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独立董事制度是一种有效的公司监督制度,有利于保证董事会独立于公司控股股东和高级经理阶层,减少控股股东和普通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为了正确认识独立董事制度,就运行相对完善的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现行的独立董事制度进行比较,指出我国独立董事独立性不足的问题,对完善我国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提出独立董事薪酬激励、任选机制改革、国有股权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丑闻层出不穷,各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运行的规范性日益关注.我国根据英美等国家的公司治理经验引进了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及运行能够大大的减少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而导致的代理问题,极大的改善了因信息不对称而在公司治理中出现逆向选择或是道德风险现象、或是因为监管成本过高、公司股权在中小股东中的极度分散而导致的不能对公司管理层进行有效监督的状况.这也说明了独立董事制度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独立董事各个方面特性的分析,总结出它们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以便能够使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刚刚起步,要使这一制度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作用,必须从科学界定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职责分工与权限分配、切断独立董事与控股股东及公司管理层的关系等方面狠下功夫,克服一系列制度和实践的障碍,才能使独立董事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现状和治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股票二级市场上时常发生控股股东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事情.本文分析独立董事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提出成立独立董事公会,建立资格保障机制,保证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有一定的数量规模,尽快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使独立董事真正成为维护广大中小股东和公司整体利益的监督力量.  相似文献   

5.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法研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发展状况入手,分析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从独立董事的功能与职责、选任机制、激励和保障机制、监督和约束机制、与监事会关系以及法制建设等方面论述应如何完善.  相似文献   

6.
将单始于英美国家的独立董事制度引入国内,绝不只是简单的制度移植。有必要就以下三个问题予以探讨:一、独立董事的价值定位;二、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三、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通过分析笔认为独立董事的主要价值功能在于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其与监事会的职能例重点不同,故可以并存。但要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有必要引入股票期权与责任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7.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引入和运作存在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制度建设滞后的缺陷也日益凸现。笔者认为,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上进行:在法制层面上根据独立董事独立监督维护股东利益的本质要求,修改相关法律法规;从行业层面上下大力气培育独立董事人才及市场;在公司层面上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独立董事制度的具体实施细则,确保独立董事权、责、利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董事制度是为了弥补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监事会监督职能的不足而引入的;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分离,所有者缺位的背景下保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是独立董事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我国的独立董事不仅是公司的监督者,还是股东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代表。要在保持监事会的前提下,在独立性、提名、薪酬、构成比例、权责、人才储备等方面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9.
独立董事制度最初起源于董事会中心说和股东中心说。随着公司发展和治理结构的改善,独立董事制度在全球确立。独立董事最初设立的意义,既要保护公司利益,又要保护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但是,频发的违规事件,又无不使人感到独立董事制度所存在的缺陷。部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设立流于形式,独立董事并不独立,他们设立独立董事仅仅是满足上市公司需要。在控股股东及其派入上市公司的董事、经营管理人员与公司发生的重大关联交易方面,许多独立董事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与制约作用,大股东及其代理人损害中小股东的现象屡见不鲜。与证监会当时推出独立董事制度的初衷,存在着一些差距。文章试析目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论述了少数股东权利保护,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在保护少数股东权利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以及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等几个方面,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一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制度必须与其所处经济中的其他制度相互补。根植于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建立在一系列相关制度的基础。因此,其它国家(地区)在移植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时,必须要注意独立董事制度与本国现有制度的互补性。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尚缺乏与独立董事制度互补的制度,这是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发生移植效应的重要原因。从此可以看出,由于公司治理的制度互补性特征,完全的公司治理趋同是不可能出现的。  相似文献   

12.
一、有关独立董事制度的基本理论独立董事制度首创于美国,早在1940年美国颁布的《投资公司法》中,就有关于独立董事的明确规定。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规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董事。独立性独立董事最重要的个性特征,其独立性主要体现在:1.经济关系独立,2.人格独立,3.利益独立,4.决策独立。随着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也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独立董事自…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我国现行公司法,修订草案在公司资本制度、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以及股东直接诉讼和代表诉讼等方面均有较大变革,体现了我国现行公司法修改的基本方向,但是草案仍然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公司立法首先涉及到政府管制与公司自治之间的博弈,在现代法治社会,政府对公司的"管制"应该逐渐过渡到"法治";公司立法涉及到公司内部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职工之间的博弈,应赋予各方相互制衡而又尽量避免产生冲突的权力;公司内部法治化是公司立法的取向.  相似文献   

14.
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我国是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采用的“是二元制”公司组织结构,与英、美法系国家“的一元制”公司治理结构不同。因而如何处理好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合理界定和整合二者的职责与功能,正常发挥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等,都是在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现行公司结构“的对接”中必须妥善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为了克服国有股、国有法人股"一股独大"的问题、以及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引入英美法中的独立董事制度.然而经过数年的实践,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运行得并不成功.文章在我国公司法修改之际探讨了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独立董事的民事责任是其应承担的主要责任,但是目前我国法律对独立董事法律责任承担的规定还很不完善,如独立董事责任免除制度缺位,独立董事对第三人的责任不明确等。因此,我们要在建立独立董事民事责任限制和免除机制的同时,完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明确独立董事对第三人的责任,实行独立董事与非独立董事有差别的责任制度,以完善独立董事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7.
浅议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独立董事"不独立"已成为目前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最大危机。因此如何通过建立包括完善独立董事选拔机制以及合理的薪酬制度等措施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维护公司整体利益,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就成了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董事的注意义务是指董事在履行其职务时,他的技能水平应合理地从他的知识和经验来判断,不必展示出比此更高的水平.在英美法系已经出现:注意义务标准倾向客观化、专业化,行为标准与责任标准相分离,经营判断规则独立等趋势,较好解决了维护公司、股东利益和保护与激励公司董事之间的矛盾.而我国在2005年修订<公司法>中没有完全体现这一趋势.因此,应在法律实践中建立以客观标准为主,主客观相统一的综合性标准,明确董事注意义务内容及法律责任,谨慎引进经营判断规则,逐步减小我国法律与世界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综观对独立董事研究的文章,很多观点认为独立董事只是花瓶,不能对公司的经理人起到监督的作用。评价董事制度的有效性与否不是该文的论点,该文把着重点放在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独立董事制度上。这篇文章从分析制约独立董事有效发挥作用的原因出发,基于已有的实证研究的结果,对建立有效的独立董事制度的具体措施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传统公司法认为,股东和公司是两个独立的法律人格,他不同于公司董事,对公司、其他股东、债权人等人不负义务,股东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行使股东权.然而,控制股东转让控制权时导致中小股东和债权人权益受损事件日益增多,传统的公司法理论越来越受到质疑.本文从控制股东的强大支配力入手,着重分析了控制权转让中控制股东承担的诚信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