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Posner等提出了科学教育中的概念转变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原有概念常常是难以改变的,进行科学学习的目的就是使原有概念得到发展或转变,“学习就是概念转变”.依据概念转变理论,我们在牛顿力学的教学中注重运用概念转变教学策略,比如以认知冲突和解决冲突为基础的教学策略和以发展学生与科学观点相一致的认识为基础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前,头脑中存在着前科学概念和错误概念,这些概念有很强的顽固性。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的错误概念不可能通过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由科学概念所代替,而必须依靠学生自己通过概念转变学习,实现由错误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促进学生前科学概念和错误概念转变的概念转变学习有三步教学策略:揭示学生的前科学概念,这是实现概念转变学习的前提;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是实现概念转变学习的契机和动力;鼓励认知顺应,这是实现概念转变学习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基于建构主义的数学概念转变学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概念转变学习是学生原有概念的改变、发展和重建,是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日常概念、概念意象、迁移等因素是数学概念转变学习中产生错误概念的主要原因.根据概念转变的途径、机制和条件理论,概念转变学习的教学策略:(1)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日常概念向科学的数学概念转变;(2)引发认知冲突,辨清新旧界限以实现数学概念转变学习;(3)重视概念生成的凝聚,构建概念网络.  相似文献   

4.
在科学教学实践中,人们发现要改变学生的某些前科学概念是非常困难的,这导致了传统的概念转变学习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双重困境。基于此,新近的研究者们改变了概念转变理论研究的取向,从本体论的角度来探讨概念转变的机制,并提出了概念转变的难易与概念的本质(本体属性)相关的理论,即概念不相容原理:该理论不仅使人们对概念转变的机制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为科学教学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所谓概念转变,是指学生原有概念改变、发展和重建,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过程。有关概念转变学习理论大都来自建构主义思想。近年来,以促进学生概念转变为目标的科学教学探索,成为科学教育研究和实践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然而,从当前情况看,概念转变  相似文献   

6.
王书元 《考试周刊》2013,(29):148-149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前概念可以同化或顺应转化为科学概念。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前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建立科学概念;利用合作方式解决认识冲突,巩固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7.
“概念转变”这一术语表明这样一个事实:通常学生的前概念和生活中关于科学现象的认识,与即将学到的科学概念和原理是有很大差别的。科学学习是学生关于自然现象的原有概念的发展或转变的过程,而不是新信息的点滴累积过程。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概念转变是主要的教学任务。如何促进概念转变?首先,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能够支持概念转变的学习环境,例如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互相讨论的机会。其次,教师要选择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概念转变理论已经成为一种人们广为接受的科学学习理论,对科学教育的实践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其自身也经历了一个从认识论范畴到本体论范畴、从认知层面到元认知层面、从理性过程到非理性过程这样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文章在简要介绍经典概念转变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近年来学者从本体论、元认知和动机的视角对经典概念转变理论的发展,同时指出这些新视角对概念转变教学实践的启示:科学课教师在进行概念转变教学的过程中,要仔细分析学生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相关本体的差异,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与前概念相关的经验和相关概念生态圈,并需要关注学生动机的发展,从而为学生的概念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9.
科学学习是前概念转变的过程,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建构科学概念尤为重要。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引发学生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解决认知冲突,建构科学概念,形成科学认知。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科学教学的衔接,首先要找准"衔接点",要辨析中小学科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构基础的科学概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其次要承上启下,合理运用小学教学情境导课,从教学方式上找到"衔接链";最后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的学习思维从"学习科学"转变为"探究科学"和"运用科学",找到衔接的"核心区"。  相似文献   

11.
"概念转变"这一术语表明这样一个事实:通常学生的前概念和生活中关于科学现象的认识,与即将学到的科学概念和原理是有很大差别的.科学学习是学生关于自然现象的原有概念的发展或转变的过程,而不是新信息的点滴累积过程.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概念转变是主要的教学任务.如何促进概念转变?首先,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能够支持概念转变的学习环境,例如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互相讨论的机会.其次,教师要选择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夏海宁  周彦  陈聪 《考试周刊》2010,(33):189-190
学生在接受系统的教育之前,已经持有前概念,学生自身持有的前概念促进或阻碍着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揭示学生的前概念及其转变规律,被认为是科学教育中的核心问题,是提高科学教育质量的关键。本文旨在以教育学、建构主义、结构课程理论为指导分析学生前概念的特点、影响前概念形成的各种因素,提出了物理学习中前概念转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基于建构主义的物理概念转变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正规的物理学习之前,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知识经验有不少是与当前科学理论对事物的理解相违背的,这就是错误概念。错误概念具有广泛性、隐蔽性及相对稳定性,正确概念的传授并不能使其自动地矫正,是对当前物理教学的严峻挑战。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概念转变的心理过程及条件,可有效矫正错误概念的教学模式是:诊断错误概念;创设情境,引出错误概念;引发认知冲突;建构新的理解;应用新的理解;反思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生物教学中错误概念的诊断与矫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构主义认为,科学概念的学习就是学生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过程。西方学 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错误概念对生物学概念学习有极大影响,错误概念的诊断技术与 方法包括:概念转变学习;促进错误概念转变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在接受科学概念学习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前概念,且这种前概念直接制约或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学习科学概念单纯靠传授是无效的,科学概念学习的最基本方式是基于原有经验的概念转变学习。因此科学学习可以看做一种概念转变的过程,科学课堂很多时候就是在学生已有概念  相似文献   

16.
科学学习过程就是将错误或模糊不清的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的过程。为了让学生从前概念的"此岸"到达科学概念的"彼岸",教师要通过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利用类比方法,为学生搭建通往科学概念的"桥"。  相似文献   

17.
概念是思维的工具,是人类认识世界,表达思想的载体。概念转变模型研究的是概念动态的转变过程,即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过程,是一个积极建构的学习过程。探讨了概念转变模型的发展历史,阐述了两个主要学术流派的概念转变模型,即认知为基础的概念转变模型和以社会文化为基础的概念转变模型;同时,还论述了概念模型理论的新趋势,提倡在构建科学的概念模型时,必须考虑认知冲突和社会文化的融合,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交互式学习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作为心理结构的概念是发展中的个体用以扩大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系统学习科学概念之前已经存在了不利于掌握科学概念的错误概念,错误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策略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分析错误概念的形成原因则是首先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西方科学教学中概念转变学习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概念转变学习是一种建构主义科学教学理论.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概念转变学习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着重分析了概念转变模型与概念生态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科学教学的15条原则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随着建构主义理论在科学教育领域中的运用与逐渐流行,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新的科学教学模式正在兴起。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在科学教学中,应把科学知识的学习看作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应把科学探究作为学生建构科学知识的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视学生为科学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承认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了解并正确处理学生的前概念;运用概念转变策略,帮助学生实现概念转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支持条件;提供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获得经验,在情境中建构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发问,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建构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对话,在对话中建构知识;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为知识的社会建构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反省,学会自主监控学习过程;重视学习方法指导,为学生知识建构提供认知工具与策略;提供学习资源,让学生参与寻找用于解决问题的信息;采用形成性评价,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