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费希特的大学教育思想建立在其人学的基础之上。费希特认为,人的使命是不断地努力使一切非理性的东西服从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去驾驭一切非理性的东西。大学之功用正是服务于人的使命的实现。为了保证大学充分发挥这一功能,费希特强调把学术自由作为大学的根本制度。总体观之,费希特的大学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大学与人的关系、纠正大学的伦理功能偏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师生关系是大学教育中的基本关系,其本质是建立在对"人"这个概念的规定之上的。费希特认为,人是理性自我与经验自我的矛盾统一,其使命是不断地努力获取文化,以使理性自我驾驭经验自我,达到自我的绝对统一。大学便是基于人的文化需要而产生的。在大学内,师生遵守学术自由原则,以文化为连接相互关系的纽带。费希特的大学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大学师生冲突与重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费希特是德国古典哲学时期著名哲学家,他的学者使命思想,不仅具有哲学上的意义,还蕴含着深刘的教育价值。本文论述了学者内涵、学者使命和我国大学教师学者使命。启迪大学教师应如何不断推进自己的学科前进,培育济世良才,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相似文献   

4.
在费希特看来,大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的人,具体来说是学者。为此,大学是学者的共同体。作为学者共同体的大学,势必取代上帝的地位,成为世界的创造者。所以,评价大学教学是否达到目标,取决于大学教师是否以理性引导求学者成为创造的主体。因此,在创造理性规定下,大学教师是学者,他明晓自己的使命,并实践自己的使命——去培养明晓自己使命并根据使命去行动的人。为达到这个目标,大学教学的内容及其方法都以培养出创造者为己任。  相似文献   

5.
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1768-1834),是19世纪德国著名神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神学上的卓越成就使他被誉为19世纪的“精神教父”,“现代西方神学的先驱”,其在哲学上的贡献使其被后人尊为“解释学的一代宗师”。相比较于威廉·洪堡和费希特,施莱尔马赫对于大学教育思想宝库的贡献常不为人熟知。施莱尔马赫在德意志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在其国家哲学和人本哲学的基础上,对大学的使命、哲学院的地位和学术自由进行了深刻论述。正是基于这一思想,施莱尔马赫偕同洪堡和费希特,一起缔造了柏林大学模式,对德意志民族的复兴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全球化语境内,在民族文化的生存遭遇合法性危机之时,回望施莱尔马赫的大学思想,对于冷静地审视大学的本真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皛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6):43-49,99
基于对中国大学主体地位缺失的思考,从康德道德哲学的视角,分析大学自由的内在逻辑——人即主体、人即目的和大学为自身立法捍卫人的主体地位,并指出大学自由与自律之间的内在统一。通过揭示绝对的大学理念与有限的个人理性之间的固有矛盾,认识到实现大学自由作为大学发展的使命所具有的崇高感与沉重感。大学使命的达成必须依靠个人和大学的共同努力,把期待改善大学外部生存环境这种外向型的思维方式,转向塑造大学自身的独立品格与自由精神;把依靠外部政策的给予,转向内部人格的建构;巩固大学的制度理性,限制个人的非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7.
人因思想而成为人,还因善于思想而成为更聪明、更智慧、更高大的人。大学不仅由思想者来传递思想,而且要由思想者生产思想,进而传递思想,大学因思想而存在。大学是思想的摇篮,是思想家的摇篮,必定担负起生长和培育智慧的崇高使命。而要为智慧提供空间、为创造提供更大的可能,大学则需要自由。中国的大学尚需要更多的自由,自由的大学才是好的大学。大学确实需要明白"我思故我在"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8.
《论学者的使命》是费希特的代表作。在书中,费希特将自在的人的使命作为立论基点,以此为基础阐述了社会的人的使命,进而讨论了社会之人的阶层分工,认为学者是社会阶层中平等之一员,他们是献身于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人,学者肩负着为社会服务和提高全人类道德水平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邓德祥  周熹 《时代教育》2014,(12):77-78
笔者在文中阐述了自由教育思想从古希腊到近代的演化,结合自身对教育的理解,重新定义了自由教育思想在当代的意义,以期待大学能排除名利的纷扰,守住自己的精神与使命。  相似文献   

10.
大学之道在于学术自由与开放,思想的交融与碰撞乃是大学之精魂。而近年来行政官僚深入大学之髓,学术与科研层次和教学规模与设施却出现了巨大的断链,行政权力与教育管理套牢,个人利益与学术捆绑,这不仅违背了教育的使命,也使现代化的校园丧失了大学的精髓——独立之科研、自由之思想。针对以上思考,力求唤起大学精神,回归学术本真。  相似文献   

11.
理性非理性各有自己的正负功能,它们是一把双刃剑。人的本性是理性非理性的和合,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要透视理性和非理性的矛盾功能,发挥理性和非理性的积极作用,克服各自的局限性。尊重人之“本”、发挥人之“本”、满足人之“本”。  相似文献   

12.
萨特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任何东西都不能真正限制和束缚住人。作为自由的人,是在不断地自由创造和选择中拥有自己的本质和价值的,人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只要生命不止。就存在着改变和重塑自我的可能。人的自由是在具体境遇中的选择和行动的自由,这种自由的根本在于人选择的自主性。自我的一切归根结底取决于自己。自我应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负责。人生的价值是在人的自由、选择、创造、超越和责任中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大学时代写作的诗歌和博士论文主要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类自由与幸福的思考。1835年至1837年上半年,马克思主要受康德-费希特哲学的影响,重视人的意志自由,侧重从精神层面来考虑人的自由与幸福。从1837年下半年开始,马克思逐渐转向黑格尔哲学,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吸收了黑格尔哲学中的现实因素和辨证思想,论述了"定在"中的人的自由与幸福。马克思大学时代的幸福观蕴含着其成熟幸福观的根本主旨:人本主义的原则;预示着其成熟幸福观的科学本质:唯物史观的和辨证的;孕育着马克思成熟幸福观的核心命题:人的自由是幸福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溯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直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可上溯到英法近代哲学以至更远。自由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人类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争自由的历史。从苏格拉底到费希特和黑格尔;还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这些人的对于自由的不同认知成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热烈地追求自由,激烈地反对专削主义;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及整个西方哲学崇尚自由的传统。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但是马克思哲学所揭示的深刻的历史规律,也是马克思哲学的最高的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溯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直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可上溯到英法近代哲学以至更远。自由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人类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争自由的历史。从苏格拉底到费希特和黑格尔;还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这些人的对于自由的不同认知成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热烈地追求自由,激烈地反对专削主义;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及整个西方哲学崇尚自由的传统。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但是马克思哲学所揭示的深刻的历史规律,也是马克思哲学的最高的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16.
雅斯贝尔斯是人本论哲学主张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大学是师生共同追求真理之所和精神交往之地,其基本使命在于通过文化熏陶启迪人的自由天性。大学教育应坚持研究与教学并重的原则,把培养“全人”作为目标。他的许多观点对反思当今大学理念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面临严重国家危机的德意志于1810年建立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从建立之初就渗透了教育家费希特、洪堡的"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与"学术自由"原则,而这两条原则也随着德国大学对世界各国大学的深远影响被确定为现代大学原则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思想是自由的,思想着的人需要自由吗?大学需要培养有思想的人,大学需要自由吗?大学能否有自由?大学需要什么样的自由?大学的自由度有多大……对问题的思索构成了这一组笔谈。问题看似简单、基本,实则难于回答,或许无中生有。倘若能启发读者,给诸君以进一步思考之阶梯,则我们可以趋近自由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认同大学官僚化运营的韦伯竭力捍卫学术自由,尖锐地批判“思想的官僚化”。韦伯从所谓的“学术自由”出发,开辟出更激进的“学术自由”境界,并赋予学术强烈的伦理价值,呼吁大学人在享受学术自由的同时,对自己行为的终极意义负起责任。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思想教育不是少数行政人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领地”,而是大学一切学科教师的共同使命。只有大学一切学科教师都自觉地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采取合理渗透的方式科学而艺术地进行,铸魂的任务才会收到预期的成效。为此,大学教师应强化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教学艺术水平,努力从单一的“经师”角色提升为“人师”、“经师”兼备的双师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