107
办学传统的影响及办学资源条件相对匮乏的限制,由单科性高校发展而来的多科性特色大学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过高、课程组织不合理、课程知识陈旧、国际化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多科性特色大学应注意协调社会需求的外在价值、学科知识的认知实践价值和学生发展的本体价值三者的关系,将它们辩证、有机地统一于课程体系目标的价值取向上,并立足于国情和校情,在吸收与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地优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话语与实践话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话语与实践话语的争论经历了从“数量”到“逻辑”两个阶段。尽管在学术领域实践话语占据了主导,在实践领域却是学科话语占据着主体。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正处于从传统的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转向以项目课程或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阶段。职业教育课程从学科话语到实践话语的转换,实际上意味着思考课程问题的思维方式的转换。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打破从理论到实践的机械课程设计思路,转向让学生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反思来建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对拔尖人才的培养。专业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建设相融合可有效提升拔尖人才教育水平。课程思政要彰显中国特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拔尖人才背景下融合课程思政,应从教学目标的驱动、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式的改变和考核方式的设置等方面进行推进,真正做到德与智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18.
以专业课程育人目标为基本,基于“一轴六核”教学理念进行汽车底盘构造课程思政的建设探索。一轴即是以课程育人目标为纵轴,六核是以课程内容中涉及的底盘各个系统功能、工作原理、结构形式、关键系统发展史、前沿技术现状、教学团队科研成果为核心支撑。基于育人目标成效,通过修改及完善教学大纲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使得底盘构造课程的知识体系与育人元素深度互融,结合产业发展的新形态、新技术和新理论,从关键授课内容中提炼思政内涵,实现通识思政、专业特色思政和科研内涵思政的有效集成,增强学生对中国汽车工业和自主汽车技术发展的信心,激发学生技术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对教师专业能力结构的新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教育学角度分析,教师专业能力结构应包括师德、教育专业素养、学科专业水准、博雅素养、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六项基本指标,其中,教育专业素养和学科专业水准是核心指标。我国新课程的实施,对这两项指标提出了新要求,从而形成我国新课程教师专业能力结构。结构中的新要求是我国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口和新走向。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我国学者对课程论学科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我国课程论的发展经历了初建、停滞、重建、成形和发展五个阶段。我国学者对课程论的学科基础、学科性质、学科地位、学科体系、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科群建设等进行了探索。基于对这些探索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课程论的发展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能否建立一门共认的课程论;课程论的学术品位;我国课程论学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