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语篇建构以文化语境的系统意义为理据,在语言背后以隐含的或潜势的方式决定了言语交际的语篇策略、语篇类型及语篇模式、语篇交际的方式和语篇内容,从而实现语篇的建构,即语篇连贯,对阐释和组织语篇有着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衔接是语篇建构的必然手段,它主要通过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来实现.语用预设与语篇信息流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试图通过分析语用预设在语篇组织中的作用,尤其是在语篇衔接中的不同表现模式,对语用预设在语篇衔接和语言交际中的功能作初步的探讨,揭示了语篇信息流的运作机制及语篇组织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语境及语域理论对翻译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语境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译者在语篇翻译时,应将翻译视点从语言形式上转移到语篇的交际意义上,充分考虑语篇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恰当地表达出原语的语域特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意识,力求原语和目的语在形式、意义以及功能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4.
卢敏 《考试周刊》2010,(2):43-44
语境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通过语域表现.由三要素——语场、语旨、语式构成。语境及语域理论对翻译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译者在语篇翻译时,应将翻译视点从语言形式上转移到语篇的交际意义上.充分考虑语篇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恰当地表达出源语的语域特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意识.力求源语和目的语在形式、意义及功能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5.
语用预设是构成交际语境的一部分,预设动态性的发展会影响认知语境,使之不断累积和扩大.话语交际的成功取决于交际双方在动态的认知语境中寻求新旧信息的关联,作出符合认知语境的预设推理.在认知语境中进行预设推理,寻求最佳关联,是解读幽默语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语言在不同的交际场合被使用,它总是为一定的交际目的服务的,语篇的生成是与其社会语境因素密切相关的。本文通过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分析了英语新闻语篇的语域特征,并把语域理论应用于具体的语篇翻译中,证明了语域分析在语篇翻译中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语篇语言教学法是最近在澳大利亚兴起的建立在系统功能语法社会语言观基础上的一种语言教学法。建构语境是语篇语言教学法教学循环的第一个步骤,并贯穿其始终,是语篇语言教学法教学循环的纲领和灵魂。语篇的语境包括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建构语境有助于增强学习者语境中的语篇的意识,使他们更有效地构建语篇,发展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预设的触发语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简介预设之争的历史渊源入手,简述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的区别,重点阐述了十四种预设的触发语。预设与句子的实际语言结构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但对语境因素非常敏感,往往来源于某些词、词语、句式或某种语境,这些能够触发预设功能的语言项叫做预设的触发语(presupposition-triggers)。预设触发语只是表象的、潜在的预设的语言表达形式,是说话者表达预设的语言手段,是说话人的预设,而不是句子本身的预设。在具体的交际语境中,语境也可以触发预设。  相似文献   

9.
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其基本单位是语篇.语篇所处的环境是情景语境,它属于一定类型的文化语境.语场、语旨与语式这三个情景变量分别与语义系统中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相联系.语域是以语篇为实例的语言变体,是特定情景类型所特有的意义潜势.  相似文献   

10.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把语言的系统看作一种可进行语义选择的网络.根据语境和与其对应的语篇内容,我们可以把这个语义网络分为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个层面.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出发,以语篇衔接理论、语域理论和语篇体裁分析理论为指导,探讨在理论支撑下的不同课型的设计与实施,可使英语教学实现从微观层面向宏观层面的拓展,从表层结构分析向深度意义解读的拓展,从单纯课堂话语向学生社会生活的拓展,从而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1.
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也叫批评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是一种将语篇作为社会实践,重视语篇的生成,传播及接受过程的语篇分析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分析解释语篇背后隐藏的已被自然化的意识形态。本文尝试对一则纽约时报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新闻报道进行批评性分析。研究应用了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旨在发掘文本隐含的意识形态,并丰富政治新闻语篇的研究方法,提高新闻阅读者的批评意识。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互文性理论,揭示了绝对单一的语篇概念是不存在的。语篇总是超出原来的框架限制,彼此渗透着某种关联。本文依据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融合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篇章的互文性进行了分析,试图通过分析推导出互文材料在当前文本中形成新意义的过程以及认知机制,以期找出处于互文性网络关系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讵料”在篇章中可以连接分句、句子和语段分别构成复句、句群和段落,可以和各种表达意外功能的成分配合使用、协同出现,较少作句子成分。语义及表达上“,讵料”主要有表达意外语义、显豁焦点信息、流露元语功能以及体现主观性特征。其演化模式经历三个阶段:词汇化、连词化和标记化。与“不料”的对比差异主要体现在否定层面、范畴层次以及语体分布。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Discussions charting the changing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 in education have often focused extensively on ‘concrete’ policy changes over time, but have provided less detail on the contribution to changing power relations of less tangible shifts. Drawing on Foucauldian notions of discourse and governmentality, in this paper, detailed rationalities of local third-sector and other ‘arm’s length’ actors in English education are explored, with a focus on their relationship to local authority (LA) school admissions teams. The paper aims to provide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actical struggles for authority which happen within competitive local sociopolitical spaces. Data is utilised from a study of ‘Choice Advice’ (CA) in 10 LAs, within a background context where arm’s length agents deployed to deliver CA have been co-opted into central government marketisation regimes, but local state planning of schooling is arguably more equitable for vulnerable families than are logics advancing a marketisation of education. The research reveals: (1) discourses valourising ‘independence’ and ‘distance’ from local state ‘agendas’; (2) discourses separating the interests of ‘parents’ and ‘schools’, with LAs positioned as representing the latter; (3) dehumanising representations of LA officers as ‘faceless’, obstructive and requiring regulation from ‘critical friends’.  相似文献   

15.
语用预设--美国2000年总统大选辩论片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用预设作为句子或话语中隐含的信息或命题,对交际双方的话语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以美国2000年总统大选辩论为语料,试运用语用预设这一话语中的隐含信息为理论指导分析辩论双方是如何阐述自己的政见,以及对对方的政纲提出质疑,批评和攻击,以捞取政治积分并赢得选民的支持。通过分析,章旨在揭示语用预设理论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政治体裁章,并为各种语篇分析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从应用角度探讨了英语语篇衔接与阅读理解的关系。重点分析了几种常见的语篇衔接方式,并进一步说明了如何利用衔接方式来提高语篇的解读能力。笔者认为,明确代词照应对于顺利理解上下文有十分重要作用;不同词汇问的衔接,则直接为猜测词义提供了理据。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介词的语用功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汉语介词的语用功能,主要有:话题标记功能、凸显焦点的功能和篇章功能:在篇章中,介词可以作为句子或小句、段落之间连贯的形式标记,介词的前置定位功能常常可以使某些介词短语起到管界作用,连用同一介词还可以起到分类、列举的作用,往往可以构成修辞上的排比格。  相似文献   

18.
传统语法将时态定义为“用以表示各种时间和动作方面的动词形式”,这一定义局限于词形的变化研究,对于时间错综复杂的语篇现象则无法给出合理解释。英语时态的使用不仅仅是一种句法规则,更多情况下选用哪一种时态取决于语篇的大环境,服务于语篇的交际目的。本文将从说话者的“视角”选择出发,主要对英语语篇中的时态不一致现象进行分析,试图对其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传统语法将时态定义为"用以表示各种时间和动作方面的动词形式",这一定义局限于词形的变化研究,对于时间错综复杂的语篇现象则无法给出合理解释.英语时态的使用不仅仅是一种句法规则,更多情况下选用哪一种时态取决于语篇的大环境,服务于语篇的交际目的.本文将从说话者的"视角"选择出发,主要对英语语篇中的时态不一致现象进行分析,试图对其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使用能使语言表达变得简洁明快并富有新鲜感.由于它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用易感知、易辨认、易记忆的部分代替整体或以一物联想他物,所以在上下语篇中它是可以被理解的,而且它的使用可增加语篇的衔接性.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从语篇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借代的几种衔接功能:照应、省略以及联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