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汉母语教育的文化使命 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文化的危机,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进一步说,就是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教育尤其是作为民族之魂的母语教育该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应成为当前文化界和母语教育界一个颇值得思考的重要命题。事实上,母语作为传达思想和感情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之下,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参与世界性沟通、获得全球性认同、传承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母语学习,并以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教育塑造学生,培育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强化大学生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之下,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参与世界性沟通。获得全球性认同、传承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母语学习,并以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教育塑造学生,培育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强化大学生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多元化、市场化的背景下,少年儿童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构成炎黄子孙的民族凝聚力、爱国情感、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母语教育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留住学生的精神之根,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汉语文化处境的变迁,汉语教学在国际上逐步展开,国内学界和公共舆论开始关注母语及母语教育问题,重视母语价值、提高汉语地位的呼声日渐高涨。在高等院校中全面施行中国语文教学,切实推进大学生汉语文能力培养和素养教育,更紧迫地提上了日程。在目前母语教育必要性的讨论中,普遍谈及的有两个原因:一是母语水平降低影响了大学生的基本技能评价甚至是就业前景,其严重程度日益显现;二是语言的竞争是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最重要的一部分,汉语教育是强国战略之所需。这样的认识自然是正确且尖锐的。而如果我们将母语教育的目标设定得更久远些,从更广阔的时空视野来考量,则将辟开另外的角度,看到母语高等教育不仅关乎受教育者语文技能的加强,更关乎一代代人生命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人格的全面发展;看到母语高等教育不但是民族国家强盛的需要,更是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存亡继绝开新光大之所系——而这些,正是由母语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母语教育的精义之所在,是我们重视母语高等教育的根本因由。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整体应用语言环境为背景,考察了民族院校以民族语言为母语的大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现状,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进一步提高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应用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谭惠 《英语广场》2020,(5):65-66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源源不断涌入的信息洪流中,让我国青少年树立民族文化自信,避免母语文化缺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应引起高校英语专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母语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但学界对于"母语"的概念问题至今仍然众说纷纭。本文对中国期刊网上的文章进行抽样调查和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认为对母语的理解受制于不同语境。在民族共同语相同的情况下,母语是人幼年习得的第一语言,往往是思维与交际的自然工具;而在不同民族共同语的背景下,母语则指向民族共同语。  相似文献   

9.
日语是日本的母语,但“日本语教育”并不指母语教育,而是指以日语为外语的第二语言教育。日本的母语课程称为“国语”,自1900年“国语科”独立以来,日本国语教育不断发展完善。以民族文化为核心,以语言实用为原则,以国际理解为背景,已成为日本母语教育的鲜明特色。一、以民族文化为核心,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和传统的尊重教育承传人类文化,语言承载民族精神。母语教育强调民族特色,重视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是国际母语教育的总趋势,也是日本母语教育的基本方针。自“国语科”独立以来,日本母语教育在学习和吸收他国经验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母语是民族的元素,是文化的符号.在全球化背景下,母语教育联结着文化认同,联结着文化的本土化.有学者提出,加强母语教育的实质是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11.
日本名化教育学家岸根卓郎说:“丢弄母语,就是通往亡国(毁灭明)的捷径。”一个民族的语言如果被同化,甚至被取代,那么这个民族距离四分五裂和亡国灭种就不太遥远了。[编按]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母语教育,是继中学母语教育之后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的母语教育,也称之为母语高等教育。一、母语高等教育的必要性语言不只是工具,而且还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失去一种语言,就是失去一个文化系统中最基础的部分。母语教育与民族文化的根本血脉相连,密不可分,除了语言技能的传授,母语更担负着塑造民族文化的心理认同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功用。  相似文献   

13.
母语教育不仅是个人获得民族共同语应用技能之必须,同时对培养人们的民族情操、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母语教育却不断弱化,大学生母语素养的整体状况堪忧。为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母语素养,政府相关部门应站在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为母语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高校应切实提高母语教育课程的课程地位,加强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母语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育是以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为土壤和血脉的母语教育,中学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民族母语的习得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且是一种民族诗意的拯救、民族情感的激荡以及民族精神的厚植”。然而,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深受社会环境和时代思潮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偏离了这个方向,而滑向了技术主义、工具理性的深渊。在语文教育这条路上,我们失去了太多美好的元素。  相似文献   

15.
湖北卷     
作文题目: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鞠晨曦 《湖南教育》2013,(12):26-27
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都包含着两个层面,一个是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另一个是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反映在教育中,外语教育和母语教育是不可能等量齐观的。中小学生学外语,主要目的在于对语言工具的掌握;母语教育则不同,在读书识字的同时,了解、领会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是母语教育的重要功能。而现实的情况是,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都发生了变异。随着试题越来越标准化,解题越来越技巧化,母语教  相似文献   

17.
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母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花。母语教育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的工程和“花”的事业:通过母语学习将儿童的个体生命之流引入民族的和人类的精神之源,同时催发新时代民族的美丽之花:精神之花、语言之花、文化之花。因此,母语教育课程永远是各个国家基础教育中的核心课程。  相似文献   

18.
贵州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应用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持母语”式双语教学模式强调在学习应用目标语的同时,以母语来加强对目标语的学习与理解。根据贵州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现状与特点,“维持母语”式双语教学模式适用于贵州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可使学习者的汉语与外语都能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民族的核心要素,语言认同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对丽江玉湖村纳西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发现,目前丽江玉湖村纳西族族群成员母语水平较好,母语使用频率高,族群认可度较高,族群成员存在共同的文化心理,这些因素在影响着他们对母语的认同。研究表明:民族语言使用的本质是民族身份认同,民族语言使用的前提是母语认同;语言态度是影响民族认同的重要因素,语言水平是影响民族认同的间接因素。  相似文献   

20.
民族自觉和政府支持是弱势语言得以保存和传承的重要因素。在比较加拿大、新西兰两国原住民语言保存的社会背景、民族自觉、政府语言政策及母语复兴实施进程的基础上,运用费什曼的分级代际传递严重度(GIDS)理论,分析、评价、比较两国原住民的语言保存,最后对原住民及少数民族的语言保存、发展提出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